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回 家和萬事興

第156回 家和萬事興

話說Emily和張軍回到上海后,經常會促膝而談,深感父母的不易,發誓一定要儘快在上海買房,接老人過來安住。WWw.

張軍的生意做得很好,良性運轉。Emily加入某美術協會,幹得很開心,閑暇之餘跟張軍一起打理生意,跟客戶打成一片,可謂門庭若市啊。

小兩口感情一直不錯,很快便領證了。回到美國后,一家人很喜歡張軍,熱情招待他們。

提到張軍的家庭,Emily總是說一家人對她很好。父母說下次到中國一定去拜見親家母。他們倆忙說不用了,可他們懂得禮尚往來,非要去。

這下兩個人可急壞了,行程勞苦,家境貧寒,父母見了該不放心了。

看兩個人如此執拗,便知其中有蹊蹺。逼問下才知曉情況,很不放心,為女兒感到不值和擔心,不過想到家人老實,張軍人能幹,也不錯,希望女兒能過好。

半年過去了,房子弄好了,公婆也接過來。Emily有孕在身,正好能過來照顧。

剛開始大家很客氣,公婆一心照顧兒媳,喜歡得不得了,總是滿臉堆笑。Emily心疼公婆,對他們關愛有加,家裏洋溢着甜蜜和溫馨。張軍別提多開心了,放心得去干自己的事情。

可好景不長,畢竟習慣不同,文化不同。一開始Emily盡量將就,可時間久了不能再忍了。

每天早晚都是熬粥吃餅就鹹菜,Emily想吃菜,專門炒個菜,但炒得太爛,沒有營養,也難以下咽。中午一直都是麵食,放一點點菜。

Emily說營養很重要,每天都要吃菜和水果的,何況現在還懷着孕呢。二老說已經不錯了,他們在家夏天種菜就吃點,冬天就土豆和白菜將就,吃菜無所謂的。

Emily無法忍受這樣的飲食,自己去買菜,他們堅決不讓,怕動了胎氣。Emily有點不耐煩了,你們做得沒營養,還不讓我自己做,這是要坑人嗎?

公婆還格外固執,擔心她,非拉着不讓她動。Emily實在是忍無可忍,很嚴肅地跟他們理論一番,氣急敗壞地回屋裏躺下了。

老人也很生氣,一天伺候她,對她百依百順,不讓她幹活是怕她累著,結果卻招來如此無禮的謾罵和不理解。

雙方都很氣,家裏一下子變得冷寂很多。張軍到家,馬上嗅到異樣的味道,兩邊都勸不到。最後還是老人認錯,Emily說不是誰錯的問題,是無法一起生活。

張軍也早就料到會過不到一起,可眼下怎麼辦呢?就一套房子,一邊是老人,一邊是孕妻,不可能讓父母回去,Emily也沒個地方去,小果家也不好常住。

他獃獃地坐了很久,後來Emily跟他講,她去他公司住,她喜歡跟人們說話,家裏太憋悶了。

張軍說條件不行啊,沒有家裏方便。

Emily認為開心和自由最重要,在公司可以跟很多人交談,想吃什麼,去哪裏玩,只要跟他說一聲就好。在家裏,實在是太不自由了。

張軍想想也好,去跟父母溝通。老兩口這下可真不高興了,就這麼點小事就決定搬出去住,那還不如他們回家,給他們騰開呢。

有了媳婦忘了娘了,什麼都聽媳婦的。他們倆氣急敗壞地非要去找Emily理論,張軍強拉住才作罷。

他跟爸媽解釋了很久,Emily跟你們在一起什麼都不習慣,她那麼愛玩,在家裏跟你們也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心裏對你們還是很尊敬的,希望不要誤會。

Emily走的時候,跟二老親切道別,說都是自己不好,惹他們生氣了,很愛他們,會經常回來看二老的。

Emily輕鬆、真誠的一番話讓他們釋懷了,倒是覺得自己太小氣,原來Emily是有事說事,不往心裏去的人。

親切道別,擁抱淚奔,一家人的心又緊緊地連在一起。

話說Emily到公司住后,還真是開心,每天都會跟客戶聊天解悶,一來客戶維護好了,二來自己心情倍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Emily的身子也逐漸笨拙,隨時都有可能去醫院。公婆一再要求她回家,Emily終於搬回去了,還是那麼不自如,老人也不容易,將就下吧。

到醫院后,爭執不斷,公婆擔心她生孩子會痛,孩子可能也會危險,一再要求剖腹產。Emily實在不理解,順其自然就好,幹嘛非要逆着來呢。再說順產對孩子智力、肺部等都好,堅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爭吵不斷。Emily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的肚子自己說了算。

她如願順利產下男嬰,一切都好。爺爺奶奶早已準備好奶粉,Emily又不理解了,自己有奶,幹嘛非要餵奶粉呢?Emily要用尿不濕,他們是堅決不讓,怕孩子捂著難受,棉尿布舒服。

大人孩子一切事情都弄不到一起,雙方都煩透了。張軍夾在中間很難做。Emily忍無可忍,無法正常生活,只好在出院一周后又搬入公司。公婆非常惱怒,都是為她好,怎麼說走就走呢?

這是人家的房子,既然不能照顧,還不如回老家,給人家騰開呢。坐月子、帶孩子不能在家裏呆,跑公司住。咱走人就對了,老兩口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了。

Emily再三說,搬開住只是保持各自的習慣,彼此能正常生活。對他們二老還是一樣敬重,千萬別離開,要不他們會挂念的,還得回去請他們回來。

現在這樣,既能經常看到,也不會每天在一起,這是最好了。

張軍解釋了很久,才穩住父母。

父母一再說,要留下也是他們出去住,怎麼能讓母子倆住在公司呢?

Emily解釋了半天,她喜歡去那裏住,人多熱鬧,讓她一天待在家裏,誰也見不著,沒個說話的,會悶壞的。到公司住,張軍也能幫忙,同時她也能幫她維護客戶。不用擔心了,在那裏住得很開心,有時間就抱着孩子回來。

老兩口實在是覺得過意不去,可是他們主意已決,只能這樣了。之後他們每天過去幫忙洗衣服、打掃衛生。

磕磕絆絆,時間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矛盾越來越大。

孩子幾個月的時候矛盾主要在飲食和衛生上,等孩子到兩歲左右以後,矛盾更尖銳,已經觸及到教育層面。

就說最近發生的事情吧,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動手吃飯,Emily希望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自己能吃,為什麼不讓他自己吃呢?每次吃得場面凄慘,衣服、桌子、地下簡直一團糟,爺爺奶奶看不下,就開始嘮叨,他們認為孩子還小,自己吃又慢又臟,大人喂一下,孩子能吃好,家裏也清靜很多。

Emily則不這樣認為,每個人一開始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會做不好,給他機會鍛煉,他會變得越來越好,動手能力也會更好。

就這個事情,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吵。Emily說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他們暫時可以不過來幫忙,想過來就別插手教育。

他們只好盡量避免過去,但天天給張軍打電話,叮囑他一定不要任由她瞎鬧,別把孩子帶壞了。

有時Emily在旁邊聽到了,很生氣。他們的矛盾逐漸熱化,張軍夾在中間,用焦頭爛額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矛盾無法緩解,老兩口不放心,做不到不過去關心。Emily很有主意,絕不可能屈服,孩子的教育多重要啊。

張軍本身也不善於人際關係,他是真不會處理。直到Emily爸爸媽媽來住了一段時間,他們的關係才算是得到改善。

美國父母來一天就了解到事實真相,當然支持女兒了,孩子是要鍛煉動手能力,孩子從小就學會自立,學會愛家人。

雙方父母坐一起,張軍做翻譯,就這個問題聊了很久。他們講述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Emily這樣做是對的。當然也理解張軍父母的心情,做父母的都一樣。

經過協調,以後孩子就由孩子的父母管,咱們老人都不要插手。想孫子就過來看看,他們有空也經常回去看看老人。誰也不干涉誰,之間只有親情、溫暖和尊重。

老兩口終於開竅了,日子平靜了,親情更濃了。

從此他們相敬如賓,和氣一團。

(全劇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漂洋過海來愛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漂洋過海來愛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6回 家和萬事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