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精兵

第二十三章 精兵

「經過大家認真的討論,我現在宣佈討論結果。」

秦漢起身,與會各將領也跟着起身,等待秦漢的最終結論。

「其一,對陸軍進行改革,兵種進行重新劃分,分為三大類,即國民警衛隊、國防軍以及海外駐軍,國民警衛隊屬預備役性質,分兩級,B級預備役所有適齡男性青年都必須無條件參加,A級預備隊規模在20個師左右,由年齡在20周歲至40周歲、身體健康、體魄強健的青年男子組成,定期進行軍事化訓練,由地方財政提供給養,確保在戰時經過短時間訓練就可以投入軍事行動;

國防軍屬全日制職業軍隊,其職責是維護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

海外駐軍同屬全日制職業軍隊,其職責是駐守中國海外軍事基地,或者駐外保護中國的盟國,確保不受敵國的軍事威脅;

取消大南方戰區和大北方戰區設置,實行陸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制,由參謀長聯席會議統一指揮國民警衛隊、國防軍以及海外駐軍的軍事行動;

國防軍編製為十四個整編師,其中兩個炮兵師,兩個騎兵師,海外駐軍編製暫為八個整編師,其中兩個炮兵師,一個騎兵師,以後陸續擴充至十三個整編師,日後視情況再議是否繼續擴軍;

其二,海軍擴軍,以太平洋艦隊第三艦隊為骨幹組建印度洋艦隊,下轄第一、第二分艦隊,以太平洋艦隊第三艦隊為骨幹組建大西洋艦隊,對太平洋艦隊第二艦隊進行擴充,重新組建第一、第二分艦隊;

其三,組建空軍,以湘楚軍校航空專業的第一期畢業生為骨幹組建第一航空師,下轄第一、第二、第三航空大隊,以科技司最新研發的十二架教練飛機進行作訓,等飛機製造廠生產出小批量的戰鬥機之後,迅速形成戰鬥力。」

宣佈完這些決定,秦漢頓了頓,接着宣佈最新的人事任免。

「鑒於在對俄、對英作戰中的傑出貢獻,授予左宗棠元帥軍銜,蒙虎、白飄雲、張大河三人大將軍銜,晉陞秦中華、張運蘭、汪洋、展濤、劉從雲、秦兵、鐵漢軍等七人為上將,晉陞黃飛鴻等16人為中將,明日在國民議會大廳舉行正式的授銜儀式。」

「任命左宗棠元帥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蒙虎大將、白飄雲大將、張大河大將為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負責對中國海、陸、空三軍的統一指揮。」

「任命汪洋上將為印度洋艦隊總司令,展濤上將為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劉從雲上將為大西洋艦隊總司令,任命秦中華上將為空軍第一航空師司令。」

次日,在國民議會大廳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左宗棠等高級將領從大總統秦漢手裏接過了嶄新的禮服,當濟濟一堂的高級將領簇擁在大總統身邊合影留念時,那一瞬間被永遠定格。

****

當秦漢對中國的海陸軍進行整編,並且首創空軍的時候,中國的對外擴張也在加速進行,秦兵在東瀛四島的野蠻擄掠達到了巔峰,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的大型運輸補給艦幾乎每天都穿梭在東海之上,運來數以萬計的勞工。

中國的三大造船廠和上百家中小型造船廠因為海軍的大批量訂單而日夜加班,機器整夜轟鳴,工人們忙得昏天黑地,在工人們加足馬力的工作下,一艘接一艘軍艦建成下水,編入海軍現役。

剛剛組建的印度洋艦隊在汪洋的率領下正式穿越馬六甲海峽,背靠新加坡基地和英國艦隊展開了對印度洋控制權的爭奪,兩國海軍在廣闊的印度洋上激烈交戰、浴血廝殺。

以劉從雲上將為司令的大西洋艦隊從東海起程,穿越白令海峽,再穿越北冰洋,正式入駐阿爾漢格爾斯克海軍基地,宣佈中國海軍正式進入歐洲海域,從今天開始,中國海軍將有能力在歐洲國家的海域進行海戰。

太平洋艦隊雖然失去了可堪一戰的敵人,但他們也沒有閑着,他們穿越了遼闊的太平洋,將觸角伸到了打丁美洲,與剛剛取得獨立的打美國家取得了聯繫。此時的拉美國家,剛剛脫離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政治上雖然獨立了,但在經濟上,他們仍舊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太平洋艦隊的任務就是帶去中國政府的好意,協助他們擺脫對西方列強的經濟依賴。當然,秦漢政府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在幫助拉美國家擺脫對西方國家的經濟依賴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讓拉美成了中國的經濟後院……

除了軍事上的輝煌勝利,中國在經濟方面的成就也是世所矚目。

到了19世紀70年代初,以華元為結算貨幣的世界貿易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由於中國政府一貫緊持與西方列強的貿易部分以華元結算,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中國國力的增強、影響力的增強,華元逐漸被整個西方世界尤其是普魯士所接受,到了70年代初期,中國與西方世界的貿易基本上已經放棄了使用硬通貨改為華元結算。

至於後來成為中國經濟後院的拉美國家,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以華元為雙方貿易的結算貨幣,到了1870年,隨着中、普、玻、埃、土、芬等國的結盟,以中國為主導的世界格局成形之後,華元也同時宣告成為世界公用貨幣。

通過華元的強勢地位,中國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有了世界通用的華元,中國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動用世界上的所有資源為中國所用,這樣的優勢已經是別的國家無法與其匹敵!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大英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首先,大英帝國的經濟在世界範圍內被中國所擊敗,其固有市場被中國逐步蠶食,其中就包括其最大的海外殖民市場——印度!由於遠東艦隊在和中國印度洋艦隊的作戰中連續失利,大英帝國的軍事影響力被徹底逐出亞洲,印度也一改變成了中國的產品傾銷地以及原材料供應地。

隨着大英帝國海外市場的節節委縮,加上內需持續低糜,英帝國的工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終於在1876年爆發了空前的經濟危機,上百年的工業革命成果毀於一旦,許多工業主為了謀求生存,不得不將資金和設施移至海外,其中中國成了他們的首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秦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精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