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經典!自楊世界穿越而來

(13)經典!自楊世界穿越而來

[編者按:鑒於起點網站在上傳時對很多文體符號跟語種符號的不支持,特建議對完整閱讀本文有興趣的同樂們可去;threadid=22666閱讀比較完整的全文。不是廣告,麻煩起點工作人員注意!〕

發布-----------------------

發布AnoverviewaboutSeapowersduringthis100years

發布近100年海上力量縱覽

發布原著者:赫伯特-W-威爾遜:《海軍聯盟期刊》v.17,no.4,1912年4月。

發布譯者:好龍公

發布編者按:本文由一位駐外海軍高級軍官所翻譯的,在此我們不介紹他的實際身份。本刊發表這篇文章並保留了原作者的一些不適當的用詞,只是為了給讀者借鑒與參考,並不代表本刊同意文章中的觀點或證實文章中的論據,敬請讀者諸君留意。本刊所載部分僅限於原文的最後幾節,19世紀中葉以前的幾節由於論述者很多,因此不再贅述。-青島,《海權》編輯部,1913年6月

發布(這裡還依稀可以辨出一段文字,並不像是印刷、印璽或者書寫而成:「鑒於此乃發生於并行世界之歷史,僅限於處級以上並有副教授以上身份之時空研究人員閱讀,閱讀時必須向本局詳細登記有關信息,呈遞介紹信和身份證。嚴禁抄錄、複寫、外帶,更不允許將所閱情報外流,違者嚴處。同時提醒閱覽者,請勿與您所處在之時空混淆,因時空混淆而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由閱覽者個人承擔。―――時空管理局史政科)

發布目錄

發布十九世紀末期的競爭1

發布-「無畏」艦與皇家海軍6

發布-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挑戰7

發布-歐洲各國的備戰9

發布-未被命運之神眷顧的國度11

發布-彩虹計劃:美國的世界戰略12

發布-中國之巨影14

發布-遍布全球的擴軍之潮16

發布-PaxSinica:遠東的「新秩序」19

發布-新時代的展望23

發布-參考書目27

發布-十九世紀末期的競爭

發布在19世紀後半,大英帝國統治著全球海洋霸權。但是,隨著新技術和新發明的不斷出現,皇家海軍的某艘戰艦往往尚未下水便已嚴重過時了。其根源就在於英國當時所推行的所謂「雙強標準」的海軍政策,即確保在任何情況下皇家海軍戰艦數量與任意兩支外國海軍的總和保持均等。在這種政策的驅使下,皇家海軍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來建造新艦,至於即使吸收最新科技的問題,則根本沒有精力顧及。

發布隨著新生中國的迅速崛起,在1887年,英國不得不對「雙強標準」的政策加以修改,並頒布了新的《海軍防禦法案》,要求皇家海軍必須具備與世界第2和第3位海軍力量一決高低的能力。隨著這項法案的出台,英國又開始了新一階段的造船計劃,首當其衝的便是威廉-懷特(SirWilliamHenryWhite)設計的「君權(RoyalSovereign)」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也稱為R級,共有7艘,另有「聲威(Renown)」號、「拉米伊(Ramilles)」號、「卻敵(Repulse)」號、「決心(Resolution)」號、「復仇(Revenge)」號以及「皇家橡樹(RoyalOak)」號。

發布R級戰列艦排水量14150噸,艦員編製712人,最大航速16.5節、續航力4720海里,裝備有4門13.5英吋口徑主炮,分別配置在2座雙聯裝露天炮台之上,同時還裝備10門6英吋副炮、16門16磅火炮以及7具18英才魚雷發射管。其炮台看似露天,但是裝填炮彈的水兵還是在炮后裝甲室內作業,此舉大大減輕了自身重量,且提高了其干舷,使它們要比同時代任意一艘戰列艦都要快。而原本作為該級第8艘的「胡德(Hood)」號戰列艦卻依然將主炮配置在筒形炮塔之內,因此,「胡德」號的遠洋能力就大為減弱,成為一艘失敗的艦艇。因此,R級戰艦可謂近代海軍艦艇的開端,她們與日後發展為裝甲巡洋艦的一系列大型防護巡洋艦等主要艦艇一道,駐防直布羅陀、馬爾他或者亞歷山大等,旨在巡弋地中海,守衛這條大英帝國的生命航線。

發布進入了19世紀90年代,皇家海軍又將「君權」級的後繼艦擺上了船台,這就是1890到1891年間建成的「尊嚴(Majestic)」級戰列艦,這級出色的戰列艦共建成了9艘之多,它們幾乎可以成為了世界各國戰列艦設計方案的—個樣板:排水量15129噸,裝備4門12英吋主炮、12門6英吋副炮、16門3英吋和12門47毫米火炮,另外還裝備5具18英吋口徑魚雷發射管。

發布如果說R級艦的出現,標誌著近代主力艦的問世,而「尊嚴」級戰列艦則是其成熟的象徵,到中國海軍的「軒轅」號艦問世為止,這種設計樣式幾乎可以在世界各國找到影子,雖然中國始終提出異議,日後英國人將這些軍艦稱為「前無畏艦」。截至1902年,英國皇家海軍總共建成36艘這樣的「前無畏艦」,其中還有「愛德華七世(KingEdwardVII)」級8艘裝備了9.2英吋中間炮,她們又被稱為「准無畏艦」。這些軍艦作為艦隊的主力一直服役了多年。

發布***

發布作為英國長年以來的主要海上對手,19世紀下半葉時,卻逐漸被蛀成了一幅空架子。因普法戰爭的慘敗而贏得的巨額賠償以及其後綿綿無期的政界扯皮,更使之雪上加霜。由於政局動蕩不安,總理更迭頻繁,因此國家政策朝三暮四,再建海軍的雄心壯志也幾次三番遭到挫折。以迪拜-德-羅姆(DupuydeLô;me)為代表,法國當時對於艦艇設計不乏人才,也時常有技術突破之處,比如船體設計、炮台炮以及斷紋螺栓式炮尾閉鎖裝置等等,但是艦艇建造工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缺乏明確的方針,效率低下,以至於趕不上技術的發展,建成一艘軍艦后,由於為了迎合新技術,不得不將下一艘軍艦重新設計,和英國相比雖然看上去吸收了最新技術,但是卻造成了統一性欠缺,不但使造船周期延長,在作戰中也影響統一行動。到了1884年法國海軍青年派代表人物亞森特-奧布(HyacintheLaurentTh-ophileAube)海軍上將出任法國海軍部長,他更認為新興的海上力量魚雷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一旦法國擁有100艘雷擊艦,就是對英國海軍的最大威脅,況且魚雷艦艇的建造和主力艦相比,花費的代價卻是微不足道的。他一上台便立即下令取消所有的戰列艦建造計劃,雖然魚雷攻擊理論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但是畢竟魚雷攻擊艦艇無法實施遠洋作戰,雖然法國人還建造了一些魚雷艇母艦,但是畢竟無濟於事。奧布將軍的「綠水海軍戰略」對於業已敗落不堪的法國海軍而言,無疑更加堪稱為致命一擊。法國人直到進入90年代才徹底覺悟到了這一失誤,連忙又撿起了工期拖了差不多7年的3艘「馬索(Marceau)」級,遺憾的是,等到建成之時已經顯得老態龍鍾。而設計建造了「夏爾-馬特爾(CharlesMartel)」級、3艘「查理曼(Charlemagne)」級等等也難以支撐起法國海軍的架子,到上世紀末期,法國海軍艦隊早已遠遠落後,在公海上可謂淪落成為一支無關緊要的力量。

發布***

發布此時,卻出現了一支力量迅速地取代被釜底抽薪了的法國海軍而成了英國人的主要對手。年輕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個馬漢海權理論的崇拜者,他認為為了取得世界帝國的位置,必須擁有一支可以和英國海軍抗衡的艦隊。而當時的海軍大臣霍爾曼(FriedrichvonHollmann)則認為德國海軍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是建造以巡洋艦為中心的破交艦艇。經過激烈的爭論,威廉二世任命了支持其政策的提爾皮茨(AlfredvonTirpitz)為新海軍大臣,領導海軍建設,提爾皮茨上任以後,為了改變過去海軍建造艦艇基本上脫離不了政界勾心鬥角這一現狀,制定了使發展海軍的經費得以長期維持的相關法規,並且認為,德國應該建立一支這樣的海軍,它不僅僅是為了單純防守海岸,更重要的是能夠對外發動攻勢,否則德國就不可能發展世界貿易,世界工業或者開拓殖民地。在他強有力的領導下,德國迅速通過了多項《海軍法案》,大刀闊斧地開始建設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力量,當然,對於德國海軍而言,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這樣的造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來自中國的巨額造艦訂單,在1880年代,德國建造的最早的大型鐵甲艦為中國的「鄭和」和「繼光」;最早的鐵甲快船,也就是裝甲巡洋艦,則是中國的「大沽」和「馬尾」號。這些中國白銀讓德國造艦工業有了騰飛的基礎。

發布在1889到1902年期間,提爾皮茨共下令建造了20艘戰列艦,其中第一批「勃蘭登堡(Brandenburg)」級戰列艦共4艘,排水量10174噸,艦船中線配置了4門11英吋主炮。緊隨其後的是5艘「弗雷德里希三世皇帝(KaiserFriedrichIII)」級、5艘「梅克倫堡(Mecklenburg)」級、5艘「布倫瑞克(Braunschweig)」級以及5艘「德意志(Deutschland)」級戰列艦。對於提爾反茨而言,他這樣做的理由非常簡單,既然德國正日益成為一個工業大國,擁有一支和自身經濟實力相稱的大海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有關國家威嚴和聲望的頭等大事,至於這一做法是否會引起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這個卻是無關緊要的。

發布相反,提爾皮茨卻認為,要挫敗英國的海上霸權,可以通過大力擴展海軍勢力,不斷地向英國施加壓力,迫使力爭維護海上霸權的英國投入耗資巨大的造艦競爭,以自己「存在的艦隊」不斷對英國的威脅和刺激,使英國默認自己的海上地位。這樣的背景下,不列顛只有力保賴以生存的海軍,才能維護世界的秩序,因此,英德兩國的海軍競賽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令世人矚目的一幕。

發布***

發布和在北海進行得熾烈無比的英德海軍競賽相呼應,地中海也正在進行著一場小型的海軍競賽,黎薩海戰讓義大利海軍遭到了嚴重損失。進入了1870年代以後,義大利人建成了幾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一躍成了令人矚目的力量。在1882年,本尼迪克特-布林(BenedettoBrin),這位優秀的造艦大師設計建造了裝備4門13.5英吋巨炮的「翁貝托國王(ReUmberto)」級,而後他又繼續修改原來的設計,建造了時速達20.3節的改良型「撒丁(Sardegna)」號戰列艦,以此為象徵,義大利開始扭轉了黎薩海戰失敗所造成的頹勢,同時,又在法國人開始無所作為之時,他們則開始一方面發展充實起自己的裝甲巡洋艦部隊,又經過建造了兩級略小的戰列艦以後,在1898年,義大利另一位設計大師維克多里奧-庫尼貝蒂(VittorioCuniberti)又將義大利的准無畏艦「埃列娜王后(ReginaElena)」級設計完畢,這種軍艦裝備12英吋單裝炮2門,8英吋12門,航速達到了21節,但是由於進入了無畏艦時期,該級的3、4號艦「羅馬(Roma)」號和「那波利(Napoli)」號被中止了建造。

發布***

發布義大利的競爭對手奧匈帝國的海軍由於匈牙利議會的阻撓等問題,始終長期患有慢性資金不足之症,海軍發展緩慢,但在費迪南大公的全力支持下卻依然可以稱為卓有成效,在1888年動工開建的「君主(Monarch)」級是其海軍走向成熟的象徵,然後,經過幾種獨特艦型的試驗,在1899年,他們建造的「公爵」級戰列艦明顯地帶有「准無畏艦」的性格,但是搭載地主炮和中間炮分別只有9.5以及7.5英吋,該艦中的兩艘在新世紀開始后即出售給了土耳其。雖然進入了無畏艦時代,但是依然由於資金問題,在1904年,奧匈海軍依然將「拉德茨基(Radetzky)」級推上船台,這是一種強有力的「准無畏艦」,裝備了4門12英吋主炮和8門9.5英吋中間炮,航速達到了20.16節。雖然三國同盟已經締結,但是奧意之間的造艦競賽也看不出什麼緩解的跡象。

發布***

發布在19世紀中葉以後,俄羅斯帝國可以說是國運不佳。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后,俄國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然而這個改革稍稍卻被奇迹般崛起的中國所打斷,遠東剛剛獲得的領土再一次喪失使亞歷山大二世的威信大為降低。俄國海軍在1881年建造了4艘「葉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級戰列艦也採用了炮台炮,不過配置方式卻採用了獨特的前方並列兩座兩聯,後方一座的等邊三角形式,揚彈裝置也採用了電動式。這種艦艇雖然獨樹一幟,但是後繼艦艇則表現平平,直到1890年開工的「波爾塔瓦(Полтав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以及「塞瓦斯托波爾(Севастополь)」號,這三艘軍艦算是趕上了世界的水準,隨後,俄國分別向法國和美國訂購了「皇太子(Цесаревич)」號和「列特維贊(Ретвизан)」號戰列艦,俄國人被看似精緻的法國戰艦所傾倒。當然也是由於俄法同盟,俄國海軍在法國技術的支援下,建造出了幾種近代戰列艦「佩列斯維特(Пересвет)」級以及號稱俄國海軍前無畏級集大成之作的「博羅季諾(Бородино)」級等一大批戰列艦,俄國海軍看似前景無比。但是,依然是遠東的問題讓俄國再次喪失了其應該得到的發展機遇。

發布俄國念念不忘背後的威脅,不斷加強的中國始終威脅著這個廣闊大帝國的腹部,俄國採取的策略就是挑撥中亞民族和中國的對立,以擴大自己的影響,一個象徵性的事件就是在俄國派遣的「韃靼志願軍」支持下,喀爾喀人在1904年5月宣布成立「大蒙古汗國」。此事最終導致了中俄草原戰爭的爆發,雖然這場戰爭主要在陸上進行,但是俄國在太平洋的最大基地:堪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周圍,展開了一系列的圍困戰和小規模海戰。這些戰鬥中,中國及其僕從國高麗、日本、蝦夷艦隊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俄國海軍的明星:馬卡洛夫(СтепанОсиповичМакаров)海軍上將也隨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在與中國艦隊的激戰中葬身大海,俄國的太平洋艦隊事實上遭到了潰滅。萬里馳援的波羅的海艦隊也在次年初在南中國海的朋古蘭島附近遭到劉步蟾將軍麾下的中國海軍痛擊,俄國艦隊一蹶不振。這場戰爭也在俄國的失敗下結束,戰後的《柏林條約》規定俄國不得在遠東配置戰列艦和不得構築要塞,更是讓俄國在遠東數百年的冒險事實上宣告了破產。

發布***

發布在大西洋彼岸,美國還一直徘徊於內戰之後的恢復期,內戰中得以廣泛運用的鐵甲艦隊要麼報廢,要麼出售給了當時還在睜開惺忪睡眼的睡獅:中國。內戰後20年,美國海軍軍官都羞於見到南美小國的軍官,因為這些小國的海軍都比美國的強大,更加現代化,直到1879年,國會才批准了—項與其說是重建海軍、倒不如說是建設全新海軍的法案,授權建造防護巡洋艦「亞特蘭大(Atlanta)」號、「波士頓(Boston)」號、「芝加哥(Chicago)」號和輕型護航艦「海豚(Dolphin)」號,公眾很快給它們起了別號——「海軍的ABCD」。雖然規模還很小,但是它們標誌著美國海軍從舊到新的轉變。這些艦艇由鋼製造,以蒸汽為動力,雙層船體水密艙室,完全電氣化。美國海軍這才開始邁向了新的時代。1885年,美國根據外國的艦船設計建造了第一批「得克薩斯(Texas)」號和「緬因(Maine)」號2艘准戰列艦,有人說它們最多只能稱得上是一種強化了的裝甲巡洋艦,其主炮分別只是由2門12英吋和4門10英吋。

發布比起這些初期的建設,對於這支新生海軍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擔任海軍軍事學院院長和首席教官的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ThayerMahan)上校。他提出的海權理論對整個世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這個思想的影響下,美國國會批准建造了3艘遠洋戰列艦,「印第安納(Indiana)」號、「馬薩諸塞(Massachusetts)」號和「俄勒岡(Oregon)」號,每艘艦的排水量均為10288噸,航速達到16節,裝備4門13英吋、8門8英吋和4門6英吋火炮,這是那個時代令人可畏的艦船。但是沒有等到這些軍艦完工,1890年2月15日。「緬因」在哈瓦那港發生爆炸,隨即沉入海底,艦上共有260名官兵喪生,這一事件引發了美國和中國對西班牙的戰爭,雖然當時認為爆炸原因是西班牙的蓄意破壞,但是真正原因只能說還是一個千古謎團。

發布在戰勝西班牙以後,美國海軍也發生了質的飛躍,1891年國會又授權建造了戰列艦「衣阿華(Iowa)」號,它的排水量和航速都超過「印第安納」級戰列艦。新興的美國工業進一步促使了美國海軍的騰飛,到了1900年底,美國建成了16艘戰列艦,這16艘戰列艦將船舷塗成白色,航行4萬6千海里,完成了一次環球航行,向世界顯示了美國海軍的實力。

發布此時,與歐美髮生的這一連串沸沸揚揚的海軍事件相比,遠東所發生的一切卻顯得無關重要。然而、就在遠東的戰爭舞台上,一場幾乎是完美無缺的海戰預示著一支新興力量已經露出了崢嶸,一個古老的帝國開始重新走向了海洋。1891年4月20日,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派遣巡洋艦第二分艦隊自香港向馬尼拉進發,6天以後,歐陽騏將軍以一艘軍艦掉了塊油漆為代價,全殲了西班牙駐菲律賓艦隊,驅逐了西班牙在遠東的勢力,這個昔日的海上帝國威風掃地。

發布新生中國在趕走滿洲人以前,就從使用洋槍隊的五艘鐵制明輪汽船開始嘗試近代海軍建設,不久,又自己研製了第一艘蒸汽軍艦「鄭和」號,這艘曾經以海盜行為猖獗一時的艦船(編者按:作者站在帝國主義立場上,選擇性地遺忘了英帝國的發家也是建立在他們所謂的「海盜行徑」上的,希望讀者明鑒。)可以說是新中國海軍的開端和精神象徵。

發布不久,中國以廉價購入了大量美國內戰的剩餘物資,廢舊的裝甲艦,此舉甚至於在中國國內至今依然褒貶不一,褒者雲,這些舊船解決了中國數百年有海無防的窘態,貶者稱,美國舊艦屬於近海甚至於內河用船,購置這樣的艦艇是外行的舉斷。然而,對於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而言,這些艦船可以說為他們爭取了十年時間。當然這些軍艦之中也有「奇貨」,那就是亞洲最早的鐵甲艦,由法國建造而出售給南方邦聯的「石牆」號,該艦標準排水量1358噸,裝備一門300磅阿姆斯特朗滑膛炮,兩門70磅阿姆斯特朗炮,兩門6磅炮,兩門4磅炮。採用風帆蒸汽混合動力,最高航速10.6節。中國將其首命名為「戚繼光」號,該艦在和日本就蝦夷共和國的爭端而進行的箱館海戰中發揮了決定的作用。不過,1874年由於颱風在基隆沉沒,打撈修復以後成為宿舍艦「建威」號,隨後再賣給了蝦夷國。

發布1880年,顯然是受了我國「不倦(Inflexible,當時譯名為「英弗萊息白」)」號的啟發,中國向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以580萬馬克定製了兩艘當時遠東絕無僅有的鐵甲艦,這型鐵甲艦的首制艦還是以他們海軍的精神象徵「鄭和」命名,二號艦也承箱館海戰的英雄艦之名,使用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海軍將領戚繼光的名字,稱為「繼光」號。該艦滿載排水量7670噸,主要裝備為克虜伯12英吋主炮4門,航速15.4節。這個七下西洋的中國唯一值得誇耀的航海家之名,又一次成了中國海軍步入列強之林的象徵。

發布此後,由於威廉二世的海洋擴張政策也讓精明的中國預感到了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開始向英國投來了媚眼。當年曾經主持向美國購艦的中國外交部長章德淳開始頻頻出訪倫敦,與英國簽訂了數項貿易協定。這個原來在西點畢業的前部長在1884年看中了正在興建的「海軍上將(Admiral)」級裝甲艦,他致書國會,請求向英國定購,並詳盡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中國人在激烈爭論以後,參考了外長的意見而提出了改造方案,將側舷裝甲減少為15英吋,並向朴次茅斯船廠定製。該艦主炮採用了和「柯林伍德(Collingwood)」號同樣的12英吋,而裝甲的減輕使該艦的航速達到了17.5節,成為了當時最快的裝甲艦。這艘軍艦被命名為「張騫」號。(原註:據說這是海軍部為了表彰這位部長,特意取的艦名,章部長的字為「效騫」意思是效法這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探險家。而為此,這位部長也將自己的兒子改名為騫,以表紀念,這個兒子日後也成了海軍將領。這樣的事情在中國這個長幼分明的國度據說引起過一些風波,不少人譏笑這樣改名似乎是「老子效法兒子」,為此這位基督徒部長不以為然,僅以「子若賢於父,父亦當效之,吾願吾子更賢於父」便打發了這場議論。)

發布訂製這艘1885年完工的軍艦對於中國而言,其意義還遠不止於此。按照協定,中方還獲得了該級軍艦的所有設計圖紙,說明書,以及測試和試航的數據。此外,也包括以下各種兵器和其他圖紙資料,還招聘了以瓦茨爵士為首的專家赴華協助工作。中國分別在馬尾、大沽以及江南造船廠仿製了這種裝甲艦各一艘,分別取名為「成功」、「滬生」以及「秉譽」號。這些軍艦成了中國造船界極好的實驗平台,1888年8月8日竣工的「成功」號成了中國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戰列艦,而對於以這位引退不久的傳奇國父而得名的「滬生」號,中國人又進行了不少改造,比如所用主機採用了其自己設計的漢陽式三漲式蒸汽機,這些改造使該艦在1890年才得以服役,最後一艘「秉譽」號則被改裝得更加徹底,中國從法國留學回國的造船工程師魏瀚帶來了法國設計師路易-埃米利-貝爾丹(LouisÉ;mile-Bertin譯註:當時稱為白勞易)的某些設計思路,將垂直的英國式干舷設計為頗有法國風味的向外鼓出式,並略作修改發展,這樣的設計使軍艦增加了排水量,抬高了干舷,增加了穩定性,改善了航海性能,而且加強了防禦,傾斜的船體不僅從效果上增加了裝甲,而且使炮彈產生跳彈現象,在這個設計方案下,「秉譽」號的裝甲減少到了13.5英吋,當然,為此所花的代價是工程難度的大大增加,這艘軍艦直到1891年末才告完工。

發布魏瀚的回國使中國海軍艦艇的設計邁向了新的階段。他很快結合英國「尊嚴」級戰列艦的成功和「秉譽」號試驗所獲得的經驗,獨自設計成了新的一代戰列艦「雲長」級,該級軍艦也採用了鎳鉻特種鋼,大大加強了防禦,減輕了裝甲的重量,完善了設計。在1892到1895年之間,共有4艘:「天祥」、「崇煥」以及「杲卿」號竣工服役,本級的艦名都出自幾位悲劇的英烈。

發布而在其他各國忙於將中口徑准主炮搭載在更新的戰艦,紛紛設計建造了所謂「准無畏艦」時,這時中國也跟上了這個潮流,在95年到97年建造了三艘裝備4門12英吋主炮,8門8英吋中間炮的「孫武」、「穰苴」還有「子牙」號艦,但是,原定的四號艦卻成了一艘令全世界為之震驚的軍艦。

發布這艘原定命名為「李靖」號的軍艦,因為經過當時的中國國會的海軍委員會委員長,號稱中國簡氏年鑒《世界師船圖表》的主編許景澄不斷地奔走,最終改變了原先的設計,將原有的8門中間炮悉數廢止,而是在煙囪的前後兩舷斜角處各配一座12英吋的單裝炮塔!這樣,除了側舷火力可以發揮所有6門的火力以外,前後火力也可以分別達到4門。該艦標準排水量17521噸,航速也達到了20節,在1899年9月9日加入中國艦隊。中國人還特地給她重新命名為「軒轅」號。軒轅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中國人將這樣的名字冠於此艦也可謂意味深長。連當時《泰晤士報》甚至也作出了「軒轅」號讓世界上所有的軍艦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舊貨,她的出現使世界海軍競賽拉開了全新的一幕!這樣的評語。

發布------

發布---無畏」艦與皇家海軍

發布對於來自古老東方的挑戰,上帝賜予了英國一位傑出的鬥士,他的嘔心瀝血讓不列顛在海洋的霸主地位依舊得以不敗,他就是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LordJohnArbuthnotFisher)勛爵,他不但在整個大英帝國軍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還是一位通曉科學和技術原理的高級海軍軍官。作為一名出色的炮術專家,費舍爾爵士雄心勃勃地醞釀著一項提高艦隊射擊水準的遠大計劃。在他擔任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期間,他通過實驗證明,皇家海軍完全可以在6000碼的距離上攻擊敵方艦隊。另外,若經準確瞄準並集中全部火炮進行齊射,現代火炮完全可以對8000碼之處的目標進行有效打擊。最終,爵士得出了此般結論:在提高射擊精度的條件下,倘若於遠距離海戰中投入的大口徑火炮的數量越多,海軍艦隊獲勝之希望則越大。他卓有成效的實幹精神以及出色的行政手腕,更為重要的是他那無與倫比的精力使英國海軍立即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這個回答就是永垂海軍史冊的「無畏(Dreadnought)」號軍艦。

發布雖然中國人的「軒轅」艦首次採用了單一口徑主炮,但是這個很顯然是草草而就,在很多程度上帶著陳舊戰艦的痕迹,比如該艦依然採用往複式蒸汽機,主炮還是相對較弱的6門等等,而「無畏」號將12英吋主炮一舉增加為10門!作為一種新型戰列艦,「無畏」號不但部裝備了單一大口徑主炮,而且更主要的,還率先全部採用了帕森式蒸汽輪機和四螺旋槳構成的推進系統,最高航速達到了21.05節,其人員編製697人,排水量18187噸。本艦於1901年加入了皇家海軍的戰列,從設計到竣工僅僅只用了1年零1天的時間!這艘軍艦的出現可謂真正震撼了整個世界,各大列強紛紛中止了計劃中的傳統戰列艦,紛紛重新設計了各自的新艦。中國人首先在次年將新型主力艦「衛青」號投入現役(譯註:這裡必須說明的是,中國的這艘軒轅艦的改良型艦並不是受了「無畏」號的什麼刺激。而完全是屬於在正常計劃中的發展型。這裡原作者在年月上故意沒有寫明「無畏」艦服役於1901年11月底,而我們的「衛青」艦則在同月下水,1902年2月就竣工服役這個細節,很明顯地暴露了他閃爍其辭的虛弱內心,中國的軒轅艦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容顛覆的。),美國緊接著完成了「南卡羅來納(SouthCarolina)」級,法國人中止了他們原計劃批量生產的「丹東(Danton)」級,在1902年底開始建造了「法蘭西(France)」級無畏艦,德國也立即開始了「拿騷(Nassau)」級的建造,就連國力不強的日本也竭力擠入無畏艦俱樂部,設計起「河內」級來了。其後,奧匈帝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也相繼將本國的無畏戰艦推上了舞台。

發布費舍爾爵士的努力還遠遠沒有到達盡頭,隨警無畏艦構想的成熟,接下來,這種極具革命性的戰艦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成批生產,其建造速度甚至達到每年3到4艘。向全世界充分顯示了大英帝國對海上無可辯駁的統治,緊隨「無畏」號之後,改進型「柏勒羅豐(Bellerophon)」號、「壯麗(Superb)」號和「魯莽(Temeraire)」號,1年以後「科林伍德」號、「聖文森特(St.Vincent)」號、「前衛(Vanguard)」與以及後續的「巨人(Colossus)」號、「大力神(Hercules)」、「海王星(Neptune)」號。

發布除了戰列艦以外,費舍爾爵士又推出了單一主炮化了的裝甲巡洋艦,這種被命名為「無敵(Invincible)」的艦艇在裝甲巡洋艦的艦身上搭載了和戰列艦同等口徑的主炮,雖然有過搭載12英吋主炮的類似艦艇:日本的「筑波」級,但是這種只有四門主炮的軍艦畢竟只是一種小國海軍的權宜之策,決不能和「無敵」號這種革命性的戰艦相提並論的。

發布這種單一主炮化了的裝甲巡洋艦,後來又被叫做戰列巡洋艦。它在火力上與戰列艦不分伯仲,但是在速度上卻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其作用就是消滅巡洋艦,這種敵方主力艦隊的耳目,並及時發現敵方艦隊。

發布第—艘戰列巡洋艦「無敵」號於1906年建成、裝備12英吋主炮8門,最高航速達到了26節!與「無畏」號的18000馬力相比,「無敵」號的主機功率竟然達到了41000馬力,安裝鍋爐多達31台,這就不得不減少裝甲,並加大船體減少武器。這不可避免地使這種艦艇在戰鬥中顯示了相當地脆弱性。其姊妹艦分別是「不屈」和「不撓(Indomable)」,然後又有改良型「不倦(Indefatigable)」號被興建,此時,英聯邦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出資興建了「澳大利亞(Australia)」號和「紐西蘭(NewZealand)」號作為本國海軍的主力。

發布在得知列強海軍也紛紛造起了無畏艦,英國為了保持不變的優勢,將主炮口徑一舉提高到13.5英吋,建造了「獵戶座(Orion)」號、「君主(Monarch)」號、「征服者(Conqueror)」以及「雷神(Thunderer)」號,在當時,這種擴大型被俗稱為「超無畏艦」。然後經過改良型的「喬治五世(KingGeorgeV)」號、「百夫長(Centurion)」號、「埃阿斯(Ajax)」號以及「大膽(Audacious)」號,到了1908年,又計劃建造了以炮郭形式恢復副炮的「鐵公爵(IronDuke)」以及同級的「馬爾博羅(Marlborough)」號、「本鮑(Benbow)」號和「印度皇帝(EmperorofIndia)」號,這種軍艦形成了當時戰列艦建造的樣本,同時,從獵戶座級開始,斯科特爵士(SirPercyMoretonScott,1stBt)發明的方位盤射擊指揮儀開始被裝備,在試驗中,裝備了這種指揮儀的射擊成績要比沒有裝備的高出了6倍。

發布無獨有偶,戰列巡洋艦的超無畏化也在1907-1909年期間展開,「雄獅(Lion)」號、「大公主(PrincessRoyal)」號、「瑪麗皇后(QueenMary)」號以及重新設計改良的「虎(Tiger)」號成了當時最大最快的艦艇而享有盛名。

發布進入了1910年後,英國艦艇建造史上有一種值得大書一筆的艦艇:「伊麗莎白女王(QueenElizabeth)」號被計劃興建,這是一種全部使用重油作為燃料的巨艦,主要武備為8門15英吋巨炮,航速也達到了24節,這成了世界上最初的高速戰列艦。這種軍艦原計劃建造8艘,由於戰爭的爆發和更為強力的軍艦之改建,最終只有5艘完工,除了首制艦,「厭戰(Warspite)」號、「巴勒姆(Barham)」號、「剛勇(Valiant)」號以及加拿大出資的「安大略(Ontario)」號成了整個戰時英國艦隊的核心力量。除此之外,1911年又設計了比較經濟的R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8艘,但是由於費舍爾勛爵的堅持,只有前三艘「君權」、「皇家橡樹」和「拉米伊」按照原來計劃完工,後續的「復仇」號、「決心」號、「卻敵」號、「聲威」號以及「報復(Reprisal)」號被改變設計,拆除一座炮塔,加強主機改為戰列巡洋艦。同時,由於1905年的遠東進行的海戰中,普遍出現了主炮仰角的提高,而造成的下落炮彈對甲板造成的破壞,事實上這個問題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學者提出過。通過這場戰爭的教訓,主力艦也開始加強了所謂垂直防禦,對於甲板以及炮塔的頂部裝甲進行了強化設計。

發布如果說這種戰列巡洋艦隻是一種副產品的話,正在計劃中的四艘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則當之無愧地可以稱作為戰列巡洋艦的是集大成者,這種俊美的艦艇計劃建造「胡德」、「羅德尼(Rodney)」、「安森(Anson)」以及「豪(Howe)」號等四艘,將裝備15英吋巨炮8門,排水量超過41000噸,航速可以達到31節。

發布------

發布---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挑戰

發布德國人對於無畏艦的回答是1903年的《海軍法案》,根據這項法案,德國第—批無畏艦是4艘始建於1902年的「拿騷」級戰列艦「拿騷」號、「波森(Posen)」號、「萊茵蘭(Rheinland)」號和「威斯特法倫(Westfalen)」號。與英國無畏艦相比,其艦身較短且較寬,武器裝備也相對較弱。然而,她們在艦炮火力和裝甲防護方面還是相當地出色、共裝備11英吋口徑主炮和以及5.9英吋口徑副炮各12門。但該級戰列艦在配置武器系統時談不上合理,除了艦首和艦尾的各1座雙聯裝塔外,艦體中部兩側各配置2座雙聯裝炮塔,這種配置方式依然保留著准無畏型的痼疾,極大地限制了舷側火力的發揮。

發布1904年,開工建造的「赫爾果蘭(Helgoland)」級無畏艦也只能說是「拿騷」級的加強型,該級四艦:「赫爾果蘭」號、「奧耳登堡(Oldenburg)」號、「東弗里西亞(Ostfriesland)」號和「圖林根(Th-ringen)」號排水量為23166噸,人員編製1100人,相對於「拿騷」級,這四艘僅僅將主炮強化為12英吋,航速也只不過zhan有20對19節的微弱優勢罷了。在德國眾多的無畏艦中、只有她們擁有3個煙囪。

發布1905-1906年期間開工建造的「皇帝(Kaiser)」級算是上了一個台階,該級艦共有五艘:「腓特烈大王(FriedrichderGroß;e)」號、「皇帝」號、「皇后(Kaiserin)」號、「阿爾伯特國王(Kö;nigAlbert)」號以及「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PrinzregentLuitpold)」號,這是是第一級使用蒸汽輪機動力的德國戰列艦,作為一種新技術的嘗試,「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甚至還準備安裝柴油機作為主動力。在火力配置方面,其艦艉也首次採用了背負式炮塔。

發布隨後於1908年建造的「國王(Kö;nig)」級又是第一級採用全部主炮沿中線布置方式的德國主力艦。這樣,在舷側齊射時,可以保證每個方向都有10門主炮同時射擊。該級艦以德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頭銜命名。「國王」、「大選帝侯(Groß;erKurf-rst)」、「邊地侯(Markgraf)」以及「王儲(Kronprinz)」。

發布當然,面臨換裝13.5英吋主炮的英國主力艦,國王級仍然使用的12英吋口徑主炮在火力上未免過於單薄。受到「伊麗莎白女王」號的刺激,德皇下令埃森的克虜伯兵工廠研製380毫米口徑的海軍炮,並且設計建造一級搭載這種艦炮的超級無畏艦。這就是在1910年設計建造了「巴伐利亞(Bayern)」級。與那個時期英、美等國新建造的以油-煤混燒為動力的戰列艦對比,巴伐利亞級全部使用燃煤鍋爐,因為德國總參謀部提出警告說,如果海軍主力艦依賴石油動力的話,與英國開戰時,波斯灣和巴庫(當時世界上兩個主要的石油產地)原油都會被英國和俄國所壟斷。在設計過程中,曾經計劃讓「薩克森(Sachsen)」號搭載一台MAN大型六缸柴油機(11000馬力),但是此計劃最後被取消。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以當時德意志帝國境內四個自治王國——巴伐利亞、巴登(Baden)、符騰堡(W-rtemberg)和薩克森王國命名。

發布在無畏艦下水后不久,德國的情報人員得知皇家海軍正在建造一種劃時代的新型裝甲巡洋艦,雖然不知詳情,但是作為回應,德意志國庫向帝國海軍撥款835萬金馬克,放大沙恩霍斯特級建造一條大號的裝甲巡洋艦進行試驗。新船以「大型巡洋艦E號」的名義在基爾的皇家造船廠開工,1904年下水,以「布呂歇爾(Bl-cher)」命名。她安裝六座雙聯8.3英吋炮塔,呈六邊形配置。但是,不幸的是,這種新型裝甲巡洋艦,英國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揭開面紗以後,德國海軍自知「布呂歇爾」不是其對手。(譯者注,在本人親歷的德國海峽突破作戰中,確實感覺到「布呂歇爾」號設計的中庸,對於英國人的前無畏艦,火力既不能相抗衡,速度也難以輕易擺脫。)其設計人員又回到了繪圖板上,這次拿出的是「馮-德-坦恩(VonderTann)」號。她在「無敵」號戰列巡洋艦服役之後五天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工。不同於臨陣磨槍的「布呂歇爾」號,這艘所謂的新型大型巡洋艦可以說是設計用來與英國的同級軍艦競爭的全新戰列巡洋艦,所以在其火炮配置和布局上,可以看到與無敵號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當時英德海軍競爭的大背景下,在本艦尚處於藍圖階段的時候,德國海軍又開始設計其後繼者,下一級大型巡洋艦——毛奇(Moltke)級。毛奇級共有兩艦「毛奇」和「戈本(Goeben)」號,她們將火力強化為5座雙聯11英吋炮。不久以後,又建造了改進型「賽德利茨(Seydlitz)」號。該艦艦體比毛奇級長,在裝甲和水密防護上做了一些大的改進。其側面裝甲防護水平可以與噸位類似的戰列艦相媲美。該艦安裝了經過驗證性能良好的280毫米50倍徑炮。

發布經過以上一系列「大型巡洋艦」的試驗,德國在1910年開工了這類軍艦的決定型,「德弗林格爾(Derfflinger)」級,該級艦採用平甲板艦型,4座雙聯12英吋主炮沿甲板中線布置,與同時期的英國和美國主力艦結構很相似。該艦採用油-煤混合燃燒動力,航速達到了26.5節,德國造船工業的高超水平在這裡得到了發揮到極致的展示,並為德國大型巡洋艦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艦都以德國的著名軍事將領命名:「德弗林格爾」、「呂佐夫(L-tzow)」以及「曼陀菲爾(Manteuffel)」號(譯註:坦嫩堡之戰後改名「興登堡(Hindenburg)」號)。

發布為了對付「雄獅」級戰列巡洋艦,德國海軍艦船設計局(K-RMA)在「德弗林格爾」級的基礎上放大艦體,並且換裝了全新的350毫米(13.8英吋)口徑主炮。儘管比其英國對手要重,但是其航速還是能達到28節之快。為了補償主炮塔增加的重量帶來的重心上移,其副炮下移了一層甲板。該級艦預定建造7艘,分別計劃代替「維多利亞-路易絲(VictoriaLouise)」、「布呂歇爾」、「弗雷亞(Freya)」、「腓特烈-卡爾(FredrichCarl)」、「約克(Yorck)」、「格奈森瑙(Gneisenau)」以及「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號,但是,有消息稱由於英國將R級大量改建為戰列巡洋艦,德國有將「約克代艦」后三艘改變設計的計劃,根據此計劃,她們計劃裝備與巴伐利亞級相同雙聯380毫米炮塔,並加厚裝甲,而由於艦體尺寸沒有什麼大變化,所以速度可能會略微地減低為27節左右。(譯註:日後「維多利亞-路易絲代艦」級的命名分別為「馬肯森(Mackensen)」、「隆(Roon)」、「腓特烈親王(PrinzEitelFriedrich)」以及「俾斯麥侯爵(F-rstBismarck)」;「約克代艦」級的命名分別為「布呂歇爾」、「約克」和「弗雷亞」號)

發布由於德國所謂「大型巡洋艦」設計的成熟,他們基本上將設計重點從戰列艦上移到這種艦艇上,事實上,德國大型巡洋艦和英國的戰列巡洋艦相比更加註重防禦設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到了「維多利亞-路易絲代艦」級之後,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大型巡洋艦看作相當於「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高速戰列艦也不為過。

發布德國海軍的擴張是和威廉二世病態般對海權的執著緊密聯繫的,這位皇帝甚至會自己設計軍艦,但是他的傑作從其造船工程師那裡獲得的回答是:「陛下,您設計的軍艦有著舉世無雙的火力,超群的裝甲防護,一流的高航速,華麗的內部裝修,總之,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完美設計。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下水後會像鉛鑄的鴨子一般立刻沉入水底……」

發布------

發布---歐洲各國的備戰

發布直到1904年,當法國政府才猛然意識到法國海軍已經淪落到世界第5位的悲慘境地,其海軍經費只是英國的37%,連後來居上的德國軍費也不及,僅僅是其75%!要想彌補奧布海軍上將提出的綠水海軍戰略造成的危害已經為時已晚,這時,當局任命了德-拉佩雷爾(Bou-deLapeyr-re)中將為海軍部長,在其領導之下,終於開始了一場姍姍來遲的重整海軍艦隊的努力,提出了1904計劃。但是對於法國人不幸中的大幸是,根據這個計劃,原本設計當局提出的大批落後於時代的「自由(Libert-)」級和「丹東」級不是被取消建造,就是工程中止。法國海軍部的設計師們重新設計,翌年,法國第一種無畏艦「孤拔(Courbet)」級的設計終於完畢,開始投入生產,這種艦艇包括「孤拔」、「法蘭西」號、「讓-巴爾(JeanBart)」號和「巴黎(Paris)」號4艘,裝備有12門12英吋火炮,其特徵是前後四個炮塔採用背負式,但是側舷的兩個炮塔卻不能說是成功的設計,更加嚴重的是,該級軍艦主炮的仰角僅僅只有13度,有人甚至揶揄她們還是使用石器時代的戰法。

發布「孤拔」級尚未完全竣工,鑒於列強都已經開始設計建造超無畏級戰艦,以及本級的不足,1908年,法國海軍又提出了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也就是說,到1914年為止,以每年兩艘的速度,達成建造12艘超無畏艦的目標。進而,在1910年3月30日制定的海軍法還規定,到1918年,完成包括戰列巡洋艦在內的28艘戰列艦的計劃。據此,法國人準備首先將主炮強化為14英吋,首先搭載這種主炮的是3艘以省來命名的布列塔尼級戰列艦「布列塔尼(Bretagne)」、「普羅望斯(Provence)」以及「洛林(Lorraine)」號,本級艦在中心線配置了五個雙聯14英吋炮塔。如果說這個還是開始的話,對於法國而言,真正的大菜則是杜瓦耶爾(M.Doyere)設計的5艘「諾曼第(Normandie)」級,這種軍艦的特徵是裝備了三個14英吋四聯炮塔。隨後設計的「里昂(Lyon)」級更是計劃搭載4座四聯炮塔,這將是戰列艦中搭載炮數最多的軍艦。

發布除此之外,還有幾種戰列巡洋艦方案也被推出,這就是吉爾(Gille)設計的28000噸,3座四聯14英吋,航速28節的「德-格拉塞(DeGrasse)」級,迪朗-維爾(GeorgesEdmondJustDurand-Viel)設計的15英吋四聯炮塔兩座,27000噸27節的「黎歇留(Richelieu)」級。除此之外,雖然進入了新的世紀,但是法國海軍的飛躍性思維依然未改,四聯裝炮塔另當別論,在法國海軍部的桌面上,還有不少奇特的軍艦方案,最為典型的要算所謂的飛機搭載戰鬥巡洋艦,這種軍艦的設計思路是,在舯部裝備1座四聯裝14英吋主炮,或者帶有復古氣味的梯狀配置雙聯14英吋主炮,軍艦前後為飛機起降用,可以搭載8-10架水上飛機,航速在34節以上。計劃中其他奇想還有比如40節驅逐艦、大型載機潛艇等等。

發布法國人的計劃不可不謂雄大,但是還是由於工期停滯現象嚴重,資材和資金流用於陸軍等原因,目前諾曼第級只有首制艦1艘剛剛接近完工,「佛蘭德(Flandre)」和「加斯科尼(Gascogne)」號下水,另外的「朗格多克(Languedoc)」號和「貝亞恩(B-arn)」號的工期還在慢慢進行,里昂級除了二號艦「里爾(Lille)」號進展順利以外,其他三艘「里昂」、「迪凱納(Duquesne)」和「圖爾維勒(Tourville)」號都宛如擱淺,一拖再拖。至於戰列巡洋艦則根本連材料都尚未湊齊。(譯註:由於戰爭的爆發,法國早早淪陷,所以法國海軍的艦艇除了前往英國加入自由法國以外,基本上留在了北非以及土倫港內。至於沒有下水的軍艦,據可靠情報,除了「貝亞恩」號被德國繳獲,正在改成航空母艦,「里爾」號德國監視下被加緊施工外,其他都由於完成度較低而被拆除。)

發布***

發布義大利的造船大師維克多里奧-庫尼貝蒂曾經也有將統一主炮的構想,並在《簡氏年鑒》上發表論文,提出他理想戰列艦的構思,但是,真正將藍圖化為現實也花費了不少時光,1902年,在海軍大臣米拉貝羅(CarloMirabello)的主持下,義大利開始了其無畏艦的設計工作,1905年,由造船總監馬斯迪奧(EdoardoMasdea)設計的20000噸戰列艦「但丁(DanteAlighieri)」號開始動工,這艘軍艦搭載了先進的蒸汽輪機,而且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她是世界上最初的三聯主炮搭載艦,她裝備的四座三聯12英吋主炮塔全部裝備在平甲板的中縱線上,兩兩成對的四個煙囪也是其識別特徵。

發布但是,由於「但丁」號的前方只裝備一座炮塔,軍方對於這樣的安排頗有意見,於是在同年底又開建了新的一種無畏艦,該艦擴大為23000噸,計劃搭載增加一個炮塔裝備15門主炮,但是由於重量關係,結果不得不以32323的方式將炮數減為13門,13這個數字還在天主教徒占多數的義大利遭到了若干非議!這種戰列艦一共建造了三艘,「加富爾伯爵(ContediCavour)」、「愷撒(GuilioCesare)」以及「達-芬奇(LeonardodaVinci)」號。開工后不久,軍方的意見又來了,說加富爾伯爵級副炮太弱,於是在次年,又追加了兩艘副炮強化為6英吋16門的改型兩艘「安德烈-多里亞(AndreaDoria)」和「卡歐-杜里奧(CaioDuilio)」號。

發布這些軍艦還未完全建成之時,1911年,圍繞著昔蘭尼加的統治權,義大利和土耳其之間爆發了戰爭,10月3日,以「但丁」號為旗艦的義大利艦隊開始炮擊的黎波里,次日在炮火的掩護下,義大利海軍陸戰隊登陸托布盧克成功,年內徹底擊敗土耳其人控制了昔蘭尼加,翌年,「但丁」號又率領義大利第一、第二艦隊進入愛琴海,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經過惡戰佔領了羅德島,意土戰爭一直延續到了同年10月,義大利獲得了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利比亞。在戰爭中,義大利痛感需要一種高速主力艦,而且,同屬三國同盟卻又是義大利最大的競爭對手奧匈帝國開始建造超無畏艦的消息傳來后,義大利設計出了一種34000噸,28節的巨艦,這種艦艇將要搭載8門15英吋火炮,計劃建造「弗朗切斯科-卡拉喬羅(FrancescoCaracciolo)」、「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ristoforoColombo)」、「馬爾坎東尼奧•;卡羅那(MarcantonioColonna)」以及「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FrancescoMorosini)」四艘,這些艦艇自從1911年到1912年開工建造。

發布***

發布奧匈帝國海軍依然在費迪南皇儲悉心的關懷下與先天性慢性資金不足進行著不斷地鬥爭,對於奧匈帝國而言,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地理位置,帝國的所有出海口都在亞得里亞海沿岸,艦隊如果要駛入地中海,就必須經過狹窄的奧特朗多海峽,也因為這個因素它潛在的敵手可能會是法國、俄國,當然還有宿敵加盟友義大利,甚至還可能是塞爾維亞,如果它通過科索沃滲透到阿爾巴尼亞而獲得出海口的話。因此,加強海軍成了歷屆海軍司令苦惱的問題。

發布在建造了「拉德茨基」級以後,帝國海軍技術委員會(MTK)開始著手設計一種19000噸左右,裝備12英吋主炮的無畏艦。在得知義大利的「但丁」級之大致結構以後,帝國前首席造艦官波珀(SiegfriedPopper)提出了一種非常先進的設計,即以艏艉背負式裝備四座三聯裝12英吋主炮,這樣可以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縮短艦身,也就是縮短防禦長度,等到設計完畢,這艘軍艦的長度僅僅是152.2米,比外國同型艦艇大約短2-30米!新戰列艦在1907年終於起工,費迪南皇儲將其用拉丁文命名為「聯合之力(ViribusUnitis)」號,這是其父弗朗茨-約瑟夫皇帝陛下最喜歡的一句格言,他希望他那多民族的帝國能夠永葆凝聚力,隨後,第二號艦以黎薩海戰的大英雄「特格霍夫(Tegetthoff)」命名,第三艘的名字「歐根親王(PrinzEugen)」起自路易十四時代的薩伏伊親王,可以說同時又是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共同的大英雄,最後一艘根據匈牙利開國君王和護國神「聖伊斯特凡(SzentIstv-n)」。當然據悉其設計者波珀年事已高,視力不濟,等到軍艦開工時幾乎可謂失明,因此在防禦上,該艦存在有不小的問題。

發布等到「聯合之力」號開工之時,其他列強已經基本上轉為建造超無畏艦了,費迪南皇儲當然不甘落後,他指令海軍總司令蒙泰庫科利伯爵(RudolfGrafMontecuccoli)向船廠準備訂單,經過和匈牙利議會近乎殊死地爭奪,甚至還請了財政大臣乃至皇帝陛下親自說情,最後直到同意了匈牙利船廠承接一半訂單的承諾以後,終於又拿下了兩艘「君主代艦(Ersatz-Monarch)」型超無畏艦,「勞登(Laudon)」號和「匈雅提(Hunyadi)」號,這兩艦裝備的是13.7英吋主炮10門。當時,正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正酣之際,塞爾維亞軍隊妄圖吞併剛剛從奧斯曼帝國下獨立不久的阿爾巴尼亞,1910年6月21日,兩艘「聯合之力」級戰列艦率艦隊前往阿爾巴尼亞沿岸示威,加上奧匈帝國國防大臣公布的巨大擴軍計劃,才使塞爾維亞軍隊在科索沃邊境止步,其外交大臣親赴維也納保證塞爾維亞沒有對阿爾巴尼亞的領土野心。這份擴軍計劃中,又追加了兩艘「君主代艦」型超無畏艦,還有奧匈帝國最初的戰列巡洋艦「費迪南•;馬克西米里安(FerdinandMaximilliam)」號,本艦裝備的是8門13.7英吋主炮,航速計劃為30節,奧匈帝國還有更多的主力艦設計,包括裝備斯科達公司16.5英吋巨炮的一系列戰艦,當然在奧匈帝國這樣的一國兩體之邦,這些都只能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匈牙利議會是不可能讓她們從製圖板上走到船廠的。

發布------

發布---未被命運之神眷顧的國度

發布俄國、土耳其、西班牙、荷蘭,這些當年都稱雄過海洋的國家,由於近年以來國運不濟,對於海軍的建設也可謂舉步維艱。

發布一度的海軍大國俄國自從在遠東遭受慘敗以後,僅僅戰列艦就損失了8艘!1906年由於戰局不佳,民怨達到了頂點,除了基輔高加索的大混亂之外,敖德薩軍港內,戰列艦「塔夫里切夫斯基公爵波將金(КнязьПотемкин-Таврический)」號和「沙皇尼古拉一世(ИмператорНиколайI)」上的水兵也揭起了反旗,在鎮壓之時,「尼古拉一世」發生了大爆炸,「波將金」號也遭到了重創,作亂的水兵遭到了嚴厲的制裁。

發布經過戰敗和內亂,他們的海軍重建幾乎要從頭做起,雖說俄國海軍艦艇的傳統是師法法國艦艇,但是遠東戰爭中,法國式的戰列艦過於精緻卻不實用的缺陷深受俄國海軍官兵的痛恨。俄海軍部於同年就正式邀請51家大型造船廠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新式無畏航的初步設計,選了10個(其中只有1個俄國船廠的)作為候補。海軍認為布洛姆-福斯的方案最好,但國家杜馬不同意讓德國人造。而俄國人也比較看好義大利「但丁」號的設計思路,於是據此設計其無畏艦,並特意聘請了庫尼貝蒂前來幫助,新艦設計幾乎和「但丁」級如出一轍,只是對舯部的艙室做了一些調整,也許是為了讓國人迅速走出失敗的陰影,新無畏艦的艦名都使用了俄國海軍歷史上勝仗之名:「甘古特(Гангут)」、「切斯馬(Чесма)」、「波爾塔瓦」和「錫諾普(Синоп)」,而且幾乎同時對這四艦開工興建,這一切都顯露出了尼古拉二世對重新讓俄國海軍崛起的意志。

發布隨後,第二批類似艦艇也被計劃完畢,這是一種主要用於黑海作戰的艦艇,和「甘古特」級相比,她們犧牲了一定的航速,但是加固了裝甲防護,為的是對付土耳其計劃要向英國購買的無畏艦。但是,原計劃訂購的4艘,由於優先程度關係只有「瑪利亞女皇(ИмператрицаМария)」和「葉卡捷琳娜大帝(ИмператрицаЕкатеринаВеликая)」號的工程如期進行。

發布由於俄國人就發現他們和當時世界上其它的主力戰列艦存在較大的差距,12英吋主炮火力不足,為了實現一個徹底的飛躍,設計人員對「甘古特」級的尺寸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放大,設計出了其最初的戰列巡洋艦「伊茲梅爾(Измаил)」級,這也是按照固有設計思路的延長線,將主炮全部安裝在主甲板上,只不過是將火力提高到了14英吋,而且其倍徑竟然達到了52倍。而且通過改進動力設備,安裝了68000馬力的蒸汽輪機(緊急輸出功率為70000馬力),使該艦的速度達到了相當可觀的26.5節。最終,這種野心勃勃的軍艦排水量達到了35000噸,成為當時最大的軍艦,四艘艦全部使用俄國著名戰役的名字:「伊茲梅爾」號、「金布恩(Кинбурн)」號、「博羅季諾」號以及「納瓦林(Наварин)」號,她們在1911年12月19日同時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船廠開工,這也可以看出,俄國人可以說是將其海軍復興的全部期望都投入在這種強有力的戰列巡洋艦上。

發布據可靠情報,這4艘巨艦還僅僅是1910年一個15年計劃的一個開端而已,根據這個計劃,從1911年的4艘「伊茲梅爾」級戰列巡洋艦開始,每兩年一個階段,在1913年再建4艘戰列艦,1915年再造4艘戰列艦,以此作為一個周期,1917年再造4艘戰列巡洋艦開始一個新的周期,這樣到1925年,這個計劃將建造戰列艦20艘,戰列巡洋艦12艘。由此可見,素有野心而且好大喜功的俄國人是不可能滿足的,下一步的四艘戰列艦將是一種搭載四聯裝16英吋艦炮的巨艦。

發布***

發布曾經與俄國在黑海爭奪霸權慘遭失敗的奧斯曼帝國,也已經步入了垂暮之年。由於在歐洲的領土一再喪失,和意土戰爭和巴爾幹戰爭又給這個虛弱的帝國踢上了狠命的幾腳。

發布曾經在地中海和黑海盛極一時的土耳其海軍到了本世紀初已經只包括小艇在內不足100艘的陳舊艦艇,總噸不過75000噸,海軍人員也僅僅7000人而已。經過這一系列敗戰的慘痛教訓,土耳其人向英國提出了購買無畏艦的要求,定購了一艘被命名為「雷沙德五世(Reş;adV)」的無畏艦,這是一種裝備了5座雙連裝45倍徑13.5英吋主炮的軍艦,1908年8月1日在維克斯船廠開工,最近已經下水,正在舾裝階段。軍艦的出售可以說是一種雙刃劍,一方面,土耳其如果獲得了這種無畏艦,其親英態度的增加可以值得期待,不過最近,由於奧國剛剛向土耳其出售了兩艘前無畏艦,這樣其親中歐強國的勢力開始抬頭,如果即使獲得了本艦不但不能使土耳其滿足,反而卻選擇大英帝國為敵的話,這將會造成英國製造的軍艦危害英國這樣嚴重局面。(譯者註:本艦後來被英國人扣留,作為「愛爾蘭(Erin)」號戰列艦自用,戰後不久在北海之戰中,由於垂直防禦的薄弱被擊穿甲板的炮彈引爆彈藥庫而沉沒,這個教訓更完全地導致了以後軍艦設計的根本變化。)

發布***

發布西班牙自從戰敗以後,經過長年的恢復,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1898年完成了其第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前無畏戰列艦「卡洛斯五世(CarlosV)」號。1905年,又根據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設計方案,由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建造了一種小型的無畏艦,其艦炮配置接近於「無敵」號戰列巡洋艦,計12英吋雙聯炮塔4座,排水量為15452噸,航速19.5節,作為一艘小型廉價的無畏艦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了。費羅爾船廠一共建造了3艘這樣的軍艦,分別是「西班牙(Españ;a)」、「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XIII)」以及「海梅一世(JaimeI)」號。隨著各國超無畏級戰列艦的大量湧現,這個老海上帝國也在今年動工興建了一艘裝備14英吋8門主炮的「維多利亞-歐亨尼婭王后(ReinaVictoriaEugenia)」號戰列艦,承建者也是費羅爾船廠。

發布***

發布比西班牙輸得略略體面一些的荷蘭自從勢力在遠東被壓縮以後,還希望保住剩下的東印度殖民地,為此,在1890年代他們首先建造了四艘7600噸的裝備10英吋4門的小型海防戰列艦,到了1910年,荷蘭人直接計劃訂購20000噸級,裝備8門14英吋主炮的超無畏艦。荷蘭人向日耳曼尼亞、布洛姆-福斯、維克斯以及馬尾公司招標,現在還在激烈競爭之中。(譯者註:由於歐洲戰事的勃發,荷蘭最後決定接受我國馬尾船廠的方案。)

發布------

發布---彩虹計劃:美國的世界戰略

發布「彩虹計劃」是美國對於可能出現的假想敵,這是以色彩為代號而製作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的總稱,各種色彩代表各個國家,這個計劃的假想敵手幾乎涵蓋了整個地球!

發布在對西班牙戰爭勝利以後,對於這場戰爭,也有一部分美國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首先,如果在古巴遇到的是比西班牙人更強大的敵手,美國艦隊會如何?其次,在對於原本設想對於關島的征服,為什麼由於德國艦隊的出現而作罷?再次,為什麼沒有實力也能一舉獲得菲律賓,而只得聽任中國放手行動。但是無論如何,對於仍然希望恪守門羅主義的美國而言,畢竟是獲得了夏威夷、中途島以及威克島,世界開始展現在其視野之內,更何況在1890年代初期,美國的工業生產已經躍居世界的最前列,在這樣的國力之下,走向世界是遲早的必然。

發布對西戰爭結束后,美國人開始考慮到底是需要建立一個具有自己指揮權的總參謀部,還是一個職責只限於向文職政權提供專業顧問的普通的委員會這個問題。陸軍和海軍的高級軍官們都一致擁護成立一個總參謀部的意見。陸軍部長伊萊休-魯特(ElihuRoot)批准了這一計劃。他主持成立了一個陸軍總參謀部,以陸軍總參謀長為首,有權領導和協調全陸軍的建設。海軍部長朗(JohnDavisLong)則對把執行權力都交到軍官手裡表示不信任,他堅決反對成立海軍總參謀部。1900年3月,他成立了只有諮詢權的海軍委員會。

發布1903年,這兩位部長成立了陸海軍聯合委員會,其作用是保證陸海軍的合作。這個委員會由4名陸軍總參謀部成員和4名海軍委員會成員組成,其職責是「對所有有關陸海軍合作的事務進行協商討論並達成共同結論」。由於陸軍和海軍的成員對對方的動議都持不信任態度,聯合委員會在諸如基地的選址和誰應該控制什麼的問題上有過大量的爭論,但它在準備和不斷修訂戰爭計劃方面做了有價值的工作。人們稱這些戰爭計劃為「彩虹計劃(WarPlanRainbow)」,在所謂的「彩虹計劃」之中,讓我們看看美國是如果在地球上的各個地區塗抹的顏色,也就是說,如何用色彩來定出其可能走向的戰場的吧。除了針對其傳統的加勒比海的戰略目標,就獲得了兩個海岸線的美國而言,今後最基本的戰略目標不外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所面臨的潛在敵手,對於大西洋,美國目前依然將主要的力量集中於此,首先針對大西洋可能遭遇的對手,對德國使用黑色計劃(Black)為代號,奧匈帝國使用米色計劃(Beige),義大利使用銀色計劃(Silver),西班牙使用橄欖綠計劃(Olive),葡萄牙使用檸檬黃計劃(Lemon),愛爾蘭是翠綠(Emerald),荷蘭使用棕色(Brown),丹麥、冰島使用靛青計劃(Indigo),俄國使用紫色(Purple),法國和法蘭西帝國殖民地使用金色計劃(Gold)等等,對於大英帝國雖然從現在看來和美國海軍發生爭端的事態並不明顯,但是美國人不但使用紅色計劃(Red)來將英國作為假想敵,而且對於整個大英帝國的各個自治領或者主要領地,他們也都細緻地用各種紅色來命名,比如加拿大為深紅(Crimson),澳大利亞為猩紅(Scarlet),紐西蘭為石榴紅(Garnet),印度為寶石紅(Ruby),南非為朱紅(Vermilion)等。對於太平洋一線,其主要潛在對手中國和日本分別使用黃色(Yellow)和橙色(Orange),對於一些其他地區,像高麗使用黃褐(Ochre),安南使用芥末色(Mustard),暹羅使用青瓷色(Seacrest),東印度群島使用肉桂色(Cinnamon),菲律賓使用天藍(Celeste)等。從這兩條戰線擴展,還可以到達中東地區,這裡對於土耳其使用青綠色(Turquoise),波斯使用鮮綠色(Viridian),埃及則使用丁香色(Lilac)。而對於其傳統的作戰對象加勒比再擴展到南美地區,就拿前幾年美國對墨西哥實施的行動,便稱之為綠色計劃(Green),而對於美國的石油資源最為密切的委內瑞拉定則為玫瑰色(Rose),其海軍的交通要衝巴拿馬則為棕褐色(Sepia),其他還有如巴西為柚色(Citron),阿根廷為鈷藍色(Cobalt),智利為粉紅(Pink)等。美國自身在計劃中也以藍色(Blue)自稱,但是如果國內發生動亂,則以白色(White)稱呼其內亂勢力,饒有興味的是,內亂之計劃除了美國自身,他們還針對俄國國內可能出現的反對勢力,將其稱為紫羅蘭色(Violet),作為可能出現的行動代號。

發布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有如此以全世界為對手的野心。但是,從這裡也可以判斷出,美國可能剛剛將目光投向世界,所以不可避免的,其戰略目標具有極大的不明確性,也可以作出,美國陷入了一個戰略的迷茫階段。但是不管如何,海軍委員會的成員皆對馬漢的教誨心領神會,其目標首先是建立一支始終集中的強大的戰列艦力量,以便形成一支「存在的艦隊」;其次還要擁有海外基地,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作為維修點和補給站;更要在中美洲地峽開鑿運河,以便於艦隊往返於兩大洋。而且在國會裡,海軍委員會為了撈取經費,在為擴充海軍而進行的宣傳中,總是將美國的戰艦說成落伍的古董,而把低劣的外國軍艦則吹噓成先進的利器。美國以其強大的工業經濟實力作為後盾,開始了他們的兩洋艦隊建設計劃。尤其是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1897年擔任海軍部長助理以後,其充沛的活力可以看作是美國海軍成長的代表。他可算是個傑出人材了,博覽群書,對歷史極感興趣,對海軍首要原則有著深刻的理解。其卓越的業績使之在1900年擔任了副總統,不到一年,由於麥金萊(WilliamMcKinley)總統遇刺又使之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並且獲得連任一直到1909年卸任。這段時期也可以被看作是美國海軍成長的黃金時期,海軍部每年建造兩艘主力艦,基本上成為海軍造艦的指標,海軍成了漫畫里常常表現的羅斯福總統之「大棒」。到羅斯福總統卸任為止,美國海軍的實力已經僅次於皇家海軍而居世界第二位。

發布西奧多-羅斯福擔任海軍部長助理以後首先著手的,就是設計與興建「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這是一種前後以背負式裝備了4個雙聯12英吋主炮塔的戰艦,這種設計應該是收到了美國准無畏艦中,主炮和中間艦炮層疊配置的影響吧。本艦在1902年初加入美國艦隊。(譯註:事實上這是一種比英國的「無畏」號更加先進的設計,而且這艘軍艦也比設計更加早,動工也早,只是由於美國干涉墨西哥的戰爭延緩了該艦的工程,否則,本艦雖說不可能趕上我們的「軒轅」艦,但是一定會比「無畏」號更早地問世。)隨後設計的「特拉華」級不但增加了一個炮塔,而且還配置了14門5英吋炮郭式副炮,然而和「南卡羅來納」級一樣,推進系統都是雙螺旋獎垂直三漲蒸汽機,航速很低。因此,「特拉華(Delaware)」級的第二艦「北達科他(NorthDakota)」號便試用了蒸汽輪機。由於美國國產汽輪機成績不佳,該艦後來立即換裝了帕森式機。有了蒸汽輪機的使用業績,在後一級「佛羅里達(Florida)」級則完全作為蒸汽輪機設計。在此基礎上,其後繼艦開始考慮採用更加巨大的火炮,但是由於這樣對於船塢將會有更高的要求,美國決定在改造船塢的同時,先過渡建造「阿肯色(Arkansas)」級,本級又增加一座炮塔,同時將倍徑增加為50倍。這就為後來建造的超無畏艦打下了基礎。

發布1907年1月,美國完成了14英吋MkI型艦炮的試射,並在3月決定建造搭載這種主炮的戰列艦,裝備這種14英吋的主炮,將使美國主力艦的戰鬥力高於同樣裝備13.5英吋的英國超無畏艦,這種新型軍艦被命名為「紐約(NewYork)」號,隨後,14英吋主炮成了美國主力艦標準用炮,「紐約」級的兩艘採用5個雙聯炮塔,隨後的「內華達(Nevada)」級採用了三聯和雙聯各兩座,進而在後繼的「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級採用了三聯主炮四座。這種配置方式幾乎又成了美國戰列艦的標準,1911年和1912年計劃的「愛達荷(Idaho)」與「田納西(Tennessee)」級基本上也得以沿用。據可靠情報,美國已經開始在試驗16英吋主炮,估計下一個設計方案應該是基本上在「田納西」級的延長線上,將四座三聯14英吋主炮改為兩聯16英吋主炮。(譯註:這點不得不為原作者的判斷能力喝彩,根據年初剛發表的美國海軍1913年計劃,美國的確是在「田納西」級的基礎上設計了裝備8門16英吋的「科羅拉多(Colorado)」級戰列艦。)

發布美國主力艦的建造傳統是重視防禦而對於航速並不注重,因此上面提到的戰列艦的裝甲和其他國家相比是屬於最重級別,而航速基本在21節左右。這也許也是體現了美國過去門羅主義的傳統。而一旦全球戰略放在面前之時,則需要戰列巡洋艦這種作為大艦隊耳目的艦艇,尤其是在廣闊的太平洋,對於這種艦艇的要求則更加嚴格。因此從1905年左右美國開始的戰列巡洋艦的設計,由於面臨太多的問題,無法滿足各方面的多種要求,遲遲難以定論。直到四年以後,針對太平洋作戰的特點,採用了一種設計了幾乎和過去整個美國主力艦艇完全相反的設計,該設計的裝備和「內華達」級戰列艦一樣,艏艉三聯和雙聯裝14英吋炮塔各一座。除了炮塔以外,幾乎不對艦體實施有效的裝甲防護,主裝甲帶只有7英吋。最為奇特的是為了給這艘軍艦提供足夠的動力,本艦安裝了24台鍋爐,功率高達18萬馬力,航速達到了35節!這個速度又為本艦創下了一個紀錄,為了給眾多的鍋爐排煙,她擁有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7個煙囪。這種帶有實驗性的軍艦建造了兩艘,艦名分別「星座(Constellation)」和「憲法(Constitution)」號。但是由於海軍方面提出了該艦的防禦形式存在著太多的不安,在1911年海軍部重新專門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鍋爐,使用這樣的鍋爐達到「星座」級的性能只需要16座,煙囪也被結合成兩座,至於武裝方面目前的計劃是和「田納西」級相同的12門14英吋,但是在實際建造中也完全有可能搭載16英吋主炮。(譯註:一點也不錯,在1913年提出的計劃中,這種軍艦確實和「科羅拉多」級一樣搭載8門16英吋主炮,裝甲也強化為9英吋,航速方面則讓步為33.5節,將建造「列剋星頓(Lexington)」、「薩拉托加(Saratoga)」、「突擊者(Ranger)」、以及「合眾國(UnitedStates)」號4艘。)

發布--------

發布----中國之巨影----

發布自從「軒轅」艦的問世以來,雖然說中國海軍已經稱得上是形成了一支不可無視的力量。但是到了1904年遠東的一系列海上戰鬥,進而在1905年3月的朋古蘭(編者按:我國古稱這個屬於蘭芳共和國領土的「朋古蘭」島為東西竺島,為了紀念最早附近的島嶼建立華人國家的張傑緒,建國以來將此地命名為傑緒島,稱這次海戰為南海大海戰,為了保持文章原貌故保留原文稱呼)大海戰中,中國海軍終於可以說完全加入了世界海上列強的行列。

發布由於中俄草原戰爭的擴大,俄國在太平洋的最大基地堪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日益受到了中國以及盟國海軍的攻擊而岌岌可危,太平洋艦隊的艦艇不是被擊沉,就是龜縮港內。故此,俄國人徵集了波羅的海艦隊的一部分前去支援,艦隊包括6艘戰列艦,2艘海防戰列艦以及12艘各類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等。其主力便是俄國海軍的主力2艘「沙皇保羅一世(ИмператорПавелI)」級和2艘「蘇沃洛夫公爵(КнязьСуворов)」級戰列艦。艦隊饒過好望角,經過萬里奔襲,在剛剛通過馬六甲海峽之時,就遭到了中國艦隊的攔截,這支中國海軍艦隊由「衛青」、「孫武」、「穰苴」以及「秉譽」號4艘戰列艦,「漢口」和「寧波」號裝甲巡洋艦、「鎮海」、「威海」、「鎮江」、「威寧」、「武勝」以及「武昌」號6艘防護巡洋艦以及8艘江字型大小驅逐艦組成。

發布艦隊司令官為曾經在琉球中日爭端中嶄露頭角的名將劉步蟾將軍,當時他留英回國后兩年,在「衛青」號鐵脅快船擔任航海軍官,在其學長,前衛艦隊司令吳海生以及艦長重傷的情況下接替指揮,連續擊中日方旗艦「日進」號而使之退出戰鬥,由此一戰成名。而此時的旗艦也叫「衛青」號,不過當時那艘是中國福州馬尾最早建造的鐵脅木殼快船之一,1268噸,16節,裝備120磅阿姆斯特朗前膛鋼炮1門,40磅前膛鋼炮6門、哈乞開斯機關炮4門,神機炮2門。

發布這次的「衛青」號卻是中國最初的無畏艦(譯註:不多說什麼了。),雙方艦隊在扼守南中國海的大門:朋古蘭島附近展開了激戰。這場海戰以中國海軍的完全勝利而告結束,這也是問世不久的無畏艦最初的戰鬥,由此也證明了無畏艦的巨大戰鬥力。歷經萬里遠航的俄國艦隊雖然勇敢,而且俄軍艦隊在數量上zhan有優勢,但是在以「衛青」號為首的艦隊猛烈而準確的炮火之下,俄國艦隊當即被擊沉「博羅季諾」、「納瓦林」以及旗艦「安德烈-佩沃茲萬尼(АндрейПервозванный)」等3艘戰列艦,「莫諾馬赫(Мономах)」、「德米特里-頓斯科伊(ДмитрийДонской)」和「光明(Светлана)」巡洋艦以及7艘驅逐艦,其餘各艦也受創四散。最後,載有艦隊司令羅日斯捷文斯基(ЗиновийПетровичРожественский)中將的巡洋艦「曙光(Аврора)」號被俘獲,被俘獲的還有戰列艦「沙皇保羅一世」號和「亞歷山大三世(ИмператорАлександрIII)」、海防戰列艦和「海軍上將辛亞文(АдмиралСенявин)」號,巡洋艦「奧列格(Орел)」與、「金剛石(Алмаз)」以及「珍珠(Жемчуг)」號和3艘驅逐艦。俄國倖存艦艇逃入新加坡、巴達維亞等地被解除武裝,直到雙方停戰以後,才允許踏上回國之路。至此俄國艦隊遭到了極其慘重的損失,相對而言中國艦隊的損害不大,只是各艦被幾發炮彈擊中,僅僅82名官兵陣亡,153名負傷而已。

發布雖然中國人始終強調他們的「軒轅」才是無畏艦的先河,但是,擔任朋古蘭大海戰中國艦隊旗艦的「衛青」號,才可以說是中國艦隊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無畏艦。該艦在1902年加入中國艦隊,和「軒轅」號相比,她開始採用了蒸汽輪機作為主機,和美國的「南卡羅來納」類似,該艦的四個兩聯12英吋主炮也以背負式配置在中央線上,但是和美國艦艇不同的是,「衛青」級的排水量為18000噸,航速可以達到22節。不同的是,中國軍艦沒有使用炮郭式副炮,而是裝備了4座兩聯6英吋炮作為副炮。「衛青」號完工以後,次年,建成了二號艦「世忠」號,在1904年三、四號艦「成功」號、「繼光」號也接連下水。

發布1905年對俄戰爭結束以後,中國將繳獲的大部分戰利艦出售給了東南亞和中南美的一些國家,除了那些戰利艦,海戰中負傷相對比較嚴重的「秉譽」號前無畏艦也被改名為「傑緒」號以後也被修繕后賣給了暹羅。通過這些收益以及俄國的賠款,中國海軍得到了一次極大的擴充,這次擴充就是中國海軍部長嚴復提交的1906海軍擴充五年計劃。

發布該計劃的中心是四艘超無畏級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以及八艘高速裝甲巡洋艦。其中超無畏戰列艦看上去基本上就是「衛青」級的放大型,這個也是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艦艇的一大特徵,即盡量外形單調,軍艦的基本布局一致,無論是主力艦還是巡洋艦,基本上就是一個外貌,當然這樣也具有若干簡化設計,便於施工維修,或者在戰場上被敵方誤認等方面的優點。和衛青級相比,該級艦的主炮口徑達到了14英吋,副炮則擴大為左右舷各配備6英吋兩聯炮塔3座,設計排水量為23000噸,4萬馬力推進,航速達到23節。

發布在設計過程中,由於中國海軍一種新型艦炮的設計定型,本艦的副炮設計也進行了修改。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火炮呢?由於來自航空的威脅日益深刻,中國人開始嘗試將副炮和防空火力合二為一,設計了一種帶著簡單射擊指揮裝置的雙聯4英吋60倍徑1907年式高平兩用炮塔,這種火炮的試射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其初速為每秒855米,射高達到11000米,射程是17000米,每分鐘可以發射15發。這種新式艦炮立即被採用,當然新的超無畏艦也自然當仁不讓,原定安裝的6英吋副炮被減去2座,換為這樣的高平兩用炮4座。原來的「衛青」級則換為完全換為8座兩聯4英吋兩用炮。換下的6英吋雙聯炮塔以後全部用於新型的「肇慶」級輕巡洋艦上。這四艘超無畏艦分別被命名為「班超」、「子儀」、「鄭和」和「張騫」號,首制艦已經於1911年底竣工。

發布該海軍擴充五年計劃的另一重點是一種新型裝甲巡洋艦。中國最早自建的裝甲巡洋艦為1879-1882年服役的四艘「贛州」級之「贛州」、「廣州」、「福州」以及「杭州」號,隨後則是其改進型「基隆」級的「基隆」、「碎葉」、「伯力」和「首里」號。到了1895年服役的「旅順」級萬噸裝甲巡洋艦,雖然當時被大為稱讚,但其火力不過是4門8英吋主炮,8門6英吋副炮,航速也只有23節,不再適合現代作戰,雖然英國已經於1906年完成了革命性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但是自尊心極強而又偏執的中國人卻是我行我素,設計了一種比較小型,火力也相對較弱的「高速裝甲巡洋艦」。這種軍艦的標準排水量只有15610噸,主炮是三座雙聯10英吋50倍徑火炮,副炮為4英吋高平兩用炮7座,62000馬力蒸汽輪機推進,航速可達28節。在這樣的航速下,其主裝甲帶也有10英吋,甚至甲板也有4英吋的裝甲防護。對於這樣的巡洋艦,火力較弱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對此,中國人採用的對策是抬高主炮的仰角,當然這個方法的作用依然十分有限。這種獨特的艦種在這次計劃中被定為8艘!首制艦以秀美的城市桂林命名,其他為「迪化」、「青島」、「芝罘」、「庫倫」、「廈門」、「長沙」以及「昆明」號。當然,由於建造批量龐大,數量也許可以彌補火力的不足。

發布也許是意識到了「桂林」級艦之火力不足,中國也似乎意識到了戰列巡洋艦的意義,在1910年設計建造35000噸標準排水量的「白江」級就是明證。本級的設計方案嚴復部長進行了最大限度的關懷,和美國的「星座」級相類似,也是採用10門14英吋的主炮,然而和美國同型艦相比,中國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則看上去少了一絲對瘋狂高速的偏執罷了,航速為28節,但是其主裝甲帶卻有12英吋之厚。本艦雖說是戰列巡洋艦,但是設計上甚至比義大利的高速戰列艦「弗朗西斯科-卡拉喬羅」級還要注重防禦設計,如果建成,無疑將成為中國海軍最強的艦艇。和「白江」號一樣,預計在今年年底下水的二號艦「赤壁」艦名都是來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戰。

發布「白江」級戰列巡洋艦應該會成為一種成功的主力艦,然而,也許是受到了「伊麗莎白女王」高速戰列艦的刺激,中國人作出了一個過激的反應,在去年1906海軍擴充五年計劃完成以後,嚴復部長向議會提交了新的1911年擴充五年計劃,這個五年計劃中的核心,就是中國海軍的高速戰列艦09甲2型設計方案,這種戰列艦的主炮原計劃採用三聯裝45倍徑16英吋炮塔四座,后因考慮到防禦和機動能力,最終定型為前二后一地配置3座共9門主炮,副武裝為各舷4座新型雙聯5英吋高平兩用炮,主裝甲帶是14英吋,主機功率113000馬力,航速也是28節。這個計劃還遠不止這個,還有一種「突擊型」戰列艦被籌建,在各種設計型號中,10甲4型的看上去也基本可望被選中。這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設計,和其他中國大型艦艇千篇一律的面目相比,可以說是個異端兒。所謂「突擊型」戰列艦是作為中國海軍專為打硬仗設計的厚甲武士,而這種10甲4型最大的特徵是將兩個16英吋四聯裝主炮完全集中在艦艏,而在艦艉只是裝備了3座雙聯8英吋副炮,側舷的武裝是左右各3座5英吋高平兩用炮。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重裝甲,她的主裝甲帶達到18英吋,甲板擁有6英吋的裝甲保護!軍艦裝甲比重超過總排水量的40%!而設計航速則降為大約23節。這個五年計劃據說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設計方案,似乎還有一種「桂林」級的強化型,據估計可能搭載8-12門10英吋主炮,航速在30節左右。但由於情報不足,只能等待時間來作出回答。

發布中國在進入了新的世紀以後,尤其是擊敗了俄國人之後,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建立了新的海權,雖然這支力量還沒有德國海軍一樣直接威脅到大英帝國的安全,但是不容置否,這股力量在遠東投下一個巨大的陰影,這個陰影不加以遏制,將會遮蔽不列顛之日。

發布-----

發布----遍布全球的擴軍之潮

發布各國對於海上的爭奪決不限於海軍列強,一些中小國家也參與了這場耗資巨大卻又事關國家臉面的爭奪之中。最為顯著的殊死決鬥展開在南美洲,早在1879年,為了爭奪氮肥及硝酸鹽的產地,智利向秘魯和玻利維亞就展開了所謂太平洋之戰,或者又叫硝石戰爭。

發布在這場戰爭中,秘魯小型鐵甲炮塔艦「瓦斯卡爾(Hu-scar)」雖然活躍善戰,對於智利的海上運輸線構成了極大威脅。但是遺憾的是其對手是被卓越的英國海軍上將科克倫(ThomasCochrane,10thEarlofDundonald)教導而成的具有皇家海軍優秀品質的智利海軍,勝敗不言自明。最後「瓦斯卡爾」號被擊毀俘獲,這艘傳奇的軍艦給後來的海軍艦艇留下了很多有意義的啟迪,比如對於裝甲對大炮防禦的意義作了一次活生生的講義。這以後,如何加強軍艦裝甲或者改善裝甲品質成了造船技術人員傾全力追求的目標了。

發布這次戰爭讓智利奪走了這塊重要的硝酸鹽產地以及玻利維亞所有的海岸線,打亂了南美洲的戰略平衡,當然,智利為了保住這些戰果,加強海軍自然成了其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在智利海軍的發展中,購置的一些軍艦非常令人矚目,比如1892年由阿姆斯特朗建造,瓦茨爵士(SirPhilipWatts)設計的「埃斯美拉達(Esmeralda)」號巡洋艦是當時最快的軍艦之一,其航速達到了24.2節,該艦原先由日本預定,為了對付中國23節的1885型巡洋艦而設計的,但是由於資金難以到位而被智利夠得。

發布對於近代主力艦艇,智利為了和新出現的威脅阿根廷對抗,向英國定購了兩艘11800噸的前無畏艦「自由(Libertad)」號以及「憲法(Constituci-n)」號,但是由於正值中國和俄國就邊境問題關係險惡,中國擔心俄國人通過智利購得這兩艘軍艦,向英國交涉,最終英國暫時作出了保留兩艦的承諾。而戰事過後再度交貨,這兩艘軍艦裝備了二級戰列艦的標準主炮,10英吋Mk.VI型主炮,長寬比和一般戰列艦相比也顯得瘦小,航速達到了20節,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本艦也可算是一種超級裝甲巡洋艦。

發布進入了無畏艦時代,更由於阿根廷和巴西先後購入強有力的無畏艦,智利最近開始向阿姆斯特朗定購兩艘「鐵公爵」級的改良型超無畏艦應對,艦名已經定為「海軍上將拉托雷(AlmiranteLatorre)」和「海軍上將科克倫(AlmiranteCochrane)」,她們將裝備10門14英吋主炮。

發布***

發布作為智利海軍的主要對手阿根廷海軍,4艘向義大利購買而得的「加里波蒂將軍(GeneralGaribaldi)」級裝甲巡洋艦成了其壯大的起點,正是因為如此,智利才有「自由」級的對抗。鑒於智利的對應,阿根廷除了向義大利繼續定購兩艘裝甲巡洋艦「里瓦達維亞(BernardinoRivadavia)」號和「莫雷諾(MarianoMoreno)」號以外,中國又在1906年將俘獲的俄國戰列艦「沙皇保羅一世」號售與阿根廷,成為「貝爾格拉諾將軍(GeneralBelgrano)」號。

發布由於阿根廷和巴西圍繞南緯30度海岸地帶的領土發生激烈的對立,巴西向英國定購了兩艘南美最早的無畏艦,與此對抗,阿根廷也向美國定購了「至聖三位一體(Sant-simaTrinidad)」號和「赫克利斯(H-rcules)」號無畏艦,這是一種和巴西對手同樣裝備12門12英吋主炮,但是裝甲更厚,航速更快的戰艦。不過,競爭從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結果,阿根廷北面和西面的對手又開始著手定購超無畏艦的情況早已為世人矚目,具有關方面的情報,阿根廷也有向中國定購改良型「班超」級的計劃。

發布***

發布南美的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了確保南緯30度海岸地帶的領土之主權,改變不利現狀,首先於1895年購買了中國最早的鐵甲艦之一「繼光」號,更名為「獨立(Independ-ncia)」並加裝了一些速射炮作為過渡,在1903年又向阿姆斯特朗和維克斯船廠定購了南美洲最早的無畏艦,「米納斯吉拉斯(MinasGerais)」號和「聖保羅(Sã;oPaulo)」號,這種戰列艦比起原型「柏勒羅豐」號來除了增加了一門主炮以外,還改善了主機,使航速達到了21節,而且主炮的配置也採用了背負式,設計顯得更加合理。

發布但是由於阿根廷又向美國定購新艦,巴西的回答則是訂購第三艘無畏艦「里約熱內盧(RiodeJaneiro)」號。這艘獨特的軍艦是阿姆斯特朗船廠的奇才達因科特爵士(SirEustaceHughTennysond『Eyncourt)設計,在中心線上配置了7個雙聯12英吋炮塔,達到了無畏艦史上炮塔數量空前絕後的紀錄!由於主炮塔的增多,艦體也相應增加,這樣副炮也有20門6英吋炮郭炮,這又創下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新紀錄。然而,由於巴西財政上的困難,這艘軍艦的去向依然不明。(譯註:不久以後土耳其提出了購買希望,但是和「雷沙迪耶五世」號的情況一樣,英國最終將這艘獨特的軍艦自用,定名為「阿讓庫爾(Agincourt)」號。)

發布不過,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財政問題只能延緩競爭的速度,不會降低競爭的力度,巴西海軍近來還是提出了超無畏艦「里亞舒耶羅(Riachuelo)」的建造希望,這種軍艦的主炮方案為15英吋8門,現在幾個海軍大國正圍繞該艦的招標進行著激烈的競爭中。

發布***

發布在1879年戰爭中戰敗的秘魯近來也開始重整海軍軍備,尤其是1894年後,大量中國的援助開始湧向這個國家。(原註:這個和有著華裔總統夫人的新總統有關,據情報部門提供的可靠消息稱,此第一夫人乃當年隨史秉譽前往美國的成員之一朱晨光的女兒。)

發布明眼人都知道,新總統胡斯蒂尼亞諾-博爾戈尼奧(JustinianoBorgoñ;o)上校雖可謂硝石戰爭的英雄,卻只是一個溫順愛妻的軍官,實權皆為這個在各種社交場合浴滿腳光的第一夫人洛麗塔-愛華-朱-博爾戈尼奧(LolitaEvaChuBorgoñ;o)的隨意擺布。這也是史秉譽此行不為人知的重要一環之成果,即,派遣專門訓練的人員對美洲進行滲透,以達到擴展中國勢力之目的。)該年,秘魯向中國以銅礦石等實物來定購了一艘1885年型防護巡洋艦「格勞海軍上將(AlmiranteGrau)」號(原名「重慶」號)作為重建新海軍的基礎,在1906年,又得到了中國同樣通過銅礦石出售的前俄國戰艦「亞歷山大三世」號,並將那艘被智利繳獲的功勛艦之名「瓦斯卡爾」命名之。目前秘魯海軍還沒有定購無畏艦的情報。

發布***

發布墨西哥一直無力發展自己的海軍,只是迪亞茲(PorfirioD-az)總統從德國進口了兩艘1890建成的前無畏艦,「腓特列威廉侯爵(Kurf-rstFriedrichWilhelm)」和「魏森堡(Weiß;enburg)」號,取名為「聖塔•;安那(SantaAnna)」和「華雷斯(BenitoJu-rez)」號。不過最近由於政局不穩,不少政治團體的背後似乎都可以看見各大列強都在施展著看不見的力量。比如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在一份奏章中提出,德國在拉丁美洲獲得一塊殖民地,其價值將比獲得整個非洲更大。德皇在這給奏章上所加的批語是:「正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在該地區取得『最高權力』的原因所在」。

發布***

發布在歐洲,還有一個熱點就是海峽地區,就在土耳其準備為恢復昔日的強盛而備戰之時,其對手希臘感到了不小的壓力,除了向美國購買了「密西西比(Missisippi)」和「愛達荷(Idaho)」號成為「基爾基斯(Κιλκί;ς;)」和「里姆諾斯(Λή;μνος;)」號,以及向義大利定購了「比薩(Pisa)」型裝甲巡洋艦「阿維洛甫(Γνωριμί;αΑβέ;ρωφ)」號以外,他們還向德國定購了一艘戰列艦「薩拉米斯」號,並有正在向法國定購一艘「布列塔尼」級戰列艦「君士坦丁大帝(Βασιλεύ;ς;Κωνσταντί;νος;)」號之尚未獲得確認的情報。

發布***

發布此外,昔日的海洋帝國葡萄牙也有一個重溫海洋帝國的美夢,在他們的最近計劃中,有定購各3艘戰列艦和巡洋艦,24艘驅逐艦和6艘潛艇的設想,其中戰列艦將準備向英國訂製,但是具體安裝什麼樣的主炮尚未決定,喪失了主要海外領地的帝國,要維持一支龐大的艦隊最終只能是夢想。他們現在的主力艦艇只有一艘海防戰列艦「達-伽馬(daGamma)」號。

發布***

發布另一個具有特色的地區是北歐,這個地區顯然已經放棄了維京人的生活習性,所擁有的海軍完全變成了一支防禦性的力量。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挪威、瑞典和丹麥等國海軍根據本國的軍事需求和周邊沿海地理情況,建造了一批淺吃水、厚裝甲、中等火力的小型主力艦,《簡氏艦船年鑒》將其分類為「海防戰列艦」。這些軍艦的顯著特點是配備重型武器、有良好的裝甲保護,但通常行動緩慢。從軍艦分類上說,這種艦艇是介於巡洋艦和淺水重炮艦兩者之間:速度低於巡洋艦但火力更強;比淺水重炮艦快,但火力有所不及。但是從用途上來說,她們主要執行海岸防禦任務,因此以其較低的造價受到北歐國家的青睞。由於海防戰列艦的主要用途是在沒有海防炮台及要塞的沿海地區作為浮動炮台使用,因此其主炮口徑越大越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為止,瑞典已經建造了14艘,丹麥和挪威各自建造或從英國訂購了4艘海防戰列艦。在這些北歐國家的海防戰列艦中,噸位最大的當推瑞典完工不久的6852噸之「瑞典(Sverige)」號,本級尚有略大的「維多利亞公主(DrottningVictoria)」號和「古斯塔夫五世(GustavV)」號正在建造之中,其他的基本上是3000-4000噸級;裝備最大口徑的主炮是為丹麥海軍「尼爾斯-約爾(NielsIuel)」號上的12英吋,其他絕大多數岸防艦的主炮口徑為8.2英吋和9.4英吋。

發布;PaxSinica:遠東的「新秩序」

發布在遠東方面,隨著中國戲劇般的崛起,其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逐漸開始了衛星化,除了日本還勉強保持者相對的獨立性外,別的國家基本上還是回到了藩屬的地位。這個地區可以說是處以PaxSinica,也就是「中國統治下的和平」這一狀態。

發布***

發布日本在中國內亂結束后不久,開始了明治維新而實施文明開化,但是不幸的是,由於受到各種傳統勢力的阻礙,並且由於中國過早的發展,使之不得不接受一種為中國的陰影所籠罩這樣的一種命運。

發布在1869年決定蝦夷共和國命運的箱館海戰中,明治政府企圖以佔壓倒性優勢的水兵迫使蝦夷共和國瓦解,然而,中國則借口保護僑民,遣艦隊干涉,僅「戚繼光」號一艦就擊毀明治政府軍多艘艦艇,使蝦夷島最終分離日本而獨立。

發布5年以後,中國又借琉球漁民遇難后漂泊九州被殺為由,派遣軍艦到長崎港外示威,雙方艦隊緊張對峙,扮成琉球漁民的中國海軍陸戰隊乘漁船「琉漁312」號直逼日艦隊,日艦躲閃不及將其撞傷,故此中國前衛艦隊司令吳海生下令開火,射擊時吳本人以及艦長被氣浪掀下艦橋受傷,但是在絕對優勢之下,日本艦隊損失慘重,遭到重創的旗艦,荷蘭造巡洋艦「日進」號僅以身免,剛從陸軍調來的艦隊司令樺山資紀大佐陣亡,此為日本海軍之奇恥大辱。(編者按:此段歷史請看中國歷史學會編撰的《中國現代史稿》)至此,日本認為,為了使日本生存發展,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所以開始不惜代價地整軍、造艦、訓練。

發布在1880年中國購入「鄭和」以及「繼光」號以後,日本上至朝野,小到黎民皆大驚失色,無不認為這是日本的最大威脅,故而向法國定購了一種搭載一門巨炮的海防艦,目的只是為了擊穿「鄭和」的裝甲。這樣的軍艦一共建了三艘,以日本三景的「松島」、「嚴島」和「橋立」命名,最後一艦的工程一直拖到了1891年才告完工,這種高額但是無用的白象被俗稱為「三景艦」。

發布在法國顧問路易-埃米利-貝爾丹的方案中,日本還要自建一艘類似三景艦的巨炮艦,但是由於這期間日本自阿姆斯特朗訂製的防護巡洋艦「浪速」號顯示出的實用性,經過造船少監佐雙左仲的強烈建議,日本人在1893年在橫須賀造船部修改設計,建成了某種意義上日本最初的現代化巡洋艦「秋津洲」號,該艦的建造也可說是給日本今後的造船工業打下了基礎。

發布1890年,激進的軍人山縣有朋就任日本首相,上任伊始便發表了任內復土雪恥的政論,次年由於刺殺蝦夷共和國陸海軍總奉行土方歲三將軍的行為被暴露為日本當局所遣,於是世論嘩然,世界各國紛紛譴責這種暴行,中國海軍以代號「風卷三島」的行動大舉封鎖日本諸島,本來原材料就欠缺的日本國內一片混亂。山縣此時從一個賭徒墮落為一個懦夫,他僅僅責令直接指揮者陸軍少壯軍人田中義一大尉切腹了事,但是中國的回答則是以最新型戰列艦「成功」、「滬生」號僅僅由三艘防護巡洋艦簇擁下駛入東京灣示威,要求日本當局懲罰真兇,這樣的威懾之下,山縣再從一個懦夫變為一個可憐蟲,他的選擇竟然是前往法國大使館請求庇護,遭到當然的拒絕後,在憤怒的國人紛紛切腹謝罪的呼聲中,卻只敢用手槍向胸口射擊,身受重傷,四天以後在醫院中被高呼「天誅」闖入病房的荒木貞夫少尉等軍人亂刀捅死。

發布事件的結果是由代首相伊藤博文和中國進行了和談,中國這次的條件出乎意料地寬容,僅僅讓日本分期賠償「公務費」、依法懲治兇手以及揭露黑幕、在長崎「建立允許資本自由進出的特區」,而且在軍工生產和中國一體化的條件下,向日本提供軍事培訓和軍事裝備,此外沒有提出任何要求。而伊藤也以極其務實的手法,讓日本擺脫了一次浩劫。不久以後中日兩國又與高麗和蝦夷共和國一同簽訂了一份東亞和平保障條約,並計劃建立共同市場。對於中國的寬容,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來自北方俄國的威脅,中國並不希望出現在背後的威脅。

發布也許是由於這一切,導致了中日兩國能夠在十多年以後共同向俄國宣戰之故。早在1880年代日本開始籌劃也購買前無畏艦,然而由於資金問題,又因為這次的政治風波,到了1895年才從英國購買了「富士」和「八島」號戰列艦,1897年又購入「三笠」號,這與同期購買的裝甲巡洋艦「淺間」、「常磐」以及「八雲」號一起被稱為「三三艦隊」而成為日本海軍現代化的象徵。

發布這些艦隊剛剛建立伊始,1904年中國和俄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日本在伊藤博文務實外交的指導下,加入了中國的陣營,日本的「三三艦隊」與俄國艦隊的戰鬥也可以說有聲有色,最著名的就是發生在1904年7月的在炮擊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戰鬥,由於旗艦「八島」號觸雷嚴重受創,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少將移旗「浪速」號巡洋艦返航,歸途中遭遇了俄國巡洋艦「留里克(Рюрик)」號和「瓦良格(Варяг)」號的襲擊,東鄉命令僚艦「秋津洲」號掩護拖曳「八島」號的「松島」號撤離而單艦迎敵,最終成功地用魚雷擊沉「留里克」號並逐退「瓦良格」號,雖然「八島」號還是在途中沉沒,但是東鄉卻由此一戰成名。戰後日本也分得了俄國巡洋艦「智慧女神(Паллада)」號(改名為「津輕」號),並得到了千島群島內的幾個小島,算是嘗到了點給地區霸主當小妾的甜頭。

發布還在1890年代末,在英國的幫助下,日本已經開始嘗試自建主力艦,考慮到價格問題,首先建成的是「筑波」和「生駒」號裝甲巡洋艦,這是一種以後被稱為「前無畏級戰列巡洋艦」的過渡型艦艇。然後,1900年左右,設計師金田和三郎提出了一種採用單一主炮的方案,但是由於海軍部認為此舉奇異而加以否決。依然建造了裝備12英吋和10英吋火炮混裝的准無畏級的「薩摩」和「安藝」號。即使是日本人想趕上建造無畏艦的潮流,建造的「河內」以及「攝津」號全12英吋主炮戰列艦,也僅僅由於「國民英雄」東鄉平八郎的加強艏艉主炮的一句話,將這兩艘軍艦變成了艏艉炮50倍徑,側舷炮45倍徑的怪異之艦。

發布兩艦完工以後,日本人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們正確地認識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光依靠自力是無法更生的,而且1908年受上海萬博會的刺激,日本經濟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好景氣。當時被稱為「萬博成金」的暴發戶比比皆是,趁此良機,日本人向英國訂購一艘最新的戰列巡洋艦。原計劃該艦將裝備10門12英吋主炮,然而,在設計過程中,日本人看中了最新型的「雄獅」號,於是提出了修正要求,在瑟斯頓爵士(SirGeorgeThurston)卓越的設計下,他利用他為土耳其設計的戰列艦「雷沙德五世」號基本框架將其戰列巡洋艦化,主火力也改為14英吋主炮8門,本艦於1910年建成並命名為「金剛」號。次年,日本也嘗試在國內自建,這艘姊妹艦內定的艦名似乎為「比叡」號。

發布在建造無畏艦的同時,日本人也開始建造自己的超無畏戰列艦,不過看起來其設計思路比較平庸,只是在中心線上遍布6個兩聯14英吋炮塔,軍艦全長的大約六成就要被那六個炮塔所佔據!日本人對這兩艘軍艦卻倍愛有加,將其國家的美稱「扶桑」和「敷島」來命名之。

發布由於日本海軍急於趕上世界先進行列,因此他們主要將力量花費在了主力艦艇上,遠東戰爭以後他們痛感中小艦艇的不足,他們在自造以外,還開始了向義大利、奧匈帝國等相對開價比較低的國家訂購輕巡洋艦或者驅逐艦。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義大利的「勇敢(Audace)」級和一種裝備8英吋4門4900噸的奧匈大型輕巡洋艦。(譯註:本艦由於大戰爆發未能建成交貨,奧匈帝國將其武裝改為8-9門6英吋,命名為「亞得里亞(Adria)」號自用。)

發布***

發布1868年日本維新以後,舊幕府海軍總裁榎本武揚,於江戶率領「開陽」等八艘幕府殘餘軍艦及仙台藩兵,帶領4000餘人從品川逃脫,駛向蝦夷。並平定了蝦夷南部。12月15日以陸海軍士官以上投票,選出榎本武揚為蝦夷共和國總裁。\發布然而,次年維新政府軍開始大舉討伐這個新政權,由於蝦夷軍年前失去了旗艦「開陽」,海軍根本無力和維新軍一戰,但是,中國提出中國將責無旁貸地支持蝦夷共和國,遂遣海軍遠征,於箱館海戰大破敵軍,擊斃維新政府軍將領黑田清隆。因此日本維新政府無力干涉,雖然宣稱「堅決維護主權完整」,卻也只能默認這一既成事實。

發布當然,由於蝦夷共和國統治者基本都是原幕府高官,僅僅由於日本政府稱其為「反賊」而奉行對其決不寬容的政策,而使他們只能向中國尋求保護,而中國則正好利用這一良機一方面扶植這個不能稱為穩固的政權,一方面還加緊採取各種政策來扶植當地的阿伊努族人,以招募大量的阿伊努青年到中國留學等方法對於蝦夷共和國進行「本土化」影響。

發布1891年,由於日本方面刺殺了對日最強硬的土方歲三再次激化了日本和蝦夷之間矛盾,雖然風波很快又以日本方面的失敗而平息,對於蝦夷而言,事後簽訂的條約則意味著,在中國的仲裁下,蝦夷的主權也得到了日本的承認。

發布蝦夷共和國在成立伊始,帶走了相當部分的幕府艦隊,但是這些艦隊基本上已在戰火中消耗去了大半,中國這時向其出租了福州造船廠在1865年和1866年造的「衛青」和「張騫」兩艘1268噸級鐵脅木殼艦,到了1875年,又將前「戚繼光」號,已經改為宿舍艦的「建威」號重新修繕,折價售與蝦夷,改名為「甲鐵」號。

發布到了1891年的刺殺事件以後,中國將從菲律賓戰役中歸來不久的「廣州」號和「福州」號裝甲巡洋艦略施修繕后售與蝦夷共和國,成為「開陽」以及「蟠龍」號。進入了本世紀,中國的葫蘆島海軍工廠又接受了蝦夷共和國建造兩艘岸防戰列艦的訂單,這種戰列艦僅僅8400噸,裝備4門12英吋主炮,航速為14節。中俄戰爭中,蝦夷共和國也加入了中國的陣營,戰後得到了俄國的裝甲巡洋艦「瓦良格」號,該國將其改名為「宗谷」號。

發布***

發布高麗是一個具有卓越海軍傳統的國家,在1592年到1598年對日本的戰爭中,名將李舜臣研製的鐵甲龜船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在擊退日本的入侵艦隊之戰中,李舜臣如納爾遜一般戰死在輝煌勝利的前夕。

發布到了1867年為止,高麗是滿清的藩屬,這期間由於對中國新政府周邊國家外交政策的狐疑,以及同期俄國開始對高麗進行的武裝滲透,導致高麗上層分化。保守派開始傾向倒向俄國,其代表閔妃說:「擋住中國人,讓俄國人進來,因為俄國人來了最多呆幾十年,中國人一來就會呆幾百年……」

發布而高麗貴族中的有識之士由於目睹了中國的變革和日本維新的成功力圖實施改革,首先在中國的協助下,高麗開始訓練起新軍來了。到了1874年,他們推出國王李熙效法日本實施維新,史稱甲戌維新。但是維新僅僅維持了一百天,被稱為開化黨的革新派被以閔妃為首的保守派之鎮壓,李熙也被監禁「自省」,年輕首領金玉均逃往日本不久也被保守派派遣的刺客刺殺。

發布這次維新雖然失敗,但是李朝的根基被動搖。到1876年,終於發生了由新軍發動的革命,這場革命還受到了以崔益鉉為代表的曾被大院君李昰應迫害過的儒學者以及一部分以原開化黨的支持,革命軍宣布成立高麗共和國,推舉德高望重的崔益鉉成為共和國統領。

發布由於革命時期俄國不斷曾遣軍艦駛入高麗領海進行過干涉,高麗共和國成立時就希望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其海軍統領由原新軍總顧問姜燁擔任。姜燁幼年隨父母在中國經商,與雙親失散后捲入太平之亂,又參加了中國的內戰,曾在楊軍中擔任過炮兵師長,后被被委派,率領一批在中國內戰中參加過楊軍的朝鮮族軍人回國幫助高麗建立新軍,從這些情況看來,這極有可能為中國為了徹底控制高麗的謀略,自然,新共和國立即被中國承認。

發布楊政府還將其海軍起家之本,「獨立」號和「自由」號(原名「吉普賽人(Gypsy)」和「玫瑰(Rose)」號)贈與高麗,高麗海軍還是使用其中國艦名,作為其訓練最早一批水手的至寶。當然,這些原來設計用於揚子江的鐵制明輪汽船不能適用於海上,1881年「獨立」號便在風浪中沉沒。「獨立」號的沉沒倒也頗有些象徵意義,高麗共和國名義上雖說獨立,但是誰都可以看出其經濟命脈都掌握在中國之手,只要一覽進入二十世紀之時高麗艦隊的主力,也許可以看出若干端倪。

發布高麗海軍的主力「李舜臣」和「高仙芝」號裝甲巡洋艦中,「李舜臣」的前身為中國向德國伏爾鏗購買的鐵甲「大沽」號,這是一種陳舊的裝甲巡洋艦,在1882年完工,排水量2900噸,航速15.5節,裝備兩門8.2英吋克虜伯炮,該艦的鐵甲堡設計的位置過低,正常排水量時,鐵甲堡的上部也只不過和水線略平甚至偏低,很難保護水線以上的艦體,滿載時則更可想而知。此外由3段裝甲拼接而成的鐵甲堡,並沒有像以後的戰艦裝甲列板那樣採用互相噬合的製造工藝,一旦接縫處中彈,很可能會造成裝甲帶破裂進水的可怕後果,這一方面可看作第一次嘗試設計裝甲巡洋艦的德國之技術低劣,同樣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尋找合作夥伴的盲目。此後,一旦中國人知道了本艦使用的窄而厚的鐵甲堡實際存在諸多問題,便急於在1894年匆匆售出。「高仙芝」則是比較新的中國自建裝甲巡洋艦「杭州」號。在對俄國的戰爭中「李舜臣」號還是觸雷沉沒。但是,戰後高麗也分得了裝甲巡洋艦「巴揚(Баян)」號,高麗人將其改名為「張保皋」號。戰後中國又向高麗出售了「張騫」號戰列艦,這艘前無畏艦作為「忠武公李舜臣」成為了高麗海軍的旗艦。

發布***

發布1778年,法國大主教百多祿(Pierre-Joseph-GeorgesPigneaudeBehaine)幫助安南阮朝國王阮福映鎮壓西山阮氏三兄弟的暴動,並佔領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西貢。給了法國滲透安南帶來了可乘之機,1857年7月,拿破崙三世決心征服安南,次年9月,法國海軍攻陷峴港。亞羅號戰爭結束以後,法國得以於1861年傾全力進攻南圻,先後佔領定祥、嘉定、邊和三省,還吞併了高棉,並且向琅勃拉邦、萬象、川壙、占巴塞擴展勢力最終取暹羅而代之。1862年6月,根據《西貢條約》,阮朝割讓南圻東部的嘉定、定祥、邊和三省和崑崙島給法國,法國將這些佔領區域統稱印度支那聯邦。從1861年起,軍人張定就開始在南圻鵝貢率軍抗法,深得人心,1863年10月,中國的楊軍組成南方集群,開始向兩廣滲透,這股勢力也開始通過當地一個叫做「黑旗軍」的武裝力量對安南加以影響。1864年張定戰死,其子張權與普錦波和尚領導的高棉抵抗力量聯合起來,以西寧為根據地繼續作戰。同年5月底,中國襲擊艦「鄭和」號將大量武裝和資金提供給張權與普錦波,使得這支力量得以維持。1866年,總督加尼埃爾(MarieJosephFranç;oisGarnier,中國史稱安鄴)指揮法軍準備向順化進發。阮朝邀請「黑旗軍」司令劉永福及其楊軍特派員徐漸飛率領的中國「志願軍」協助抗法,在順化城郊大敗法軍,法軍潰退。同年8月廣州和談以後,中國要求法國徹底退出安南,沒有等到法國作出正面回答,便慫恿其「志願軍」率領安南王朝及其各個「解放陣線」發動了「中秋攻勢」,這場攻勢在北緯15度線的「加尼埃爾防線」一帶全面展開,尤其是針對一些主要港口和交通要點,諸如波來古、公伯隴、昆嵩和幕德等地,法軍受損慘重,攻佔了幕德以後,兩年以前參加過湖口戰役並擔任炮營副營長的吳家俊還指揮了法國留下的炮台並廣布水雷區,擊退了來襲的法國艦隊,安鄴本人也在援救昆嵩的行動中遇伏身亡。至此法國不得不同意了撤出印度支那的要求,法國軍隊在1868年全部撤離。法軍撤出以後,劉永福和黑旗軍的老兵被派往蝦夷協同防務,隨後他又前往琉球,最後到了台灣擔任副省長主持開發任務;剩下的黑旗軍被整編為安南近衛軍,徐漸飛擔任了中國駐安南大使、阮朝王室首席顧問,安南近衛軍特派員。在他的直接干預下,1874年,安南實現了君主立憲。

發布這期間,安南的海軍發展基本上也在中國的全面管理下實施的,首先「勝利」號(原「蟋蟀(Cricket)」號)鐵制明輪船於1873年贈與了安南王室,成為了「麒麟」號。後來中國又將兩艘從美國購得的淺水炮艦出售給安南,成為「圻和」和「怒濤」號。安南獲得的第一艘近代艦艇是中國1883年向阿姆斯特朗訂購的「丹陽」級防護巡洋艦「岳陽」號,該艦排水量2300噸,航速18.5節,主要武裝是8.2英吋克虜伯炮雙聯單裝各1座,6英吋速射炮兩門,18吋魚雷發射管4具。安南以他們最傑出的救國英雄「陳興道」來命名她。遠東戰爭之時,安南沒有直接加入中國陣營,但是給予了中國軍隊補給軍需的便利。戰後,安南買下了中國俘獲的原俄國海防戰列艦「海軍上將辛亞文」號,艦名變成了「嗣德王阮福蒔」。

發布***

發布安南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暹羅王國和菲律賓。暹羅王國在拉瑪五世(RamaV)治下繁榮一時。他具有遠見卓識,大力進行改革和建設,從而成功地引導暹羅走向近代化。在對外關係上,他不得不對東西方列強做出一些讓步,他以出讓寮國和高棉西部的宗主權,換得了暹羅的和平和獨立;而菲律賓在中西戰爭以後,在中國的保護下獲得了獨立,埃米里奧•;阿吉納爾多(EmilioAguinaldo)總統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儘力地維護了菲律賓的獨立和發展。中國對於南中國海周邊諸國採取的統治是分而治之而以仲裁國自居,比如,中國成立了高棉和寮國以在暹羅和安南之間製造緩衝等等。對於這些國家的軍力也是確保均衡,並利用這些國家的小海軍作為打擊南中國海海盜的力量,(雖然這些海盜基本上是當年「鄭和」號發動起來的,用中國的格言說來,他們也成了打完了兔子的獵犬。)

發布對於這些國家地區的海軍,中國也力圖使之保持均衡,因此,這些國家的主力基本上是防護巡洋艦和炮艦以及若干巡邏快船,其中防護巡洋艦都是從中國艦隊退役了的「丹陽」級,暹羅有的是「阿瑜陀耶(Ayutthaya)」號(原「衡陽」);菲律賓是「呂宋」號(原「汾陽」)。炮艦的主力是中國早期向阿姆斯特朗訂購的倫道爾式炮艇,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蚊子船,雙方以及安南都各擁有兩艘。

發布到了遠東戰爭以後,中國將受損的戰列艦「秉譽」號出售給了暹羅,(因為「避諱」先改名為「傑緒」號),作為出售給安南俄國海防戰列艦的均衡,暹羅將這艘戰艦以其著名的國王命名為「納萊頌恩(Naresuan)」號,出於同樣目的,菲律賓也得到了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附近俘獲的俄國戰列艦「列特維贊」號,並改名為「黎薩爾(Rizal)」號。

發布***

發布蘭芳共和國在婆羅洲立足穩定以後,已經和東印度群島的其他土邦結成了以蘭芳為盟主的小邦聯,這個邦聯可以說是中國在南洋的代理人,因此保持了一支稍強的海軍力量。中國早在中西戰爭結束就轉讓給他們一艘「大沽」級裝甲巡洋艦「馬尾」號,以及「丹陽」級防護巡洋艦的「洛陽」、「咸陽」號,她們分別被改名為「來遠」、「致遠」和「靖遠」號。

發布遠東戰爭時,蘭芳也加入了中國的戰線,起著警戒南線的作用,朋古蘭大戰時蘭芳艦隊也作為中國艦隊的一翼擔任警戒,但是沒有直接參加戰鬥。戰後,蘭芳獲得了前無畏艦「成功」號以及1885年型巡洋艦「安慶」號,由於南明永曆帝對鄭成功的封號,蘭芳將前者為「延平」號,後者的新艦名也成了「海圻」號。

發布***

發布在南中國海區域,中國在各國都擁有一些軍事基地,比如安南的金蘭灣,菲律賓的蘇比克灣以及蘭芳邦聯的朋古蘭島(傑緒島)、林加灣以及比亞克島。雖然中國對於這些地區,並沒有採取傳統的殖民統治,但是中國的力量卻無時不在,而這些基地可以說正是一種投放這個力量的據點。

發布中國從1880年代開始,便和這些新興國家簽訂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條約,規定了中國「有義務」承擔這些國家的安全保障,有些國家還規定了中國有權該國內及其周圍駐紮陸海空軍,根據該國政府的請求華軍可以鎮壓該國發生的暴動和騷亂。到了1896年,在琉球首府首里城,中國、高麗、安南、蘭芳、菲律賓、暹羅六國首腦簽訂了《東方友好合作互助公約》,其宗旨是締約國實行「集體防禦」,締約國中任何一國受到「威脅」時,應「共同進行協商」;任何締約國同其他國家、地區或者國家集團發生戰爭時,成員國必須給予幫助,包括使用武力。此後,該公約的締約國不斷擴大,蝦夷、日本、寮國、高棉、緬甸也先後加入。該條約的締結,象徵著中國主導遠東地區的「新秩序」已經形成。

發布--------

發布----新時代的展望----

發布進入了二十世紀以後,海上力量的競演也由於新生力量的出現,而顯出了幾分異彩。飛行器和潛艇的運用是海洋上的戰鬥由平面對抗發展成了立體對抗,我們必須對於海上戰鬥的新時代作一個展望。

發布雖然氣球飛艇等輕於空氣的飛行器很早就問世並運用於戰場,但是直到1893年,才由戴維-亨德森爵士(SirDavidHenderson)成功地試飛了他製作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兩年以後,中國的秦國鏞也成功地進行了飛機試驗,隨後,美國的萊特兄弟(BrotherWright)和柯蒂斯(GlennH.Curtiss),法國的克雷芒-阿戴爾(Cl-mentAder),德國的李林塔爾(OttoLilienthal)等等也相繼飛行成功,飛行時代的到來了。

發布在1900年到來以前,各國海軍就嘗試著探討如何運用飛行力量,早在上個世紀,一些氣球飛行家就曾提到在艦上使用系留氣球的問題,作為偵察和校射用。在飛機相繼飛行成功之後,也提出了在軍艦上如何使用動力推進飛機的事自然順理成章。最初各國都採用了用起重機將水上飛機吊入水中放飛的方法,然而由於此舉的種種不便極端影響了其實用性。在1900年到來以前,雖然不少國家進行了艦上起飛試驗,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

發布直到1900年7月25日,美國飛行員威廉-E-米切爾(WilliamE.Mitchell)中尉終於駕駛了一架柯蒂斯雙翼機從被美國海軍收購,艦艏上安裝了起飛平台的「聖路易斯(StLouis)」號大西洋客輪上實現了起飛。次年1月18日,該艦又在後部加裝的平台,由米切爾中尉在停泊狀態的著艦成功。勇敢的實踐證實了在艦上起降飛機的可能性,但當時美國艦艇配備飛機的條件尚未成熟,既無海軍適用的艦載機,又無成熟的飛行員。

發布1902年,法國的航空先驅阿戴爾發表了《軍事飛行》一書。他在這部書中明確闡述了在軍艦上駕駛飛機的必要條件。阿戴爾具有驚人的遠見卓識,他不僅談到了飛機的起降,還預見到需要一個寬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機、島式上層建築、機庫,和軍艦本身要有高速。但是法國政府對這樣的人才並沒有多加重視,其結果就是法國艦上飛行整整被推遲了十多年,這促成美國、大英帝國和中國在這方面遙遙領先。

發布緊隨米切爾中尉之後,愛德溫-羅爵士(SirEdwinAlliotVerdonRoe)從皇家海軍「非洲(Africa)」號戰列艦12英吋主炮和前甲板上方架設的臨時跑道上,成功地實現了英國人在軍艦上的第一次架機起飛,中國海軍少校馮九如也在防護巡洋艦「威海」號經過改裝的前甲板起飛成功,又在後甲板鋪有木板並裝上沙包絆索的裝甲巡洋艦「漢口」號降落成功。在遠東戰爭以前,還有數位英美中國的飛行家也成功地在艦上實現了起飛和降落成功。但是此時,對於在軍艦上起降還是需要非常的技藝,這些國家相繼地成立了海軍航空部隊,並專門組隊進行培訓,一個新兵種在海軍中的誕生了。

發布遠東戰爭之時,中俄雙方也動用了海軍航空兵,中國使用了一艘由榮成到仁川之間的快速鐵道渡輪「月尾」改裝的水上飛機母艦成功地對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的炮台進行了轟炸,這是海軍航空兵首次實施的行動,而俄國岸基海軍航空兵則對中國艦隊實施了一次比較成功的空襲,這也是飛機對海上的艦隊首次實施的空襲,當然,這兩次行動雖然在海戰史中留下了一筆,但是也都暴露出了將必須解決的問題,前者由於使用的是改裝的水上機母艦,儘管鐵道輪渡船的停車艙可以作為水上飛機的機庫,但是3000噸的船舶還是比較小,能夠行駛到鄂霍次克海的陣位已經很不容易;6架飛機的兵力還是太單薄,由於航程有限,不可能連續實施空襲,因此這次行動很難說具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後者給予中國艦隊的命中彈為一發手投的82迫擊炮彈,炮彈擊中了「崇煥」號前無畏艦的主炮炮塔頂部,當然無法擊穿炮塔裝甲,只是彈片造成了2亡5傷的損害而已。

發布遠東戰爭結束后,中國根據教訓,在「隆順」型遠洋貨輪的設計基礎上重新設計,改裝為可以搭載水上飛機30架的大型水上飛機母艦,期待集中航空兵力,克服「月尾號」載機少,作戰時間短的問題。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設計的飛機搭載艦,以中國最為尊貴的五嶽之首,「泰山」來命名,軍艦的排水量為18560噸,設計航速為25節。「泰山」號在香港太古的黃埔船塢動工興建,1907年下水,次年6月完成。

發布這是一種帶有很強試驗性質艦艇,雖然船體比較大,但是由於是在貨輪基礎上的比較簡易地再設計,因此不管是起飛設施還是機庫,都存在著相當的問題,最初之時甚至於無法直接從母艦上起飛的,只能用吊車放到海里,從海面上起飛;建成時機庫也不過是貨艙的簡單改正,沒有按照具體搭載飛機而設計,因此空間浪費較大,標準載機只有16架。由於軍艦上沒有跑道,飛機上需要安裝浮筒,才能使它在海面上起飛和降落。因此,風平浪靜的氣象條件是必須的。軍艦必須停止前進,才能把飛機投到水裡去並收回來。這種笨拙而麻煩的飛行方式在戰鬥中是不能被接受的,而且水上飛機的性能從來也趕不上岸基飛機。因此即便是海軍部內也質問之浪潮迭起。

發布還在「泰山」號建造之時,一場事故又給海軍航空兵帶來了一次意外的禮物。無畏艦「世忠」號在最初的訓練中發生了一次炮塔爆炸事故,造成了4號主炮塔報廢,3號主炮塔受損,官兵殉職29人的慘痛事故。這時,國會海軍委員會許景澄委員長提出了將4號炮塔拆除,改成飛行甲板的提案,海軍嚴復部長也大為贊同,此議案通過以後,「世忠」號就在馬尾船塢進行了改修工事。但是這期間由於海軍航空兵的壯大及其顯而易見的遠大發展前景使空軍垂涎欲滴,當時的國會航空委員會委員長林忠提出了海軍航空兵所屬飛機管理許可權的白皮書,關於這場沸沸揚揚的官司一直打鬧了兩年多,從國會一直到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為此雙方爭個不亦樂乎,最後在1908年底,還是原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邱明為了息事寧人,通過議會議長建議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產權歸空軍,指揮權「暫時」由海軍代理,航空母艦上必須安排空軍的業務指導員。才平息一場風波。不過,林忠又提出一個以對「泰山」號進一步實施改裝,而同時再將「世忠」號進行更加徹底的改建,將後部兩個炮塔全部拆除,以搭載更多的飛機,同時將艦種由戰列艦更改為航母的建議,並提出航空委員會以及空軍方面可以承擔一部分費用。

發布且不論此事背後的政治瓜葛,對於「泰山」而言,這次改裝是比較合理的,改裝主要集中於兩點,首先是擴建了機庫,使其可以攜帶飛機30架。同時又在艦艏鋪裝飛行甲板,使之可以在艦上直接起飛。而對於「世忠」號的改建是否成功則並不顯著,雖然這樣的改建可以使之搭載12架水上飛機,但是作為主力艦,只有4門主炮便很難進行射擊指揮,不管如何,本艦的成功與否只能通過實戰來證明。這艘混合戰艦在1910年初完成改建,由於艦種變成了航空母艦,其艦名也改成了山嶽的名稱,「嵩山」號。

發布雖然對此提案許景澄不贊成,但是若干海軍委員為眼前利益所動,這個建議最終被採納,許景澄辭去了海軍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由白峻青繼任此職。

發布還在改建這兩艘軍艦時,根據「泰山」號實際使用的經驗,1909年底又開始建造了設計了全新航空母艦的工作,這次的設計工作甚至讓退居在幕後的楊國父興奮異常,據說他還畫了不少草圖給設計所並提出了各種奇異的概念,根據他的強烈建議,軍艦設計為一種不對稱型,這才是世界上第一艘不但是水上飛機的,而且是通常飛機的母艦。新型軍艦才12000噸,擁有了平整的直通甲板,這樣在艦上起飛和降落便不再是特技飛行員的特權了。更奇特的是她的左舷突出一隻角,形成了一段大約100米長,6度外傾的斜向直通甲板,而上層建築也為了平衡靠攏了右舷,他的這種設想比阿戴爾的預言更加具有野心!甚至連同時起降飛機都成了可能。改艦被命名為「華山」號,還有三艘「衡山」、「恆山」以及「黃山」號正在建設中。(譯者註:英國已經向我國接洽購買了「衡山」艦,這是我國首次向英國出售主力軍艦,這不能不說是令國人自豪的事情。)

發布這種新型軍艦給整個世界帶來了衝擊,反應最快的是美國,他們將那艘米切爾當年試驗飛行的名艦「聖路易斯」號也改裝為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艦,該艦改裝後排水量是16150噸,航速略慢,為23節,可以搭載25架飛機,為了紀念美國最早飛行成功地,軍艦被改名為「小鷹(KittyHawk)」號。現在美國還在建造兩艘新的15000噸級,航速28節左右的新型航母「蘭利(Langley)」號和「伊利(Ely)」號。

發布英國雖然還是將海軍發展重點放在主力艦上,但是也沒有完全忽視海軍航空力量的建設,早在上個世紀,英國就設計了7000噸級的「皇家方舟(ArkRoyal)」號母艦,可以搭載10架水上飛機。而且,還將「坎帕尼亞(Campania)」號客輪改裝為一艘可以跟隨主力艦隊的水上飛機母艦。但是,由於中國人最近咄咄逼人的態勢,在該年度興建的「卡文迪許(Cavindish)」號輕巡洋艦也被改裝成「報復(Vindictive)」號航母,同時阿姆斯特朗也推出了英國最早的新造航空母艦「競技神(Hermes)」號。另外還有多種改裝方案也在籌劃中。(譯註:戰爭爆發以後,英國人除了向我國首先效法我國的「月尾」號,先後將8艘鐵道渡輪改建為簡易的水上飛機航母,然後又接收了智利訂製的戰列艦「海軍上將拉托雷」和「海軍上將科克倫」,將其改建為「大膽」和「鷹(Eagle)」號,還將義大利定購的商船「羅索伯爵(ConteRosso)」號改裝為「百眼巨人(Argus)」號。當然性能最優秀的還是「無阻(Irresistible)」號,也就是向我國購入了「衡山」艦。)

發布德國的對策是將其大型郵輪進行改建,現在唯一改建中的是15000噸的「威廉皇太子(KronprinzWilhelm)」號郵輪。

發布義大利曾在意土戰爭中使用了其海軍航空兵,當時使用的是一艘7000噸級的「歐羅巴(Europa)」號水上飛機母艦,目前尚無新建的計劃。

發布法國曾經是飛行的先進國,但是由於政府未加以重視,使得法國的海軍航空力量大大落後,到目前為止,法國只有一艘陳舊的由魚雷艇母艦改裝的「閃電(Foudre)」號水上飛機母艦,雖然他們正在籌建新型的「敬畏(Redoubtable)」號航空母艦,但是工程還遠遠沒有正式開始。

發布俄國已經改裝完畢了「亞歷山大一世皇帝(ИмператорАлександрI)」號水上飛機母艦,對於正規航母的建造尚且不明,但是有消息說他們正在設計一種30000-40000噸級的巨型航空母艦。

發布對於海軍航空兵比較熱心的國家還有日本,日本人除了將在遠東戰爭繳獲的「萊辛頓(Lethington)」號商船改為「若宮」號水上飛機母艦以外,現在正在新建全通甲板的輕型航空母艦「鳳翔」號,有消息說日本人已經在設計更大的新一代航空母艦了。

發布對於海軍航空兵而言,其前景是非常遠大的,由於新型的作戰飛機正在不斷湧現,據稱德國人已經在進行飛機投放魚雷的試驗,因此,預計不遠的將來,由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在火炮射程之外對艦隊實施雷擊的一幕將會上演。

發布***

發布潛艇的歷史至少已有400餘年了,最早有關潛艇的可靠文獻便是,1578年威廉-貝爾納(WilliamBourne)在倫敦出版的一本題為《發明與創造(InventionsandDevises)》的著作之中的介紹。然而最早將其實用化的,卻是美籍愛爾蘭人約翰-P-;霍蘭(JohnPhilipHolland)。他很早就開始嘗試了潛艇的試驗,而且一旦完成便將其向美國海軍推銷,但是美國海軍遲遲對這種依然前衛的艦艇抱有不安感,因此始終不敢接受,然而,赫爾—胡光墉聯合企業卻購買了其中兩艘早期潛艇。直到1886年,美國海軍則發現了霍蘭創造的價值,定購了第9號霍蘭艇,這是一種水下排水量74噸的小型艇,這是一種螺旋槳后裝備有縱橫向的舵,出入口也盡量設計得減少水中阻力,總之是種完成度非常高的潛艇。同時,美國人萊克(SimonLake)也開發成功了一種水上航行能力比較強的潛艇,美國基本上是同時生產這兩種艇,而英國、俄國和日本則是購買了霍蘭艇,作為設計母本進行獨自的研究,法國和義大利則積極研究自己的潛艇,中國則通過赫爾—胡光墉聯合企業夠得的早期型艇,進行擴大和改良,在190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潛艇組成的分艦隊。

發布即便在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的小說中,「鸚鵡螺(Nautilus)」號潛艇也是一種被夢想著專門挑戰大英帝國之海權的兇器。當然,對於大英帝國而言,長期以來認為對於保護帝國漫長的海洋航線來說,潛艇並非是一種合適的艦船,然而潛艇卻可以對大英帝國的海上交易線進行非常可畏地破壞,事實上當然不僅僅如此,潛艇往往會將攻擊對手放在軟弱而無防備的商船上,顯然是一種現代意義上的海盜,是一種在道義上很難站住腳的兵器,不,乃是一種兇器。海軍作家阿奇博爾德-赫爾德爵士(SirArchibaldHurd)形象地闡述道:「潛艇是一種不誠實的武器。它像一個攔路賊,又像一部絞刑架,還像一把奸詐的刀,當其對手不戒備時,會在其背後捅上一刀。」深受人們尊敬的本土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阿瑟-威爾遜爵士(SirArthurKnyvetWilson,3rdBt)則稱,潛艇為「卑鄙、不公正的和該死的非英國的(underhand,unfair,anddamnedUn-English.)」,應該提請政府「在戰時宣布任何潛艇為海盜,……並絞死所有乘組員」。

發布不過,英國雖然在道義上必須對於這樣的兇器進行譴責,但是從現實上而言,英國也必須正視它,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更好地打擊它。所以,英國自從在1899年購買了霍蘭艇的生產線后,依然撥款進行研究,到了1907年,終於設計出自己具有遠洋能力,595噸的D型潛艇。

發布而對於潛艇始終抱有最大興趣的,莫過於法國、義大利和俄國。在信奉輕型魚雷艦艇的奧布海軍上將領導下的法國海軍早在1880年代就分別設計出了「吉姆諾特(Gymnote)」和「古斯塔夫-齊德(GustavZ-d-)」型艇,使其走在了潛艇設計的領先地位;義大利也確立了自己洛倫蒂(Laulendi)和菲亞特(Fiat)的品牌。但是俄國人由於在遠東戰爭的中的失利,更希望在條約規定不能布置大型戰列艦的遠東通過潛艇造成對於敵方的威懾力,他們對於各國各大船廠都進行了異乎尋常地熱心接洽。

發布但是。正因為俄國人如此的沒有理性,他們偶然的一次採購就此揭開了潘多拉的寶盒,1904年俄國向克虜伯公司訂購了三艘以法國先進設計為基礎的潛艇。在此之前,依照提爾比茲上將當時的說法,潛艇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魚」,是一種雖然有助於近海防禦,但對於平衡海軍力量卻無所裨益的軟弱力量。但是,這些為俄國建造的新潛艇是卓越的遠洋潛艇武備很強,同時又具有良好的適航性,這些潛艇不僅僅是限於近海防禦,而且有進攻的能力。德國人在設計製造中,猛然地醒悟到這種艦艇身上蘊涵著的巨大潛能,他們認為這是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對英國的敵對行為中,潛艇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於是就立即投入了潛艇的設計以及建造上了。在1905年,德國海軍從克虜伯公司接收了它的第一艘283噸的U-1潛艇。而幾乎同時,奧匈帝國也才開始將青睞投向了這種海中灰狼身上。

發布德國的U-1型艇還過小,德國人在次年就建成了標準化的800噸級遠洋型艇。而且,考慮到了今後可能進行的破交任務,德國潛艇的航程普遍比同級英國潛艇更加長,而且通常還具有布雷能力。

發布中國人對於潛艇的設計也走了一些彎路,在購買了霍蘭初期潛艇之時,中國人在最高當局的直接干預下,病態般地強調潛艇的水下航行能力,他們看中了霍蘭潛艇的水滴型艇身,認為潛艇的水面航行能力是無關緊要的,但是,事實上這個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如果潛艇能夠長期潛航,水下航行能力當然重要。不過由於電池不斷需要充電,潛艇在水下航行的時間要比浮在水面的狀態少得多。等到中國人意識到這點,他們己經做了不少的無用功了,中國最早設計建造的6級10艘潛艇都存在水面行駛穩定性極差的問題,然而中國特有的官僚體制卻很難產生一個願意承擔抵抗最高指示責任的人。一直到1907年,才由國會海軍委員會委員長許景澄提出了一個以東方式的智慧打破僵局的議案,即,不是以建造潛艇,而是以建造「潛水巡洋艦」為由,設計了一種強化水面航行能力的潛艇,當然,這種潛艇的水下排水量達到了2150噸,稱其為潛水巡洋艦,其續航能力自然達到了水上6節10000海里,水下4節50海里的水平,最高航速水面18節,水下9節。其外觀的最大特徵就是在司令塔的前後原來裝備的各一門6英吋火炮,和不久以後又改裝的全密閉型的雙聯4英吋高平兩用炮塔。除了價格以外,這種潛水巡洋艦中國人建造了4艘,分佈命名為「龍潭」、「龍岩」、「龍游」和「龍口」號。「龍潭」級潛水巡洋艦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績,這也改變了中國潛艇設計者頑固的思路,在隨後的潛艇設計中,最終確立了比較現實的思路,設計出了「箭魚」、「虎鯊」等幾級比較優秀的1000噸級遠洋潛艇。另外,由於「龍潭」級的成功,有情報說,中國人又開始設計更大的2500-3000噸級的新一代潛水巡洋艦,估計航程將達到水上8節20000海里,水下5節120海里,火力也會更加猛烈,還有可能搭載水上飛機。

發布到目前為止,各個海上大國的潛艇保有量是:英國*,法國52,美國48,德國32,中國24,義大利22,俄國18,日本8,奧匈帝國6。經過這20年左右的發展,各國的潛艇也逐漸根據自身的建軍戰略,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法國、義大利和俄國基本上是將艦艇作為一種「潛水雷擊艦」,但是法國由於燒汽油轉化為燒重油的技術沒有過關,其潛艇數量也被英國追越而屈居世界第二位,他們已經喪失了各項優勢,另一個潛艇的先進國美國也由於著力於水面艦艇的建設而未顧及潛艇的建設;英國對於潛艇的看法依然是非常複雜的,潛艇在英國是作為一種配合水面艦艇力量的兵力,在這個結果下,未免顯得有些在戰略上的迷茫,這從正在設計的水面航速高達24節的K級「潛水偵察艦」,裝備有12英吋巨炮的M級「潛水炮艦」以及反潛用的R級「潛水獵潛艦」便可以看出端倪。

發布真正理解潛艇作用的,似乎還是後來居上的德國,雖然目前數量上還並不處於優勢,但是有跡象表明,德國目前已經開始投入巨資進行潛艇的設計和建造,很顯然德國認識到在和英國在海上的正面交鋒是沒有獲勝把握的情況下,只有通過這樣非道義的手段,才有可能扼住大英帝國的咽喉。

發布***

發布除了海軍航空隊和潛艇部隊以外,海軍還將會出現另一種新興力量便是專業的登陸艦艇,隨著武器破壞力的劇增,像登陸作戰這樣的作戰行為的風險將會更加巨大,而隨著陸軍重裝備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裝卸這樣的重裝備也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課題。因此如何有效地實施登陸作戰將又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而如何有效地實施登陸作戰,一個關鍵問題便是擁有何等登陸艦艇。有消息說,中國已經設計了一種裝有艏部活門登陸艇,這種登陸艇可以運載一輛10噸左右的戰車,很顯然這樣的登陸艦艇又將是各國的競爭項目。此外,英國和美國,還有中國,這些海洋商業大國正在花極大的精力投入反潛武器以及專門反潛艦艇的開發上。布雷掃雷艦艇以及高效的輔助艦艇也將會湧現出令人驚嘆的新艦種。

發布海上力量的競賽已經不只是主力艦的單項競賽,競賽的舞台早就擴展到天空,深入到海底,海上競爭已經日趨多元化,多樣化,也可以說,海軍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了。

發布--------------------

發布主要參考書目

發布---論著---

發布1.布拉德福海軍上將,E.E.:《海軍元帥阿瑟-威爾遜爵士(AdmiraloftheFleetSirArthurK.Wilson)》,(倫敦,1910)

發布2.布萊恩,J.《合眾國的世界戰略(TheWorldStrategyofUnitedStates)》,(牛津,1905)

發布3.達利烏斯,G.:《海上戰爭:戰略與戰術(WarontheSea:StrategyandTactics)》,(安納波利斯,1908)

發布4.封丹,P、維格諾,.:《明日的海戰(Lesguerresnavalesdedemain)》,(巴黎,1891)

發布5.馮-維斯里奧努斯,G.:《德國海上力量(DeutschlandsSeemacht)》,(萊比錫1896)

發布6.福斯,M.:《海軍知識(Marinekunde)》,(斯圖加特,1909)

發布7.費舍爾爵士,J.A.:《書信集(Letters)》

發布8.高爾察克,А.В.:《1905年以後的帝俄海軍艦艇(КораблиРоссийского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флотапо́;сле1905гг.)》,(聖彼得堡,1908)

發布9.海因萊茵,R.:《糾纏的同盟:半世紀來中國之對外政策(EntanglingAlliance:ChineseForeignPolicyinitsHalf-century)》,(普林斯頓,1900)

發布10.赫爾德爵士,A:《商船之危機(TheCrisisofMerchants)》,(倫敦,1908)

發布11.懷特爵士,W.:《關於新型戰列艦的設計(OntheDesignsfortheNewBattleships)》,(倫敦,1887)

發布12.霍夫加德,W《軍艦的現代史(ModernHistoryofWarships)》,(紐約,1910)

發布13.坎傑米,A.:《義大利和發生在海上的戰鬥(L『Italiaelelotteavveniresulmare)》(拉斯佩齊亞,1911)

發布14.拉佛倫茨,V:《德國走向大海(DeutschlandzurSee),(柏林1900)

發布15.蘭寧,G.:《重鑄新的帝國(ForgeaNewEmpire)》,(新加坡,1902)

發布16.朗格,W.:《遠東海上作戰史(TheHistoryofNavalOperationsinFarEast)》(倫敦1895)

發布17.里德爵士,E.:《現代戰艦(ModernShipsofWar)》.(紐約,1888)

發布18.馬漢,A.T.:《海權的影響與遠東崛起的關係(TheInfluenceofSeaPoweranditsRelationwiththeRisingoftheFarEast)》(紐約,1895)

發布19.秋山真知:《不屈な聯合艦隊艦艇史》(東京,1904)

發布20.日本海軍省戦史局編《戦史叢書•;オホツック海軍作戦史》(東京,1907)

發布21.史丹澤,A.:《海戰史(Seekriegsgeschichte)》(漢諾威,1907)

發布22.特拉蒙,J.:《法國海軍歷史指南(Manueld『histoiremaritimedelaFrance)》(巴黎,1910)

發布23.托爾哈芬伯爵,J.:《雷神之錘(Torshammare)》(斯德哥爾摩,1909)

發布24.威爾遜,H.W.:《戰鬥中的鐵甲艦(Ironcladinaction)》(倫敦,1892)

發布25.夏爾莫,G.:《海軍的變革(LareformedelaMarine)》(巴黎,1886)

發布26.夏爾莫,G.:《德國海軍軼事(É;pisodedelaMarineallemande)》(巴黎,1898)

發布27.中國海軍部戰史局海軍戰史處編:《中俄戰爭全史•;海上行動》1908

發布28.佐科爾,H.H.:《皇帝的海上力量,奧國海軍1848-1910(DesKaisersSeemacht.Diek.k.ö;sterreichischeKriegsmarine1848bis1910)》(維也納1911)

發布---主要文件報刊---

發布1.《布拉希海軍年鑒(Brassey『sNavalAnnual)》(朴次茅斯)各卷

發布2.不列顛海軍縱覽季刊(TheBritishNavy»;QuarterlyReview)各卷

發布3.海軍評論(Marine-Rundschau)(慕尼黑)各卷

發布4.海軍鏡刊(TheMarinesMirror)(格林威治)各卷

發布5.海權(青島)各卷

發布6.皇家聯合軍種學會志(JournaloftheRoyalUnitedServiceInstitution)(倫敦)各卷

發布7.《簡氏戰艦年鑒(Jane』sFightingShips)1910-1911》(倫敦,1910)各卷

發布8.艦載武器技術(軍內發行)各卷

發布9.美國海軍學報(Proceedings)(安納波利斯)各卷

發布10.許景澄主編:《世界師船圖表》(大連)各卷

發布11.議會文件(ParliamentaryPapers)各卷

發布12.泰晤士報

發布13.費加羅報

發布14.法蘭克福時報

發布15.紐約時報

發布16.申報

發布17.東京日日新聞

發布----------以上文字皆由聖寶劍橡葉騎士提供------------

發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時空間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異時空間諜
上一章下一章

(13)經典!自楊世界穿越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