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首先申明:各位看官可以直接跳過這一部分,與劇情無關。

其實《少年榮光》這部小說,最初想開始是在四年前,那時我剛接觸起點,剛接觸網絡這種刊載媒體。

早期的網絡小說不像現在這樣參差不齊雜亂不堪,那時能弄出書來的,其實都有着不錯的實力,而且最早小說少,每一部都會很認真的去看,自然就更能夠體味到作者賦予作品的靈性,不像現在,每天都有數百本新書出爐,想要找到一部不太監的又符合自己胃口的卻是比當年還困難。

在起點呆了這麼多個年頭,也看見了體育類,特別是籃球類的小說從無到有,從勝轉衰,到現在溫度又漸漸回升這樣一個轉變。但不管怎麼說,籃球類,直至整個競技類小說都是「網絡小說」這個大的範圍中的一個邊緣體,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或者其他運動。

這段時間我把林海大大的《我踢球你在意嗎》和《我們是冠軍》兩本小說讀了一遍,這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從林海大大的競技小說裏面體會到他所賦予作品的靈魂。

我才猛然發現一部好的作品,並不是所謂「背景」、「情節」、「人物」、「適當的YY」這幾點標準所能恆定的。更重要的是作品的「魂」。而我現在正在努力為《少年》賦予靈魂。

籃球類小說,最早印象最深刻的是《飛翔籃球夢》,相信早期混跡於各大書站的朋友都對這本書有印象。它開創了網絡競技類小說的一個先河,讓我們(至少是讓我)知道,原來網絡小說不僅可以寫奇幻寫魔幻,還可以寫競技類。不過這部小說因為其中加入了中華武術的元素,我倒並不是很喜歡。

而自從《飛翔》之後,就有一批籃球小說先後出爐,這裏不能不提的就是籃球小說的一個巔峰——校園籃球風雲。

這部書一直到零六年底才算是正式的完結了,期間其書作者和起點發生了一些矛盾和糾紛,我不是當事人也不太清楚。

但不得不說這部書確實到現在來看還算是經典,相信現在會跟着看籃球類小說的讀者,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曾閱讀過或者聽說過校園籃球風雲。總之我還記得零四年的暑期檔一大批小白讀者,一大清早就跑到校園的評論區聊天打屁,等它更新,早期它更新速度很快,每天一萬,這在現在都算快的速度了,更別提當年2K黨風靡全網絡的年代。

而後來種種原因,這部小說淡出了我們的視線(雖然我還時不時的會去翻閱)。也宣告籃球小說的一個巔峰時期由盛轉衰,到現在雖然又有回熱,但仍到不了當年《校園》叱吒起點的情況——你可以想像在前幾年,一部幾乎半TJ的競技類的小說能夠拿到六七百萬的點擊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而後來,籃球類小說有一個漸漸回溫的過程,像宏峰大大的《肥仔球王》就是一部有創意寫的不錯的小說,還有他現在的《球場預言師》創意方面都一直走在籃球小說的最前方。

另外一批寫NBA的小說都不錯,就我喜歡的有煙囪大大的《這就是中鋒》。還有很多喜愛籃球在默默努力的寫手……只是可惜都未能達到校園當年的巔峰。

我們把話題重新放回到主題上。

《少年榮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在我腦海里有了它的雛形,作為一部籃球小說,特別是突出少年二字的籃球小說。

我能寫到的東西並不多,至少不像現在起點的籃球小說那樣,能讓主角在NBA叱吒風雲,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所以我能寫到的更多是發生在這些少年們之間的事情。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些東西都太純了,太單調了。但是我想說即便如此,我寫《少年》最初的目的仍是為了把這些在我腦海里出現過的人和事都為你們徐徐道來。這些家境,成長環境,性格,球風都各異的少年們,圍繞着他們到底會發生一些怎樣的故事。我想着都是我所能給大家描述的東西。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去填補完成這部小說的一個框架,光是小說上半部分的結構梳理,我就用了數萬字。這裏還不包括各種衝突和伏筆在內。

就拿我現在寫到的地方來說,我在開始這篇嘮叨之前,我剛剛完成了第十六節,在前十六節的四萬字裏面,我已經儘可能自然的讓很多個不同的形象出現了。

成熟冷靜而又穩重的尹雲、性格孤傲卻讓人值得信任的孫明宇、半桶子水晃得叮咚響又會搞怪的薛胤銅、和薛胤銅總是過不去的趙濤哲,以及個性尖銳的天才少年楚辰希等等等等。雖然我在給幾個朋友看過之後,有人說其實不需對所有人物都進行太過細緻的刻畫,主要完善主人翁的形象即可。但我仍執意這樣做,因為在我心裏,這些都是將要生活在主角身邊的人物。

對我而言他們都是生活在我的腦海里獨一無二真實的人,我每天可以聽見他們在對我說話——

尹雲(平穩的說):「今年,我們一定要進入四強啊!」

薛胤銅(拋了一個媚眼):「小川同學,你不厚道噢!我哪有那麼差勁啊,起碼面對普通學生,我也可以很輕鬆的就搞定嘛,你不要把我寫得那麼菜……」

趙濤哲(踹了一腳薛胤銅):「就你那傻樣還想變高手?人家紀寒天還沒開口說話呢……」

紀寒天(微笑):「咳咳……提到我了?雖然我是主角……但是戲份也不會比大家多很多嘛……」

楚辰希(冷冷看着紀寒天):「你算什麼?主角該是又高又帥的我才對。」

所以我才會用和刻畫主角相差無幾的筆觸去一個個夠畫出每一個人物,當然重點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我相信,如果大家都一直看下去,都能在這些人裏面找到自己或者身邊人的影子。我力求寫出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從語言細節各個方面出發。我知道這很困難,比之於讓一個非常牛B的主角在NBA里隨意YY起來要困難的多。但我仍想盡我最大能力的把他們都變得「活」起來,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名字而已。

我覺得看一部小說,特別是籃球這類團體競技的小說,如果最後只記得主角的名字(甚至連這個都不記得),以及他怎麼樣發飆,怎麼樣在落後的時候逆轉。但是除此之外,對於這部小說的印象一點都沒有……我想這是非常失敗的。

有一句跟籃球有關的廣告詞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無兄弟,不籃球」。

的確,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每一個人都是球場上不可或缺的個體。如果這些隊友只是來突出主角有多麼牛B(我強調了「只」字),主角完成一個不可思議的進攻,他們有多崇拜什麼的。我想說這不叫兄弟,不叫朋友,更不叫隊友。那叫做FANS,而隊友,則是在他進攻的時候,給予他最大幫助的人,他們不僅僅是跑龍套的配角,也是一個個的主角!唯一的區別是「領銜主演」和「主演」而已。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只有精妙的配合才有精彩的比賽,而不僅僅是個人的獨舞!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相信雖然大家都喜歡YY,包括我也喜歡,但是如果選擇的話,一群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就像真是存在在自己身邊的少年的故事,會比牛B主角打遍NBA的故事要讓人記憶深刻的多。當然,YY是一定要的,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適度的問題。但不論怎麼說,NBA的世界我們並不了解,所以很難去真正構築出那個世界真實的模樣。這也是我最終決定不寫NBA的原因之一。

……

這部《少年》我在動筆之前已經做了足夠多的準備,這才讓我有足夠的信心去完成這部小說。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就在起點開過坑,也是一個寫了不到十萬字就停筆的小太監。

所以我知道,如果我不盡全力去填補好提綱里的每一個空隙,可能到最後我又會不了了之了。但請大家相信,這部灌注了我全部精力(目前來說)的小說,我不會隨意的就將它棄之不管,那樣的話我也不會再好意思上到起點來了,也許到最後混的十分慘淡——我已經想過這種可能性了。但我還是會努力的去完成它。

可能這部小說有點慢熱,這對於在網絡這個環境中想要謀求發展的小說來說並不樂觀。如果你想要嫉妒YY,想要爽,想要美女成群的匍伏在腳下,想要主角一個眼神放倒一片,一身王八之氣,想要每個人一看主角就知道他以後就是世界第一……那你看到這裏,我就已經很感謝你了,你可以點擊屏幕右上角那個華麗的叉。

但如果你們想要重新溫習一下年少的**四射,年少的輕狂。那就請到一杯水,靜靜的坐下來看這些馳騁的少年們在文字間上演屬於他們,也屬於你的故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榮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少年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