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86_86737第一章

南國春早,建業才過了臘八,街道的磚縫罅隙里便似冒出了綠芽。然而都城之中卻顯得氣氛頗為緊張,只說南朝與北齊在漢江邊一戰,南朝三十萬精銳皆滅,一時之間整個帝便似都深陷於了風雨飄搖之中。當今的南昌帝楚暐一面命太子與北齊和談,一面張羅著要將十四女瑞安公主送與北齊二皇子李纘聯姻。

哪知這瑞安主卻不肯就範,逼得狠了,便傳言道:寧予子卿,不嫁番王。

她這麼一開口,城中名中但凡含子卿二字的都遭了殃,瑞安卻是穩如泰山,絲毫不急。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御史大夫許林提道:古時有棋聖嚴子卿,莫非子卿是代指棋手?

一語驚醒夢中人,宮中歲月綿長,常有棋手進宮授藝。幾番一查,見棋手中字子卿的,唯有原家原夕爭。

原氏也算是當地的豪門大族,出過三進士,四十八秀才,代代皆有功名,宗祠廟前都是修有旗杆石的(注1),雖如今是以販鹽為主業,但到底曾是文豪之家。可這原夕爭卻不是原家嫡傳,只說他母親身份卑微,乃原家一子的外室,因為念她生了一對龍鳳胎,所以便收她在原村落戶,但卻是生不進主院,死不進宗祠,無名無份。

這一查,南昌帝幾乎氣背過氣去,立即命許林領了一隊人馬去棋院將原夕爭拿下,暗地裏解決了這個麻煩。許林領着人悄悄圍了棋院,卻見棋院門口掛滿了畫像,抬頭一張張瞧過去,皆是孔子、孟子、孫子等聖人,外加一首打油詩:子子子生孫,孫孫孫生子,兒子問老子,你算哪個子?

許林也算是風骨人士,一見之下立即面紅耳赤,回去便生了一場大病。這事情不知怎麼就在建業傳開了,坊間均覺得這是天大一笑話。原夕爭連面也沒照,硬是羞走了一品御史大夫、當今文豪許林,一夜之間盛名遠播。人人都想看看瑞安寧予子卿的這個子卿到底何許人也,但原夕爭早已經辭了官職回鄉去了。

原村距都城約十數里地,是建業附近數一數二的村落,住在裏頭的人都是原氏後人。原村的存在始於秦朝,據說原氏先人為了避胡亂才南來建業,可是其建築又分明透著徽人的喜好,墨瓦粉牆,飛檐畫梁,遠遠看去,裊裊的炊煙襯著天青色的遠山,有一種風煙俱凈、天山共一色的寧靜。

原夕爭挑開竹簾,只見裏頭端坐着一個老婦,婦人雖已風霜滿面,但五官依稀可辨年輕時必定是一位依水佳人。那老婦人平素似乎極少笑,年歲深了,便嘴紋極深,初一照面給人極其嚴苛之感,她見了原夕爭,眼裏立刻便露出了暖意,微微一笑,道:子卿,你回來了?

原夕爭拉過一張椅子,坐到母親身邊,道:娘,我回來了。

他說着,似乎便想伸出手蓋在娘端端正正放在膝間的雙手上,然而這個像似要親昵的動作只做了一半,便很生硬地收了回去。

老婦人微微嘆了一口氣,道:子卿,你妹妹前兩天託人帶信回來了。

原夕爭悄然看了一眼自己的母親,微笑道:娘你好久沒有妹妹的消息了,如今收到妹妹的信,高興嗎?

老婦人的面容卻不見喜色,反而似有一種深深的煩惱,嘆了口氣道:都是自己的親骨肉,自然是想的,但卻不想見她,只盼她離得家越遠,離你越遠越好……上次我托信給她,讓她儘早落髮為尼,皈依佛門。這次她回信應了,楚瑜小姐給我念信的時候我是又高興,又難受。她說着拿起手帕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原夕爭低頭沒說什麼。

老婦人絮絮叨叨地道:我知道你們兄妹倆感情極好,你也不怨娘心狠。你們生下來的第一天,你父親想了很多法子,才請了位寶相寺的神僧卜卦,哪知道那位神僧算了一卦之後,便面色有變,說你二人將來會龍鳳倒錯,二必去其一,還說你妹妹命格不是一個祥瑞之人。

其實老婦人生產那晚,聽見穩婆失聲驚叫,她硬撐著讓穩婆把孩子抱來給她看,一看之下頓時便嚇暈了過去。

原家自認是大善之家,修橋鋪路,荒年施粥,頓然不肯對人言生了一個斷子絕孫的子嗣出來,因此只對外稱一外室生了一對龍鳳胎,女孩子九歲,便隨着家中的馬隊去了九華山,在一處清靜的庵門內為家族祈福。

老婦人因為生了一個令家族蒙羞的子嗣,因此連個妾侍都沒被抬舉,這也是她心中之痛。

這許多年來,老婦人都已經習慣了把慌言當事實,她只認為自己是生了一個純孝的女兒,而不是一個天生的石男。。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花夕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朝花夕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