第二節 光榮加入正規軍(2)

第二節 光榮加入正規軍(2)

但這個「固定」是相對的。羅馬帝國戰爭頻繁,主動攻伐不計其數,狼狽防守也數不勝數。既然打仗就不可能不死人,甚至會發生全軍覆沒的慘劇。比如公元9年的條托堡森林事件一下子就讓3個輕敵冒進的軍團消失在日耳曼人埋伏圈中。

屋大維氣急敗壞,發誓不再恢復那3個倒霉軍團的編製。自取滅亡的傻蛋們,沒了就沒了吧!

結果很長時間內,帝團只有25個。之後近兩百年,個別元首也曾在此基礎上增加或減少過軍團總數,但無論如何,始終沒有超過30個。直到公元2世紀末,建立塞維魯王朝(公元193年-235年)的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才第一次打破這個框框,把軍團總數擴大到33個。

緊接著,帝國陷入公元3世紀的軍閥大混戰,短短半個世紀內,先後有三十多位將軍自立為王,彼此打得你死我活。內戰刺激了軍隊的發展,軍人數量失控一般急劇膨脹,完全擺脫了屋大維的編製規定。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結束混戰(4年前,神秘的中國也剛剛完成統一,西晉大軍攻滅東吳,結束了同樣發生在公元3世紀的三國混戰局面),重組帝隊,竟然把軍團總數增加到至少67個,而軍團內部編製變化向來不大,一直堅持五、六千人的標準。

軍團編製悄然變化著,軍團的駐地、番號和綽號也隨著時代的流轉而變化。軍團駐地發生變遷很容易理解,你知道,羅馬帝國的疆界屢次發生改變,軍隊必然根據防守需要不斷挪動駐紮營地。例如,公元43年,人跡罕至的不列顛島被納入帝國領土,元首克勞狄從歐洲大陸抽調@3個軍團到那裡駐防。帝國初期,日耳曼人主要在萊茵河一線對帝國構成威脅,所以那裡曾經駐紮了8個軍團的強大兵力。到帝國後期,萊茵河邊境很少受到侵犯,而多瑙河一線禦敵壓力陡增,因此大量軍隊從萊茵河轉移到了多瑙河邊境。這便是羅馬帝國式的拆了東牆補西牆戰略。

軍團的番號和綽號是什麼呢?你一入伍就知道答案了。

假如你是在塞維魯統治時期入伍的,就有可能根據部隊缺編情況被派遣到下述軍團中的一個。

不列顛軍區:奧古斯塔三團、維克特里克斯六團、維克特里克斯二十團

上日耳曼軍區:奧古斯塔八團、普里米哥尼亞二十二團

下日耳曼軍區:密涅維亞一團、烏爾比亞三十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凱撒們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羅馬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凱撒們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羅馬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節 光榮加入正規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