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亂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亂

昭憲十二年,皇帝在一度獨寵柳貴妃之後,又開始寵幸後宮其他嬪妃。凌皇后復寵,凌氏一門依然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然而,皇帝對柳貴妃的寵愛依然是歷朝歷代無人能及,柳貴妃不但參知軍政,甚至與皇帝一起批閱奏摺。甚至後宮有傳聞說皇帝若想寵信其他嬪妃需得先得到柳貴妃首肯。

消息外傳,天下震驚。民間傳言,皇帝寵信柳氏妖妃,女子干政,天下必將大亂。

然而,面對後宮干政,朝堂之上反對之音卻寥寥無幾,最後在柳貴妃與皇帝的聯手打壓之下銷聲匿跡。連后族凌氏與皇帝寵臣桑氏都不敢直面柳氏鋒芒,隱忍退讓。

對天下百姓來說,皇帝是誰、當政的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活下去,而不是被餓死、凍死。可是,昭憲十一年底朝廷就有通告下來,所有賦稅都提高了半成,還把勞役翻了六倍。而究其原因,卻是皇帝要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朝廷通告上說開鑿這條大運河有多少好處,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百姓們並不理解那些大道理,他們只知道增加了賦稅和勞役他們就可能活不下去了。

而這個時候忽然有了小道消息,說皇上之所以要開鑿這條大運河,是因為皇上想帶着貴妃娘娘巡幸江南,據說江南是貴妃娘娘出生的地方。得知這樣的消息,百姓們的震驚很快化作了憤怒,他們咒罵皇帝是昏君,寵幸妖妃,不顧百姓死活。一時間,這個小道消息彷彿長了翅膀,立即從南飛到北,從西飛到東。大秦鏡內,民怨沸騰。

因為朝廷經費有限,皇帝又心急,大運河工程分段同時開工。首先是浚通原有的河道,主要徵集周圍郡縣的民夫。因勞役時間長,疏通河道又是很辛苦很危險的工作,死傷無數。短短半年間,大運河沿線郡縣很多家庭失去勞動力,致使大片田地荒蕪,糧食減產。

已經讓百姓處於崩潰的邊緣,老天竟然也來插一腳。這一年五月到七月,江南魚米之鄉竟然遭遇幾十年不遇的伏旱,致使大片良田乾枯開裂,顆粒無收。不只是糧食問題,乾旱嚴重的地方甚至連水都沒有,很多人都是被渴死的。

百姓們精神崩潰之下,怨氣衝天,不知怎麼的,「皇帝寵幸妖妃,天降懲罰」的謠言很快傳遍天下。百姓無權無勢,實在過不下去了就聚眾鬧事、哄搶、佔山為王,甚至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還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

各地叫苦的奏報如雪花般傳到朝廷,雲橋彷彿被人當頭棒喝,一下子清醒過來。

看看她究竟都做了什麼?為了給飛揚報仇,她竟然害得天下動亂,百姓們死傷無數。不管她有多大的仇怨,百姓們何其無辜?這樣嚴重的旱情,是上天給她的警告和懲罰么?

她雖然也預想過提高賦稅和勞役會加重百姓負擔,一舉摧毀大秦李氏皇朝的民心基礎。可是,她以為後果沒有這樣嚴重的,百姓們苦一點,還是能夠生活下去的。她以為等天下換了主人,減輕賦稅,很快就好了。她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天災,百姓們已經到了生存的臨界點,老天再來壓一下,叫他們如何承受得住?

怪她!都怪她!

李明道隱約猜到子衿的想法,安慰道:「天氣無常,乾旱哪朝哪代沒有?與你有什麼相干?不要將那些無知愚民的話放在心上,朕知道,你是最善良的女人。」

雲橋不斷搖頭,不斷哭泣。不是的,她一點都不善良,她是妖女,她是借屍還魂的妖女,她果然是來禍害天下蒼生的。

「皇上,不如立即將役法廢了吧!」她的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再禍及天下百姓了。

「不,不行。」李明道搖搖頭。「朕知道你的心意,你是可憐那些百姓吧!可是,子衿,新的役法剛剛實施,怎麼能輕言廢棄?如此,將朝廷威信置於何地?更何況,今年天干,河道枯竭,正是疏通河道的最佳時期。更何況如今天干,很多人沒有糧食沒有清水只會餓死,朕不如擴大運河開工範圍,徵集更多的民工抓緊時間搶修河道,民工們有事情做,就有糧食吃,至少不會餓死。」

雲橋粗粗聽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這就是以工代賑吧!可是……「這麼熱的天氣,躲在房子裏都熱得心慌,讓那些民工頂着烈日趕工,他們怎麼受得了?還有,一下子徵集那麼多的民工,朝廷的糧食夠么?」

「你放心,朕會下旨工部督監之人,早上卯時(早上五點)開工,巳時(上午九點)休息,晚上酉時(下午五點)開工,戌時(晚上九點)休息,避開烈日就好。至於糧食么,將這些民工徵集之後,朝廷賑災自然也少了許多負擔,將這些賑災的糧食運到工地,豈不是一舉兩得?」李明道拍拍雲橋的肩,想來早有計較。

「這是誰出的主意?」雲橋聽出來了,想來李明道早就找人商討過了。

「這是桑愛卿的意思,朕以為可行。」

「為何以前我沒有看到過這些奏摺?」

「朕擔心你知道了難過,所以事關運河及災情的奏摺朕都是在勤政殿批閱的。」

雲橋怔了怔,他竟然扣下了江南災情的奏摺,是怕她傷心難過么?

晚上,雲橋與凌夏談及此事,想着運河兩岸白骨累累,想着李明道全然的信任與袒護,不由得心中鈍痛,一時間理智全無,拉着他的手臂開口道:「凌夏,這件事情,還能停止嗎?我們帶着孩子遠走高飛好不好?」

凌夏一怔,看着她眼底的哀傷和愧疚,輕輕擁着她,久久無言。良久,才嘆息道:「雲兒,你到底還是心軟了啊......可是,現在後悔已經晚了。整個天下都是他的,我們能去哪兒?就算我們能走,能找個深山老林藏起來,但是我爹、二哥還有想容,他們又怎麼辦?」

雲橋閉上眼睛,緊緊抱着他的腰,將頭埋在他胸口,只想暫時逃避一下。是的,這些她都知道,如果能走,他們早就走了。是她被仇恨蒙蔽了心,是她非要奪取天下報復李明道,卻忘記了受傷害最深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是她的錯,她是個惡毒的女人,為了個人感情總是不顧一切,盲目衝動,然後又後悔。可是,世上哪有後悔葯吃?一切都是她自己弄出來的,所以,遭受良心的譴責也是她應得的。

凌夏等她平靜一些了,才拍着她的背安慰道:「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今年江南百姓確實辛苦,但很快就好了。如今各地都有亂民暴動,我們在各地的勢力正急速膨脹,這可是難得的機會。等我們凌氏奪取了江山,一定會善待百姓的。」

雲橋明白,凌氏很多人都在地方守備軍,官不大,太平年間更是無所事事,被地方的文官壓得死死的。但如今有了戰事可就大大不同了,亂民暴動需要鎮壓,文官需要保護,武將的權利勢必得到加強。目前的局勢對凌氏來說,其實是相當有利的。一切都在按照她最初的計劃發展,唯一在計劃外的是,她的心竟然叛變了。她對李明道心軟了,她竟然去憐惜一個害死飛揚的兇手......她怎麼對得起飛揚?怎麼對得起凌夏的寬容和對她不顧一切的支持?

雲橋心中難受,卻無法排解,不想凌夏忽然道:「對了,昨夜兄弟們抓到一個刺客,今天審問的時候他說是你父親。」

「我爹?」雲橋吃了一驚,但隨即就明白了。想必爹爹不死心,還是想帶她離開吧!

「你要不要過去看看?」如今的皇宮,可說是凌夏的天下了。皇帝也就還有一支暗衛握在手裏而已。禁衛軍里底細不明的人都被他陸續撤換出宮了。

雲橋想了想,搖搖頭。

「放了他吧,告訴他,我不會跟他離開的。」

「他想做什麼?」之前雲橋與父親見面,凌夏只知道個大概。雲橋心裏難過,並沒有跟凌夏講太多的事情。

「他知道我們的計劃,想帶我離開。」

「他怎麼知道的?」凌夏不由得緊張起來。想想看,謀逆大事,竟然還有一個知道自己底細的人不在掌握之中,換了誰都要擔心的。

「他猜的。」雲橋這才將自己出生前後的事情跟凌夏說了一遍。

「若不是他從中阻撓多事,我們早就團聚了!可惡!」凌夏仍舊憤憤不平。「不行,雲兒,你爹不能放。」

雲橋細細一想,跟着點了點頭。爹爹既然在意李氏江山超過與自己的父女親情,那麼他就很可能大義滅親出賣他們,將他們的計劃和底細告訴李明道。

說不定他就是進宮來告密的!

凌夏與雲橋都想到了這個可能。

「看在他是你父親的份兒上,我將他與洪老夫人一起軟禁吧!」

「我爹武藝高強,醫術又好,要留下他可不容易。」雲橋有些擔心。

「別擔心,我自有辦法。」凡是傷害了雲橋的人,他都不會放過,哪怕是她的父親。

~~~~~~

十個多月的一珍已經開始學說話了,雲橋和凌夏擔心她在李明道面前暴露他們的關係,凌夏在一珍面前便很少說話,甚至以名自稱。這樣,即便李明道聽到一珍叫「凌夏」,也只當她是小孩子學舌而已。

一珍的脾氣雖然還是不太好,但已經表現出其早慧的一面。這丫頭從三個月起就開始咿咿呀呀開始學說話,到了半歲就能簡單說一兩個字的字詞了,比皇后所出的安平公主還會說,讓李明道如何不愛?

不但說話,這丫頭雖然出生的時候瘦弱,但一直吃的母奶,又得到雲橋親自照顧,身體逐漸好轉,竟然從未生過病,一直健健康康的,臉色紅潤,活潑健康。她從小就喜歡做操,喜歡運動,今年五月就學會了游泳,天氣熱的時候跟着凌雨辰一起在浴池裏玩水,開心得很。

雖說男女有別,不應該如此親近,但因皇帝曾經有言將一珍賜婚給凌雨辰,君無戲言,人家既然有了「名分」,其他人自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這段時間雲橋因為朝政之事心情不好,乾脆徹底丟開政事,全心全意陪着一雙兒女玩耍。李明道體諒她的心情,自然也沒有話說。他唯一不高興的是,他們圓房也半年多了,她的肚子怎麼還沒動靜呢?

每次看到聰明可愛的一珍,他想要一個孩子的心情就越發迫切。才六個月大的一珍竟然會說話,甚至還能認十幾個字,這不是神童么?如果子衿給他生一個神童當太子,將來定然是一代明君吧!

御醫每七天都要給子衿請脈問安,李明道詢問過,說是子衿以前身體就不好,不太容易受孕,不過,用藥調理一下就會好的。他們給皇帝的保證是,一年之內,貴妃娘娘一定能懷上龍胎。

如今後宮一家獨大,連皇后都要避其鋒芒,其他嬪妃雖然心中不忿,卻也無可奈何。要想獲得皇上恩寵,還得求求這位貴妃娘娘才行。據說這位貴妃娘娘給後宮每位嬪妃都準備了一塊牌子,皇上晚上寵信哪位妃子就翻哪塊牌子。但只有得到貴妃娘娘認同的嬪妃,牌子才有可能出現在皇上面前。

如此,誰都想巴結貴妃,可是她平時誰也不見,那麼唯一能向貴妃娘娘示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娘家在朝堂上支持貴妃娘娘的政見。

於是,雲橋雖然不看奏摺,卻仍然將朝中大臣掌握在手裏。

~~~~~~

七月,伏旱尚未結束,皇帝的聖旨傳到災區,原本一番好意卻引發大規模的暴動。百姓們不明白皇帝的一箭雙鵰,他們只知道在天災面前,在他們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皇帝卻下旨將他們家裏的勞動力抓去挖河道,而朝廷的賑災糧卻那麼少,根本不足以讓他們生存下去。

江南本民風溫順之地,然而誰不想活下去?狗急了都要跳牆,更何況人?當他們認為活不下去的時候,便只有暴動起義一條路了。

之前的暴動都是小規模的,但從七月起,從皇帝的聖旨頒發開始,起義的規模越來越大,起義的地方越來越多。在凌氏的有意放縱之下,這些火星逐漸變成大火,足以燎原的大火。

李明道這才開始著慌了,立即頒旨廢除役法,又下令招安,但為時已晚。

雖然百姓們愚鈍,但也知道謀逆之罪是要誅九族的,他們已經參加了暴動,參加了起義,如果大家現在散夥回家,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八月,乾旱結束,然而全國各地的動亂反而越演越烈。

為了平亂,朝廷不得已將江南各地的兵馬集中起來,又新招收了很多新兵,令江南的水師都督總體負責江南平亂事宜。

這個江南都督已經是凌夏的心腹,平亂大軍中的中級將領又大部分出身凌氏,這一支強大的兵力基本上可以說是掌握在凌氏手中。

打仗可是需要用錢的,為此,洪氏捐獻出大量的物資支持朝廷的平亂大軍,而其他世家迫於壓力,也不得不大放血,老老實實認捐。當然,這都是雲橋的主意。如今缺少軍費,如果繼續在百姓頭上收刮,只會擴大民變,不得已只好將腦筋動到那些世家大族大商戶身上了。

在皇宮裏,貴妃娘娘提倡節儉,縮減各宮開支,不但連自己和永福公主的生日宴取消了,甚至連皇帝萬壽節的宴會都一併省了。當然,宴會省了,禮物可不能省,如此又是一筆收入。

如此開源節流,李明道總算湊足了平亂的經費,心中對雲橋是既感激又愧疚,一連幾個月都沒有多看別的嬪妃一眼。

有了糧草,大軍所到之處,暴亂很快被平息下去。到了年底,各地小規模暴亂基本平定,只餘下幾處佔據險要地勢的據點還在負隅頑抗。

幾個月下來,平叛大軍送回來的奏摺上說平叛大軍在什麼地方剿滅亂匪多少人,在哪次戰役中又消滅叛逆多少人,大大小小的戰役加起來誅殺的亂軍不下百萬,戰功赫赫。實際上,那些暴民都是百姓,在貴妃娘娘的暗示下,平叛大軍並沒有殺太多人,而是放他們回了家鄉。此事朝臣們並非全然不知,不過夥同貴妃娘娘瞞着皇帝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總體形勢還是好的,所以,皇宮裏皇帝和朝臣們熱熱鬧鬧度過了新年。

~~~~~~

昭憲十三年的新年,李明道得到的是天下很快就能重新安定下來的好消息,只是他並沒有高興太久。

三月,西北急報,突厥大勢犯邊,出兵三十萬,凌青雲懇請皇帝增派援兵與糧草。

李明道氣怒之下竟然一劍將御案劈成兩半。這一年多以來,他暗中吸食迷幻藥太多,受不得刺激,很容易動怒。

雲橋看着李明道一臉猙獰,驚呼一聲,迅速跳開。李明道緩緩回頭盯着她,那發紅的眼睛緊緊鎖在她身上,將她從頭到腳看了好幾遍,最後什麼都沒有說,瘋狂地跑了出去。

女子干政,亡國之兆?

柳氏妖妃?

難道真的是子衿命格不好?

李明道想起柳清和的話,他說子衿出身便剋死生母,出嫁克夫,成婚一年多洪飛揚就死了,如今他和子衿圓房也有一年多了……

真的是子衿么?

子衿真的會亂了他的天下?

他該怎麼辦?信還是不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暖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暖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