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是信號,不是根源(2)

孩子的情緒是信號,不是根源(2)

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普遍比較欠缺,因為我們追求含蓄、自製,講究心照不宣,很少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便是戀愛這種「腎上腺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也是「嬌嗔」或者「打情罵俏」,用「嗔」、「打」、「罵」來表達(色色小說愛。就像張愛玲說的,話劇舞台上的「孩子,我愛你」、「媽媽,我也愛你」這類話,中國人是很難說出來的。我們習慣了拐彎抹角去暗示,點到為止。但是另一方面,有好多中文詞語描述人的心理過程非常準確,例如:惱羞成怒、長歌當哭。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怒」與「歌」上,沒有人關注,包括我們自己也在努力使自己忽略或忘記「羞」與「哭」。長此以往,我們不清楚自己的心情,也容易忽視或誤解他人的感受。反過來說,我們能搞清楚自己的感受,才能做到感同身受、由己及人。

辨清孩子的情緒

小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表達出的情緒只有哭與笑兩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情緒應該越分越細才好。這個過程是孩子自我領悟的過程,若有家長的點撥與解釋,會讓這一過程比較清晰和順利。

案例

一歲半的小寶寶,說話尚不清晰,和一群小寶寶以及他們的家長和保姆一起玩著玩著就突然哭着跑到媽媽身邊。此時媽媽要做什麼?安撫他?當然。還有呢?問他為什麼哭?可以問,但是寶寶小,他不會回答。

此時的媽媽一定會有種種猜測。猜得越多,對寶寶越有利。例如:是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你生氣了?還是看見別人的姥姥你想姥姥了?是看不見媽媽你擔心了?還是摔倒了疼了?孩子雖然自己說不清楚,卻能夠做選擇題,所以你給的猜測答案越多,越有助於弄清情況,越能幫寶寶明確自己的感受。弄清孩子哭的原因之後,你可以再進一步教給他生氣、思念、害怕、疼等情緒的不同表達。

案例

一個朋友的孩子剛上初一。小學時與班裏的同學關係很好,成績不錯,又是班幹部。上初一沒多久,媽媽就發現她情緒低落,也不愛寫作業,經常表示不愛上學,甚至說要轉學或退學。媽媽了解到好像有初二的學生威脅過她。父母給她講了很多與人相處的道理和辦法,也去找老師談過,但收效都不大。她的班主任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不像小學時的班主任那麼耐心。13歲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她可能已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明顯不願意去努力、不敢去應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優秀父母都一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優秀父母都一樣
上一章下一章

孩子的情緒是信號,不是根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