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走進鹿野苑(7)

佛陀走進鹿野苑(7)

當時雖然正值恆河枯水期,河面不似雨季時那麼深廣,但欲渡河前往對岸的迦屍,仍需依靠舟楫才有可能,於是佛陀便央請一旁等候載客的船夫幫忙,沒想到船夫竟表示必須有船費才行,於是佛陀告訴船夫:他已斷除世間欲貪,一切財富在他眼中與土石無異,因此實在沒有錢財可以支付。

無奈船夫聽完以後,仍然以養家活命的理由,堅持佛陀應付船費才能上船。

此時,天空突然飛來百隻雁群,從此岸飛過彼岸,直往遙遠的天邊,佛陀看到此景,心有所感地說:「雁群憑自己的力量飛渡恆河,從不曾問船夫渡資價金,當憑着自己的力量,才能飛空自在而隨意所往啊!」於是佛陀不再多言。

不久之後,他竟悄悄出現在對岸,船夫見狀大感驚奇,不禁心生慚愧而後悔不已。

佛陀渡過恆河的地點,應該就是現在馬拉維亞鐵橋所在之處吧!根據《佛本行集經》中的描述,佛陀是運用神通之力飛躍恆河到達彼岸,不過,相信這應該是後人口耳相傳下添加的戲劇效果。

當然,不論佛陀是因為乾季水淺而自行渡過,還是有其他人幫忙載運,或者真是展現神足飛騰入城,真相都已經無法探究了,倒不如把佛陀看到雁群飛渡恆河而升起的

「自身出己力,自在隨所安」的感懷,視為對我們的提醒:別忘了佛陀一再勸誡的

「當善自精勤,自作洲依」的諄諄教誨,才是比較務實的態度吧!佛陀千里跋涉,風塵僕僕地來此尋找昔日夥伴,從路上遇到高傲外道和索錢的船夫看來,這一路走得並不順遂。

誰知到了鹿野苑后,迎接他的卻不是熱烈的招呼,而是舊友的冷漠。這是因為在之前共同修行的歲月中,佛陀醒悟到無義的折磨身心並不能得到智慧,因而在舊友面前放棄了苦行,對於當時以佛陀為師法對象的五位同伴而言,佛陀的行為無疑是背叛了他們苦行的信仰,因此他們認定佛陀是受不了苦行的生活而自甘墮落,於是便將他摒$淫蕩,不再共修來往。

現在他們突然看到佛陀出現,自然是不會有好臉色的。不過佛陀並不以為忤,他以自然沉穩的態度與散發智慧的氣質,慢慢融化了因誤解而冰封的昔日感情,這五位苦行者終於願意敞開心胸,接受佛陀的到來。

只是,他們雖然接納佛陀加入團體,並不表示就能接受他的教導,畢竟苦行除罪、消業升天是當時所有修行人都深信不疑的主流思想。

佛陀以一個非苦行者的身份,竟然要來教導五位修苦行的人,對他們而言,自然相當的排斥與反感,但是佛陀誠懇與鍥而不捨的態度,終於慢慢地卸下了他們的錯謬偏執。

佛陀首先告訴樂於苦行的他們:人不應耽於世間的欲樂,但也不應使用苛酷自苦的修行方式,遠離苦樂兩邊,才是讓身心得以解脫的

「中道」之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瓦拉那西迷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瓦拉那西迷城
上一章下一章

佛陀走進鹿野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