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背景

第一回背景

我,才子唐伯虎,未婚,但是有女朋友,等我女朋友讀完研究生(還有一年半畢業),革命到我工作的地方來,就組成「五好四愛」的幸福家庭。我一直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層做研發工作,經歷過產品的興盛與衰落,親歷了華為由謹遵《華為基本法》只做通信到強調通信和信息技術(IT)相結合的大轉折。每個華為人都有很多故事。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出生地點、生辰八字等,認認老鄉。我出生於1985年4月,祖籍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頓崗鄉,父母都是農民。我奶奶的老爹是地主,當年「文革」的時候要革地主的命,於是把我奶奶的老爹的命給革了。他老人家臨終遺言:「女兒呀,一定要嫁給一個成分好^H小說的窮人。」後來在眾多的可選對象中,我的爺爺脫穎而出,原因是我爺爺家實在是太窮了,是討飯討到他們村的,這正好符合我奶奶的老爹在當時「大革命」背景下的世界觀。於是他們結婚了,生下了我的父親。戚繼光在明朝打倭寇的時候去義烏征了一次兵,徵兵的條件是:「祖上三代沒有當過官,沒有吃喝嫖賭的不良習慣,話不多,人老實憨厚,是農民(在當時認為商人都是奸的,打仗炮沒響肯定人先跑了),肌肉發達,頭腦簡單,指哪打哪。」如果徵兵徵到河南,那我的母親家族支脈幾十口人都能當兵,祖祖輩輩憨厚樸實的貧民,說吃不上飯那是誇張了點,吃不飽是常有的事情。這兩家窮得冒煙的人家最終走到了一起。後面的事情簡單了,我父親和我母親19歲結婚(他們年齡相同,都屬虎),母親20歲生下我姐姐,22歲生下我。我的工作地點在西安。我比較喜歡西安,原因有二:一是發展水平還可以,而且房價不貴;二是西安主吃麵食。我女朋友上次十一來西安玩五天,我給她做了五天的西紅柿雞蛋面,她吃得實在受不住了,問我為什麼吃不夠。她是不知道,我是從小吃面長大的。我的老家駐馬店市不產米,我們平時都吃面的,小時候能吃上一頓米只有三件事情發生才行:一是誰家娶媳婦;二是誰家生孩子;三是誰家老人去世。想吃米,那真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後來我爺爺進城打工,在河南信陽這個地方安了家。信陽大家都知道,產茶葉,也是魚米之鄉。我在上小學五年級那年算是進了城,從那以後天天吃米。這時候我才知道進城的好處,城裏吃的飯就像農村天天過年,真是好的沒話說。剛進城我最怕兩件事兒:一是在馬路邊走的時候,過往的車輛響喇叭,因為在農村沒這玩意兒,除了雞叫就是狗叫,很少有這麼大聲的,所以每次響都要把我嚇一跳,弄得我神經很緊張;二是進服裝店看見穿着衣服的塑料模特,因為人看着很假,而且一動不動,我當時很害怕。我姥姥八十多快九十歲了,有一次到信陽來玩兒,要逛街,進了服裝店看見那東西也不敢走,我一再強調那是假人,不會動,但是她老人家就是不肯走,和我一樣,害怕。每一個男人的歷史在大學之後都是不同的,但是在大學之前應該都差不多。我小學成績很好,中學貪玩兒,天天挨打,考大學的時候祖墳埋得好,爹媽天天燒香拜佛,考上了河南省的鄭州大學,最後擠破了腦袋裝着一腔熱血,來到華為。由於河南的高等教育資源與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有着較為明顯的差距,因此來河南招聘的好單位並不多。那年本科應屆畢業生的工資,華為是給5500元,中興是給5300元,同含五險一金。還有巨人網絡、威科姆等公司招聘,但薪資水平和發展前景在當時較這兩家公司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河南的畢業生找工作,在當時都是以能進華為、中興為己任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為人,你懂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為人,你懂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回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