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難啃的骨頭?(3)

誰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難啃的骨頭?(3)

天縱英才的忽必烈很快平定了李檀叛亂,於1264年又徹底擊敗阿里不哥,結束了蒙古長達4年的內亂,又開始對南宋磨刀霍霍。而南宋呢,並沒有利用蒙古內亂之機發展自己,反而依然是賈似道一手遮天下,忠奸不分,軍政日趨。這時,發生了件不幸的事,南宋四川守將劉整向蒙古投降,其所部水師自然也歸了蒙古。

1268年,蒙古以阿術為主將,劉整為副將,率領蒙古軍隊和降蒙的南宋水師攻打襄樊,蒙古軍開始進攻重點是@樊城,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從四川增兵,襄樊兩城所受壓力越來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圍五年,糧食已基本耗盡,但兩城軍民依然鬥志昂揚,元兵始終無法得手。同年,南宋大將李庭芝派張貴、張順率三千士兵,攜帶城內急需物資,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圍,衝進了襄陽,這是五年內第一支進入襄陽的援兵,極大鼓舞了全城軍民的士氣。

此後,襄陽宋軍與外圍的宋軍取得聯繫,雙方約好共同夾擊元軍,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賣了這條計劃,致使襄陽宋軍遭到元軍埋伏,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反攻。1273年,元軍終於攻破了樊城,守將范天順,牛富自殺與城共存亡,襄陽已孤立無援,守將呂文煥向元朝投降,歷時6年的襄樊保衛戰以襄樊失陷而告終,南宋的門戶被徹底打開。

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漢江入長江,沿長江東下,一路上南宋將領紛紛投降,到1276年,兵臨臨安城下,謝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氣數已盡。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各地堅持抵抗,大將李庭芝還在堅守揚州,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端宗為帝,文天祥則在江西一帶發展反元勢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文天祥兵敗被俘都至死不降,均被殺害了。南宋小朝廷一直堅持在廣東沿海抗元,1279年與元軍在厓山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大敗。陸秀夫不願被俘虜,眼含淚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殺,殘餘的宋軍和官員也紛紛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南宋抗蒙史達50多年之久,並使蒙古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無疑是蒙古人最難啃的「骨頭」,而比南宋強大的金不到30年就滅亡了。也許有人會說,日本才是蒙古最難啃的骨頭。事實上,蒙古侵日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颱風幫助了日本。且日本抗蒙的時間很短,蒙古人也沒盡全力去打日本,故日本沒法跟抗蒙時間最長、打硬仗最多的南宋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也能這般幽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歷史也能這般幽默
上一章下一章

誰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難啃的骨頭?(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