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財:科學理財的重要一步(2)

保險理財:科學理財的重要一步(2)

其實,保險也不僅僅是事後補償,現在也有很多返還型保險,這種保險就跟儲蓄一樣,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存錢」而已,而且它還能給你帶來一份儲蓄無法帶來的保障,讓我們省卻很多後顧之憂。不信?讓我們看看以下這些事實吧。

1.被稱為相聲界天才的洛桑在出名之後,在北京買房將父母接來享福,可是其醉酒駕車出事之後,他因為沒有任何投保,所以得不到丁點賠償,他父母忍受着喪子的傷痛,被迫回鄉。

2.柯受良是一名愛冒險的藝人,他性格豪爽,所以收入雖多,卻沒什麼積蓄。他在北京的投資幾乎虧空,生活入不敷出,加上他沒買保險,他死後其家人經濟成了問題。

3.張國榮逝世之前,連續買入一系列保險。在他逝世之後,各種保險相繼兌現,最大的一筆金額總值約在3000萬至4200萬元之間,當中仍未計算張國榮可能向其他公司購入的保單,他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4.2004年初,北京南四環發生惡通#小說事故,給人們的警示是:並不是我們小心翼翼就能平安無事……

5.2011年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造成重大傷亡。誰都不曾想到這是一趟提前將乘客們送到了人生終點站的列車。可見,意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來……

……

相似的例子舉不勝舉,一旦不幸發生,有沒有保險的區別也就隨之清晰可見:有保險的家庭儘管要經受病痛和親人離去的悲傷,但是因為有保險公司的賠付,至少能讓自己得到些許安慰,能緩衝眼前的經濟壓力;但是如果沒有保險,這個家庭除了要承受失去親人的傷痛之外,還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

這就好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比如空氣、水分、植物,有的時候我們不覺得珍貴,可是一旦缺少,我們卻無法生存,保險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可以這樣說,保險是生活中的滅火器,是汽車上的後備胎,是飛機上的降落傘,雖然很多時候不用,但是不可不預備。

可能有人對保險存在這麼一種誤解: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一切都是註定的,買保險是有錢人的事,窮人沒必要去湊那個熱鬧。其實,相比起來,窮人家底薄,經不起折騰,更應該買份保險保平安。而且,保險也不是貴到我們不能承受,很多「性價比高」的保險一年也只花費幾百塊錢而已,普通家庭一般也能承受得起。對於年輕白領一族來說,與其去商場血拚,去西餐廳大快朵頤,去KTV與姐妹一起發泄情緒,還不如把錢拿出來,買份保險,讓自己多一分保障,這才是最明智的生活方式。在新《婚姻法》時代,一個女人在無法將男人、房子、車子作為自己的終身依靠後,一定要爭取做到「才女」與「財女」兼備,給自己購買一份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女性保險,不但重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婚前協議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婚前協議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上一章下一章

保險理財:科學理財的重要一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