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變亂突起

第115章 變亂突起

跟隨劉子秋南征北戰多年,張亮深知劉子秋的厲害。只要劉子秋還呆在京城,無論李世民掌握自己多少把柄,張亮都不會敢於輕舉妄動。對於李世民的話,他也是將信將疑。不過,在大軍接管京城防務之後,張亮也有了許多便利,可以調閱城門處最近一段時間進出京城的記錄。因為他是大將軍,級別足夠,可以看到原本應該十分絕密的記錄,並且從中找到了劉子秋一行西去的記載。

至此,張亮徹底放下心來。儘管並不相信真會如李世民所說,劉子秋會有去無回,但張亮卻了解劉子秋的性格,知道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只要把劉子秋的妻兒掌握在手裏,即使劉子秋重新鐐回來,他也可以跟劉子秋談很多條件,就算讓劉子秋公開宣佈退位,想必劉子秋(頂點小說手機版)也會毫不猶豫。而且,劉子秋是個信守承諾的人,他答應了退位就一定會真的退位。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在條件中加入保證自身安全這一條,那麼一來,他就可以有恃無恐了。

在確信了這一點之後,張亮開始真正行動起來。他首先把自己可以直接調動的那三千精銳騎兵安排在玄武門外。這樣的安排有些不合常規,因為騎兵適合野戰,通常都是駐紮在城外。除非城池被敵人包圍,迫不得已才會撤進城內。不過,騎兵並不是適合攻城的兵種,誰也想不到他會動用這些騎兵去攻打皇宮,因此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誰又知道,李世民早已經承諾過,到時候宮門就會自動打開。所以這些騎兵並不會去攻城,而是可以從宮門直接衝殺進去。皇宮裏縱有一干守衛,但又如何抵擋得了縱橫馳騁的鐵騎?

緊接着,他又把李元吉所部一千人馬派過去駐守洛陽南門。李淵一家在西北,讓李元吉守在南門,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殊不知,早在幾年前,李淵就把自己招攬的那些亡命之徒悄悄聚集到了南方。而張亮的莊園就在南郊,他的三千私兵本來就在那裏。有李元吉駐守南門,無論是李淵招攬的亡命之徒,還是張亮蓄養的私兵,都沒費什麼力氣就混進了洛陽城。

至此,李淵一夥在洛陽城中聚集的兵馬已經達到一萬餘人。除此之外,李淵在洛陽皇宮中還埋有一顆棋子,那就是昔日的內府總管李誠。

劉子秋登基之後,直接廢除了許多慘無人道的刑罰,其中就包括宮刑,同時也決定不再招收太監。當然,皇宮裏原來的太監則遵循他們本人的意願,願意出宮回家的,發給盤纏和土地,願意留在宮中的,也可以繼續擔任雜役。太監因為身體殘疾,不男不女,出宮之後難免受人恥笑。因此,大多數太監倒是願意繼續留在宮中。這也沒什麼,以大漢王朝如今的實力,就算白養幾個太監也無所謂。

不過,劉子秋從此不再招收太監,宮裏原本由太監承擔的一些雜役也改由宮女代替。過去,宮女大多選擇嬌美的漢人女子,難以承擔一些重體力勞動。但大漢王朝現在不同以往,實際控制區域擴展到了整個漠北和西域,那裏有許多女子身材魁梧,力氣不輸於男人。這些異族女子被選入宮中,完全可以代替那些本由太監承擔的工作。而且劉子秋還規定,這些女子並不需要在宮裏呆一輩子,通常干滿五年就可以輪換。到時候,除了在宮中領取的月例錢和賞賜之外,皇家還會另外頒發一筆不菲的遣散費。有了這筆錢,她們回到漠北或者西域,都可以過上富足的日子。所以,這些女子並不愁嫁,往往剛剛被挑選入宮,就有許多人家上門求親。這樣一來,宮裏太監的地位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非但如此,過去一些有職位或者年長些的太監還可以支使手下干這干那。現在,劉子秋不招新太監,他們就無人可用。所以,許多太監在宮裏既吃着白食,又怨聲載道,還不願意領了盤纏出宮。李誠利用這一點,很快便拉攏了千餘名大小太監。

但是,大漢皇宮跟前朝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太監們只能生活在前殿,而不能隨便出入後宮。尤其在太陽落山之後,更是不允許他們踏入後宮半步。所以,李誠這枚棋子雖然重要,卻也只能在前面搗亂,真正想要衝進後宮控制劉子秋的妻兒,還必須依靠張亮的生力軍。

聽李世民說完各路人馬到位的情形,李淵輕輕點了點頭,道:「為了這一天,老夫已經等了整整十六年,實在不願意再等下去了!就在今夜!」

是夜,天空陰雲密佈,四野一片漆黑。三更時分,皇宮方向忽然冒出一團火光。火勢越來越猛,漸成燎原之態。

張亮早已披掛整齊,看到宮中火起,不由大喝一聲:「兒郎們,隨某進宮救火去!」

說是救火,可是眾軍卻沒有帶一隻水桶,手中執的都是明晃晃的馬刀。戰馬陣陣嘶鳴,直奔玄武門而來。果然,玄武門早就四敞大開。原來,守衛宮門的侍衛,他們的日常飲食都是由太監們負責提供的。太監們在今晚的飯菜里加了些巴豆,害得侍衛們一齊鬧起了肚子,反覆往茅廁跑。而且,太監中也有不少高手,趁機便將玄武門奪了下來。

宮門大開,張亮領着大軍一擁而入。

劉思根正在東宮秉燭夜讀,聽到外面喧嘩聲四起,慌忙起身觀看。

早有侍衛沖了過來,大聲喊道:「不好了,張亮造反,正在宮是胡亂殺人!」

此時宮中已經是一片大亂,哭喊聲、慘叫聲、廝殺聲此起彼伏,倉促之間,宮中守衛也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劉思根當機立斷,抽出隨身的障刀,沉聲道:「隨某來!」

他倒不是打算憑一己之力阻擋叛軍的進攻,而是牢記着劉子秋的吩咐,要照顧好幾位姨娘和弟妹。後宮里,除了花雲,其他幾位姨娘都手無縛雞之力,而那些弟妹雖然也自幼習武,便終究年幼,並不曾經過戰陣。亂軍之中,刀槍無眼,傷了任何一個,他都覺得無法向父皇交待,會令他自己愧疚終身。所以,劉思根的想法很明確,要帶着姨娘和弟妹們避往洛陽西山。

那裏曾經是劉子秋和高秀兒躲避追兵的地方,在劉子秋登基以後,已經數次帶領妻兒故地重遊,並且在山中秘密修建了一處洞穴,洞穴里存放了一些食品和禦寒之物。這處洞穴的所在,劉子秋直到此次離開洛陽前往西海時才告訴了高秀兒、花雲和劉思根。劉子秋的用意很明顯,他日如果遇到變亂,可以利用這個洞穴躲避一時。當時,劉思根還認為劉子秋是杞人憂天,大漢王朝正如日中天,能有什麼變亂髮生?卻不想,這麼快就需要用到這處避難之所了。

劉思根帶着十多名貼身侍衛,剛剛退入後宮,就撞上花雲提槍迎面趕來。

外面這麼大的動靜,花雲等人自然也是早就被外面的喊殺聲驚醒。花雲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去的,自然絲毫無懼,只是謝沐雨等人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景,未免個個花容失色。還有幾個年幼的孩子,更是哇哇哭個不停。花雲當然也知道,這個時候必須保護她們撤到西山上的那個洞穴,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但是,敵人已經攻到了宮門外,如果不阻擋一下敵人的攻勢,謝沐雨等人根本不可能逃得掉。

看到劉思根過來,花雲不由大喜,連聲道:「根兒,你快帶着姨娘和弟妹們先走,我隨後便來。」

劉思根自然明白花雲的意思,不由把刀橫在胸前,大聲說道:「姨娘,你先走,孩兒在此斷後!」

花雲還想搶著留下,卻見劉思根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沉聲道:「姨娘,來不及了。姨娘若是再不走,孩兒便自刎在姨娘面前!」

見此情景,花雲無奈,只得狠狠地跺了跺腳,扭頭奔回宮內去了。

過不多時,數百名女衛匆匆趕到劉思根面前,齊聲道:「大皇子,雲妃娘娘令我等前來相助大皇子。」

早年劉子秋成立女衛的時候,人數近萬,這些年天下太平,女衛人數也逐年裁減,現在只剩下不足五百人,幾乎全部被花雲派了過來。想到花雲身邊只剩下寥寥二十多名女衛,劉思根不由焦急起來,但這時候他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這個事實。此時,陸續又一些侍衛退入後宮,加上這些女衛,勉強也湊起了千人。其實,宮中還有數千侍衛,只是猝不及防,一時難以聚集。不過,這些侍衛個個忠於職守,雖然彼此沒有呼應,甚至連衣甲都沒有換上,就匆匆投入了戰鬥。正是有了這些侍衛的殊死搏鬥,才大大地阻礙了張亮的攻勢。不過,侍衛們的傷亡也極其慘重,幾乎十不存一。很快,張亮的大軍便推進到了後宮的宮門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5章 變亂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