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苛刻的和談條件

第二百五十六章 苛刻的和談條件

關於大華與島國的戰爭,很多人都覺得有些看不懂。按照常理而言,戰爭越早結束對開戰的國家越有利。可劉興華表現出來的情況,似乎又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目前大華國取得的絕對優勢,只待他一聲令下,攻入島國本土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偏偏劉興華即不接受島國投降,又不下令部隊展開登陸作戰。

如今大華國更多的精力,似乎都用到支持東南亞沿海各國建國的事情上。可很多人都知道,劉興華此舉的用意,名義是扶持實際卻是變相的殖民這些國家。

可就算知道,如今的國際形勢之下,各國同樣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着大華國,扶持代理人掌控這些島嶼國家,進一步提升大華國在本地區的威望。

而英美方面,為了保住島國的存在,也不想將大華國推到德奧聯盟一方,同樣以採購物資的方式,希望能緩和眼下的形勢,替島國保留一線生機。

一旦亞洲成為大華國的後花園,對於這些軍事強國而言,無疑是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可目前的形勢,兩個聯盟戰績依然戰事僵持,那怕美國不斷派遣兵力參戰。

這種形勢之下,大華國的政治傾向就顯得極其重要。誰都清楚,一旦大華國加入戰爭,那麼同其一方的國家,就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面對這種情況,明知大華國坐山觀虎鬥,參戰各國依然要咬牙堅持。畢竟,戰事進行到現在,兩個陣線似乎都清楚,不分個勝負誰都不肯罷休啊!

正如這些人猜測的那樣,劉興華清楚兩個聯盟陣線,短時間結束不了戰爭。既然完成第一階段戰鬥目標,劉興華又為何要急着攻擊島國本土呢?

有時候,嚇唬的效果會更好。而劉興華也要島國人感受一下,那種被槍頂到腦門隨時都有可能開槍的滋味。這算是劉興華的惡趣味,卻也有一定政治考慮在其中。

在劉興華看來,消化好戰爭的勝利果實,這一點同樣非常重要。何況,後期搶佔沙俄在海參威的海軍基地,同樣需要一個穩定的半島基地支持啊!

大量的民眾跟物資進入半島,由袁世凱擔任省長的半島,各項工作也順利開展。至於依舊反對大華實施吞併的人,要麼徹底閉嘴,要麼已經張不開嘴了。

為了保證半島的穩定,劉興華在治理的過程中,同樣採取鐵血跟懷柔並重的管理方式。那怕反抗的人,劉興華都會毫不留情的消滅。

至於國際上的抗議之聲,這時候誰敢多說半個不字呢?就算說了,不理會便是了!

本國的事情都沒搞定,還去操心別國的事情。對於這樣的人,劉興華直接一句『飯吃多撐的』便打發。不再理會別人的評論,加快對半島的實際收復。

在劉興華看來,半島雖然很長一段時間,是擁有獨立性質的國家。可這些年,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何嘗不是左右搖擺,過着依附強者而生的生活呢?

既然他們不具備獨立建國的資本,那徹底淘汰出局,也好過每次輪著被人殖民強吧!至少大華國的軍政官員接管之後,當地的百姓還是非常支持的。

至少他們不用擔心,將來頭上又換別的主子。而劉興華同樣相信,給大華國一點時間。這些半島人,會徹底以天朝上國自居而興奮。

驕傲自大的傢伙,那就徹底讓他失去驕傲自大的本錢就行了!

時間持續了將近半年,包括天天提心弔膽的島國人,也覺得劉興華很坑人。保持足夠的海軍威脅,甚至派遣潛艇對他們進行封鎖,半年下來島國物資可謂奇缺。

那怕偶爾一些時間,英美會給他們運送一些物資。可相比他們的需要,這些物資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大華國一日不登陸,他們就要備戰一天。

先前還有島國人覺得,大華國真的很傻,還給他們備戰的時間。現在人家掌握海軍優勢之後,他們才真正明白,傻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擴充起來的陸軍部隊,看似兵強馬壯。可要養活這麼多部隊,單靠國內的糧食儲備,島國又能堅持多久呢?更別說,眼下有些兵工廠都陷入無材料生產的境地。

正如很多島國人始終明白的情況那樣,身為島國的他們,物資非常欠缺。絕大多數物資,都要依賴國外進口。一旦本島被長期封鎖,他們就將陷入痛苦的境地。

眼看國內糧食價格,一天比一天高,甚至一些部隊都開始縮減軍糧供應。島國天皇跟一眾大臣都覺得,大華國這招不戰自亂的辦法,確實掐住了他們的七寸。

再次召開內閣會議的天皇,最近日子同樣不好過。跟各國救援,得到都是愛莫能助的回答。偶爾能從外面運些物資進來,還要承受這些國家的剝削。

何況,處於戰爭狀態中的英美等國,更多物資都要用於戰爭。又怎麼可能,對他們提供無償的軍事援助呢?這盟友,果斷是用來拋棄的啊!

就在島國人焦頭爛額之時,始終不肯同意談和的大華國,突然改變聲音。願意有條件接受島國的投降,並給負責商討的島國提出了一系列的條件。

看着大華國遞交的和談條件,天皇只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將電報一丟,怒吼道:「這幫大華人,真的欺人太甚!這根本不叫和談,他們還是一點和談的誠意都沒有。」

有個內閣大臣撿起和談代表發來的和談條件,看了幾眼也明白天皇為何會這樣生氣。原因很簡單,劉興華提出的和談條件,實在太過苛刻了。

第一條,禁止島國存在任何可用於生產軍事裝備的工廠跟船廠。這樣的後果就是,未來島國想發展軍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怕步槍跟子彈,都要象國外購買!

第二條,向大華國割讓北海道以及附屬島嶼,同樣所有島國軍用港口,都將用於大華國海軍駐紮,租期一百年。這同樣等於,島國將成為大華的殖民國。

第三條,天皇及島國皇室成員,需對此次挑起的戰爭負責。取消天皇制,島國成立民主政府,以總統制管理並統治國家。保留一定數量的內衛部隊,其餘部隊就地解散。

第四條,賠償此次挑起戰爭的一切損失,共計白銀五億兩。將所有國家海關稅賦,全部交由大華國派人接管。這樣幾乎讓島國失去財政最大收入!

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只要島國人不傻,單單這四條島國就不可能答應。可眼下的形勢,也讓很多人明白,一旦戰爭爆發的話,島國必敗無疑。

沒有外部資源供給,只要再封鎖島國半年,島國就將面臨內亂的危險。沒了糧食可吃的百姓,到時瘋狂起來,也是非常危險的啊!

而且隨着大華國封鎖島國的海運補給線,島國政府也發現,有不少沿海貧窮的地區,似乎已經存在小股的反抗力量。這些反抗軍身後,同樣有大華國的影子。

那些人之所以願意當反叛者,究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太窮了。連肚子都吃不飽,還指望他們忠於天皇,忠於這個國家嗎?

繼續這樣下去,加入反抗軍的百姓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不用大華國派兵入侵,單單那些反抗軍,就會讓島國政府焦頭爛額。

可這樣的和談條件,跟亡國有什麼區別呢?命或許可以保住,可有機會看到這份和談書的官員都知道,答應這個條件,他們將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就在天皇跟內閣覺得,既然大華國鬆口,也許還可以商量時。大華國很直接的表示,要和談的話,就必須答應這些條件。不然,大華國隨時會啟動戰爭程序。

實際上,島國人並不清楚,國防軍最為精銳的特種部隊,如今已經進入島國境內,在搜索有價值的軍事轟炸目標。一旦啟動登陸戰,大華國能以最快速度結束戰爭。

如今劉興華在等待的,就是那個依然如同龐然大物的沙俄內亂。一旦沙俄內亂開啟,便是大華國兵發島國的時候。藉著登陸島國的掩護,相機收復割讓給沙俄的領土。

不少東北籍的沙俄官兵,已經提前一步進入那些地區蟄伏。他們要做的,就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當地的政府,掌握當地的軍事管控權。

至於下一步,這些人會打到沙俄什麼地方去,那就不是劉興華所能預計的。總之一句話,前朝割讓的那些領土,劉興華無論如何都要收復回來。

對於下一步分裂沙俄的計劃,劉興華則會躲在幕後,支持那些反沙皇的軍隊跟官員。趁著沙俄內亂的情況下,進行分裂沙俄的計劃。

到時能夠將沙俄分割成幾塊,就看到時沙俄的混亂程度。而這些扶持起來的小國家,都將是大華國的一道天道屏障。想進攻大華,必須先通過這些組建起來的小國家。

甚至在劉興華的設想中,未來他也會成立,類似聯邦性質的聯合體。當然,他會給那些國家一定的自主權力,也不會讓他們過多參與大華國的事務。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他卸任之後,大華國依然能成為亞洲的霸主,領先歐美這些軍事強國的優勢。而現在,他必須把這個基礎給打牢固一些才行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獵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獵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苛刻的和談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