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遺失的美好」(13)

第二章:「遺失的美好」(13)

正如茅盾所批評的那樣,其實這正切合了「社會民主黨」非暴力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社會民主黨所強調的「民主社會主義」實際上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貧富分化及其危機,但是與「暴力社會主義」不同,他們不認同列寧的「跨越卡夫丁峽谷」理論,反倒傾向於「民主社會主義」——即要求充分經歷「資本主義」這一階段然後再進入社會主義,即張資平所稱的「布爾喬亞」——一個在馬克思主義中與普羅大眾(無產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群體。

因而,當「民主社會主義」與「底層敘事」共同成為近年來中國社會思潮熱門話題時,我們不妨從這「民主社會主義」在華傳播濫觴——「第三黨」早期的社會主張入手,從它們與文學的關係來反觀這一思潮的本質。筆者認為,重讀《絜茜》月刊的出發點乃是就「民主社會主義」對於「底層敘事」這一文學樣式實踐的再理解,無疑這對當下中國文學界與社會學界有着不可忽視的啟示意義。

而且,筆者在最後不得不提出來,有一個細節我們必須還要注意,之所以該刊會有「絜茜」這個奇怪的名字,乃是因為它是英文單詞「Cathay」的音譯——

Cathay者,中國也。

「第三黨」經世濟民、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氣魄,僅憑此刊名便可見一斑。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字面意義來講,「絜」是衡量的意思,而「茜」則指向了一種「美好」的隱喻。只是可惜的是,對於大多數研究者來說,因為《絜茜》月刊的「被遺忘」,對於該刊編輯者們的「美好」願景,在歷史的長河中早已灰飛煙滅,當下的我們早已無從無把握、衡量了。

但願這份遺失的「美好」,八十年後的今天可以重新拾起,並給後來者我們以啟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尋找失蹤的民國雜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尋找失蹤的民國雜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遺失的美好」(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