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127章

131. 第127章

單憑這句話,嚴助兩人就可以判斷這東甌國都尚未被閩越兵所攻陷,而且戰事似乎還很激烈,閩越軍肯定遭遇了頑強的抵抗,要不然這些巡邏兵眼中不會透露著凝重和思歸的意味的。

巧舌如簧的嚴助見問立刻答道:「我們兩人是閩越王派往東甌國都城中的秘密間諜,現在已經刺探來了非常重要的情報,急需向大王稟告。」

那巡邏兵頭頭本來還想對他們羞辱一番,以泄他們久戰不勝的憤怒,聽到嚴助如此說,眾人立刻哈哈大笑,興奮地喊道:「太好了,我們終於快要回去了。」

出門在外作戰的軍人,沒有一個不希望儘快把勝利的消息帶個親人的。

於是,兩人就這樣被安全地護送到了閩越王所在的竹棚之下。

「大王,您派去的間諜回來了,我們就要打贏這場仗了。」那頭頭得意地大聲稟告道。

「間諜?」閩越王郢顯然懵了,不明所以地愣了一會,才大聲喝道,「帶上來。」

待帶上來一看,郢不jin勃然大怒,呵斥道:「來人呢,給本王把這兩個人給我推出去斬了,還有把大虎給本王一併砍了。」

那巡邏兵頭頭原來就叫大虎,聞言當然是驚嚇得慌張失措。

「慢。」嚴助陡然一喝。郢顯然是沒想到這文弱之人竟然有着不亞於自己的一副嘹亮嗓子。

眾閩越兵聞喝也是陡然一滯。

「大王,我以為大虎不但不應該被砍頭,而且大王應該大大獎賞他才是,因為是他救了大王和大王的士兵啊!」嚴助繼續施展他的說服功力。

郢還是沒有反應,他在等待這個陌生的文士繼續說下去,別看他長得大老粗一般,卻有着一種少有的耐心,因為現在的尷尬局勢。

這時朱買臣也向郢拱手道:「大王,我倆受大漢皇帝派遣,前來與大王商量國家大事。」

郢唯一閉眼,隨即陡然睜開虎目道:「講,本王就給你們一個機會,希望你們更夠說服我,否則你們項上的腦袋可就得搬家了。」

閩越王郢雖然說得平靜,可聽在旁人耳里卻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可謂不怒而威,嚴助和朱買臣心中不由讚歎起了這個本以為是個極其莽撞的蠻族大王了。

「那就請大王聽我倆為你細細道來吧。」嚴助臉不紅心不跳地沉着說道。

「大王的閩越國與東甌國並存於吳越之地已愈數百年矣,且具是越王之後,試問何故互相功伐,非爭個你死我活不可?」嚴助沉穩地詢問道。

「哈哈,」閩越王雖然給了他們爭辯的機會,卻透露出了不屑的語氣,「殊不聞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重現祖先的繁榮富強,死些人又算什麼?」

朱買臣心想這郢卻也是個志存高遠之人,不可小覷了。

「大王宏偉志向,在下佩服。然大王久攻東甌不下,傷亡慘重,奈之如何?」朱買臣不卑不亢地反問道。

郢狠狠盯了朱買臣一眼,卻不作答,他現在確實還找不出好的解決方法來。

「如此局勢,倘若再加上朝廷大軍前來相助東甌國,那大王獲勝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嚴助繼續說道。

「朝廷大軍,你指的是多年來習慣於被北方匈奴人所欺負和蹂1i的朝廷大軍嗎?」郢說道這滿臉不屑,「更何況,朝廷大軍遠在數百里之外,如何能夠及時趕來?」

「在下以為,朝廷五萬大軍明日即可到來,大王信是不信?」朱買臣根據自己多年在會稽郡居住的生活經驗,斷定現在的天氣,不出意外衛青軍明日定可按時到達。

「笑話,」郢臉上的不屑之色更甚,已經顯出一些鄙夷的神色了,「你當朝廷的大軍是天上神人派來的還是地獄閻王派來的,敢情以為本王是三歲小兒不成?」

郢這話說完,旁邊站着的閩越武士全部怒目而視嚴助兩人,似是要把他們兩人吃掉了一般。

然嚴助兩人都是上了年紀的成熟穩重之人,豈會因此感到一絲懼意,反而是熱血上涌,不說服郢不可了。

「朝廷軍隊是強是弱,大王明日上戰場一看便可知曉,然目前還有一件要緊事大王並不知曉。」嚴助故意賣了個關子。

「何事?」郢已經顯示出一絲的不耐煩了。

「大王可知見到閩越國和東甌兩國打得你死我活,國力耗盡,在暗地裏最得意和高興的是何人?」

郢聞言來了興趣,很顯然他沒想過這個問題,他也不知道怎麼去回答,便急忙看向嚴助,緊盯着他問道:「快說,是誰?」

「南越王趙嬰齊。」嚴助爽快地答道。

郢的眼神陡然一滯,陷入了沉思之中,似有所悟。

「南越國地域廣大,ren口眾多,且被趙氏一族經營多年,論軍事實力,恐怕在貴國之上。」朱買臣接着說道。

郢知道這話說得確實沒錯,南越國的綜合實力不但在閩越國之上,恐怕比閩越和東甌兩國加起來都要強上許多。

「先生所說,確是實話。」郢的態度終於改變了。

郢雖為蠻國之主,卻要比歷代閩越君王都要睿智和沉穩許多,對於現在三國之間的狀況,他自然是非常清楚。

「倘若南越國乘大王久攻東甌不下之機,率兵偷襲貴國,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啊。」嚴助陳之以厲害。

「依先生之言,本王豈不是應該儘快退兵回國了。」此時的閩越王像換了個人似的,語氣和態度顯然謙卑和恭敬了許多。

「不可,」嚴助斷然否決道,「此時退兵不但彌補不了閩越國和東甌國之間的傷痕,而且還很有可能引得朝廷大軍乘勢追擊。」

原本睿智傲慢的閩越王此時已經變得手足無措,毫無主見了。

「還請先生告知妙法以解之。」

嚴助雖然得勢,卻不顯露一點得意之色,還是沉着穩重地坦然說道:「等待朝廷大軍前來,並請大王親自向帶軍將軍謝罪。」

「這個,」郢顯然還是有點猶豫,被嚴助和朱買臣這麼一說不但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而且還讓他處在了非常尷尬和危險的境地之中,郢慌張地向嚴助問道,「先生何以保證朝廷大軍不會對我閩越軍大打出手,且那將軍會饒過本王。」

嚴助舉右手指自己的頭顱道:「以在下人頭擔保之,大王若因此受到了任何損失,在下以項上人頭償之。」

郢似有所動。

「且我倆會儘力替大王彌補兩國之間的誤會和爭端。」朱買臣順勢繼續說服道。

「小王就依兩位之言,還請兩位多多美言。」郢誠懇地說道。

郢之所以會如此相信嚴助兩人的說辭,是因為在他領兵出征之前確實找見了一個南越國丞相呂嘉派來的使者,信誓旦旦地答應會在兩國交戰之時給予閩越國許多物質支持,但是仗打到現在卻絲毫不見南越國施以任何幫助。不但如此,卻有國中人前來稟告說在閩越南越邊境上,南越國的軍隊正在迅集結,隱有出兵攻打閩越之跡象。現在被嚴助和朱買臣兩人一說,不jin恍然大悟,懊悔不已,才會這麼快就被說服。

嚴助見閩越王雖然外表粗獷,舉止隨意,但能夠及時現缺點並及時補救,也不失為一個睿智的國王,不由好感大聲道:「既如此,就包在我倆身上了,大王就耐心地等待吧。」

第二日凌晨,衛青的五萬大軍果然乘風破浪地沿着海岸線駛到了東甌國都附近。

在東甌舉國震驚的同時,埋伏在海岸邊的閩越士兵更是嚇得退回到了內6地區,等待着閩越王的下一步行動指令。

由此,郢對嚴助兩人說過的話更加深信不疑,奉之神人。

晌午時分,在東甌士兵的帶領下,衛青和五萬大軍出現在了閩越軍營之外。

「大膽閩越蠻人,還不快快出營納降?」衛青一聲大喝,驚動了蜷縮在軍營內所有的閩越士兵,更是把郢嚇得可以。

有營中不怕死者,當眾向衛青挑戰。衛青爽然應戰,兩馬相交不過一眨眼,衛青就將那閩越人斬落馬下。閩越守營之人盡皆奉之為天將下凡,莫敢再出營者。

郢在嚴助和朱買臣兩人的陪同下,慌忙徒步來到了營帳外,向衛青拱手示意。

郢偷眼望去,果見朝廷將軍威武異常,那滅夷槍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金光閃閃,着實刺人眼球。再看這將軍背後的五萬大軍,軍容嚴整,裝備優良,更難得的是隱隱透露著一股鄙人的殺伐之氣,竟像是一支久經沙場的軍隊似的。郢此時也才完全相信嚴助兩人所說之話,朝廷軍隊雖然有着不光彩的歷史,可眼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卻絕對要高出閩越軍許多許多。

「小王拜見將軍。」閩越王躬身說道。

衛青微微一驚,想不到這蠻邦國王如此識時務,也不失shen份地應了聲,再看郢旁邊的嚴助和朱買臣具皆笑mi眯地看着自己,衛青知道他們成功了。

「衛將軍,閩越王已經答應即日退兵回國了。」嚴助如此說道,言下之意就是不再需要動干戈了。

衛青心中高興,不動一兵一卒就讓閩越國退兵不正是皇上臨行前的希望他們做的嘛,如今夢想成真怎能不高興,衛青於是急忙下馬也拱手向郢說道:「大王能如此知曉大義,看清局勢,實在是睿智之王,百姓之福啊。」

郢笑着答道:「將軍過譽了,小王還有事拜託將軍。」

「大王直言無妨。」衛青爽快地應道。

「請將軍幫忙消除閩越東甌兩國之間的誤會。」郢說得也爽快。

衛青乍聽之下心中納悶,在看到了嚴助遞過來的眼神之後,他一下就明白過來了,微一沉思道:「未嘗不可,但是大王需答應有生之年不可再侵犯東甌國一寸土地。」

這話如果換成是嚴助和朱買臣對郢說來,郢是斷然不會答應的,但是現在說話的是漢朝的將軍,且是一個頂尖的將軍,一個帶來了五萬鐵甲的將軍,但是郢還是需要好好考慮一番。

衛青和嚴助三人卻也願意等,一旦兩國達成和平協議,那可是恩惠數十年的明智之舉。

在郢思索的時候,四人慢慢在朝着竹棚走去,待到後來嚴助現衛青落在了後面,心感奇怪,出言相問:「衛將軍為何停步不前?」

就在嚴助說話的聲音散播開來進入幾人耳中的時候,一陣金屬的交擊聲也陡然刺入幾人的耳中。

隨之而來的是一把寶劍落地的聲音,幾人看去,卻是衛青的劍,劍頭朝着閩越王郢。

一閩越jing悍侍衛頓時憤怒地衝上前去,對着衛青大吼大叫道:「大膽,敢害我家大王。」

衛青虎目陡然對上那侍衛,沉聲回道:「演技不錯嘛。」

「你,什麼意思?」那侍衛表情開始緊張起來。

「沒什麼意思,本將軍只是覺得你這刺客的偽裝技巧非常高明罷了,而且還擅長於賊喊捉賊的小把戲。」衛青冷冷回應道。

那侍衛一聽完,臉就一下子紅了,立刻拔出佩劍來就刺向了衛青。

衛青不慌不忙,按著侍衛的來勢急忙後退,待退到剛才掉劍的地方時迅拾起寶劍,此時正好侍衛長劍再次襲來,衛青匆忙險險擋住對方來勢,對方來勢陡然一滯,就在這間隙,衛青舉劍饒過對方長劍以詭異的角度刺入了那侍衛的心臟。侍衛中劍后立刻倒地,難以置信地用手捂著血如泉涌的xiong口,卻已經註定是要死了。

「衛將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嚴助焦急地問道,生怕會攪亂了兩方原本已經握手言和的關係。

「問得好,」衛青還是一臉平靜,看向郢緩緩答道:「大王的侍衛想要刺殺大王,被本將軍用劍給擋飛了暗器。」

「暗器,將軍說笑了吧,何處有之?」郢也覺不可思議,驚問道。

衛青微微一笑,來到剛才掉劍處,躬身拾起一件肉眼極易忽視了的東西。

這時閩越王才驚叫道:「細針。」

「不錯,喂有劇毒的細針。」衛青附加說道。

幾人這才現這細針全身都在散著紫光,顯然是劇毒之物。

「而刺客則已經倒在地上了。」衛青繼續解釋道。

幾人再是驚訝不已,在驚訝於刺客手法和偽裝技巧高明的同時,也驚訝於衛青神乎其神的敏銳和判斷。

「將軍好手段,吾等佩服。」嚴助兩人齊齊拱手說道。

而愣在一旁的閩越王見狀不由也恭敬地躬身道謝道:「小王多謝將軍救命之恩,真當不知該如何報答才是。」

三人心想這閩越王倒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於是衛青順勢答道:「無它,只希望大王考慮本將軍剛才所說之話。」

在一番戲劇性的變化之後,郢非常願意地當着衛青三人的面以祖先越王勾踐的名義了誓言。

如此一來,事情就好辦多了,衛青帶着天朝的威懾,還有閩越王的承諾,很容易就獲得了東甌王的雙手同意。在衛青三人的見證下,閩越王和東甌王都雙雙以勾踐的名義了誓言,宣佈兩國幾十年之內都永不相互功伐。

如此,東甌之圍本衛青三人輕易解去,三人也踏上了返回會稽的路途。

路上,衛青讚揚嚴助兩人道:「解去東甌之圍,兩位功不可沒,等我回了京城,定替兩位向皇上請功。」

「多謝將軍。」嚴助兩人齊齊拱手道謝。

「嚴大夫就暫時留在會稽郡接替太守一職吧。」衛青宣佈道。

「這怎麼可以,在下何德何能難當此任。」嚴助謙虛地說道。

「有何不可,等我回去向陛下道明原委,這太守之位定是大夫你的。」衛青果決地說道。

的確,衛青的提議司馬錦怎麼會不採納,更何況嚴助確實立下了大功,本身也非常有資格來當一郡之守。

「既如此,在下可為師爺,太守之位可讓朱先生來擔任。」嚴助再次推tuo道。

朱買臣聞言受寵若驚,推tuo道:「不可,萬萬不可。在下從未擔任過任何朝廷官職,恐難以勝任。」

「有何不可,先生對會稽郡和東南幾國的了解無人可比,當這太守是再合適不過了。」嚴助繼續推薦道。

「嚴大夫所言雖然屬實,可這為官之道,朱先生卻一時難以適應,遠不如大夫熟悉和jing通。不如這太守之位就先由嚴大夫擔當着,師爺之位就由朱先生來擔當,待我到了京城再請示陛下,由陛下來定奪,如此可好?」衛青提議道。

衛青見兩人還在猶豫,不由曉之以大義道:「東甌之圍剛解,民心尚處在動蕩之中,會稽郡亦多有不平之處,兩位如果不挺身而出,國家如何安寧,陛下如何安心?」

兩人聞言才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齊齊拱手應道:「敢不從命。」

於是在衛青踏上回京之路后,嚴助出任了會稽太守,朱買臣則為師爺。朱買臣的多年苦讀也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解去東甌之圍后,漢武帝為一顯大漢國威,攜帶心愛的慕容婷還有衛青、司馬相如諸位愛將,前往泰山封禪,順便平息了南越丞相呂嘉的反叛,安定了最南邊的疆土。期間,司馬錦於泰山頂意外得到了祖先遺物,絕鳳鎧。這盔甲的材料與傲龍劍相同,其堅硬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從此,司馬錦幾乎成了不死之身。

封禪回來之後,司馬錦就命令衛青、霍去病等人着手準備北伐,爭取一舉擊潰北方大匈奴,讓匈奴人永遠失去反攻的能力。而此時的匈奴國,剛剛經歷了伊稚邪和於單兩人之間,為爭奪匈奴單於之位引的大規模內戰,因此當衛青帶領着數十萬帶甲之師一路北下時,匈奴人潰不成軍,一敗塗地,從此匈奴幾十年都沒有興風作浪。至於伊稚邪、於單和殺害阿嬌的兇手海軍師,都死在了那場震懾古今的漢匈大戰中。

漢軍得勝歸來,全國百姓紛紛夾道歡迎。自大漢朝建國以來,多少年的屈辱啊,都是拜北方的匈奴人所賜,這一次,漢人翻身了,徹徹底底的佔據了上風。

司馬錦身為漢朝有史以來最為英明神武的皇帝,自然虧待不了兩位打了打勝仗的大將。即刻頒佈詔書,把司馬錦的「二姐」平陽公主嫁於大將軍衛青,把親妹妹司馬綉嫁於輕車將軍霍去病。從此世間又多了兩隊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

隨後,漢武帝派遣御史大夫司馬相如治理西南夷,卻收效甚微,不得已再派大軍前往征討,雖遭遇許多凶獸妖術及崎嶇道路等困難,歷盡坎坷之後,最終使得西南眾小國、眾少數民族前來歸順,至此西南夷也納入漢朝版圖。

接着是東定朝鮮半島。司馬錦親自領兵攻入異域朝鮮,面對朝鮮人的頑強防守、高麗mei女的連番you惑、朝鮮寒冷的天氣等不斷的衝擊,司馬錦和幾十萬漢朝軍士一起,一起進退,一起甘苦,最終他們贏得的不僅僅戰爭和領土,還有自信和國威。

現在,還剩下大漢朝的西部還未平定。司馬錦藉著連戰連捷的士氣,以張騫為嚮導,衛青等一干武將為骨幹,前往征戰西域諸國,期間奇迹般地得到了祖先司馬錯當年騎過的絕世寶馬追風駒。異域風情,黃沙萬里,長途奔襲的畫面磨練了大漢王朝的真正建立者們。

江山平定了,司馬錦的生活也變得安定了不少。母親王太後於是趁機與女兒平陽公主商量了一下,聯合起來硬逼着要把一個叫衛子夫的女人取進宮裏來做司馬錦的妃子。司馬錦最終考慮到衛子夫就是衛青異父同母的姐姐,同時對衛子夫本人也有些許好感,當然最主要的是慕容婷,他最疼愛的女人,也極力慫恿他收了衛子夫,如此,司馬錦也不再拒絕,也不再猶豫。

一年後,衛子夫就為司馬錦誕下一子,取名為劉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戾太子,當然這是后話。

若干年之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龍縱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龍縱橫
上一章下一章

131. 第12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