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調整

165、調整

剛剛被新登基的德皇威廉三世晉陞為陸軍元帥的德軍南線集團總司令倫德爾怒氣沖沖地從葉卡捷琳諾達爾趕到了羅斯托夫,一下飛機就直奔位於市中心的聯軍總司令部。

向蘇俄發起進攻的德軍分為北、中、南三大集團,共有260萬大軍,其中以坐鎮基輔的博克元帥所指揮中路集團兵力最為雄厚,共有120多萬人,其次是勒布元帥所指揮的北線集團,麾下有95萬大軍,反倒是倫德斯率領的南線集團兵力最少,下轄有克魯格大將所指揮的第四集團軍和保盧斯大將所指揮的第六集團軍共65萬人。但其實在南線的軸心國集團兵力最為雄厚,南線聯軍總司令,來自奧匈帝國的凱瑟琳元帥手上擁有四個集團軍130萬的奧匈大軍,另外加上25萬頓河哥薩克軍,15萬烏克蘭共和軍,12萬高加索陸軍和15萬意大利陸軍,凱瑟琳元帥的手上共擁有近200萬大軍,以如此雄厚的兵力,完全可以一舉拿下只有110多萬蘇軍固守的察里津,從而進一步切斷蘇俄與中亞之間的聯繫。

為此正在向頓河彎曲部進軍的德國第六集團軍總指揮保盧斯大將制訂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作戰計劃,意圖在冬季之前一舉攻佔察里津,並繼續向東突破,攻佔整個卡爾梅克,推進到烏拉爾河下游地區。

正在德軍正準備實施這場規模宏大的戰役計劃時,10月3日,凱瑟琳元帥突然下令全線停止進攻,並且全軍後退轉入防禦。缺少聯軍支持的德軍肯定無法獨立完成如此規模的戰役計劃,並且受奧匈陸軍的拖累,保盧斯還被迫下令從察里津郊外後撤了50多公里,以保持與聯軍之間整個防線的完整性。

整個的進攻戛然而止,這讓南線的德軍感到無比鬱悶,甚至連倫德爾元帥都感到憤怒,奧地利人毫無理由的退卻讓整個戰役計劃都泡湯了。

但這件事的始作蛹者卻是奧皇陛下。

「……永遠不要低估俄國冬季寒潮的嚴重性,俄國冬天的嚴寒對我們的威脅甚至比數百萬大軍還要可怕。我不建議我們因為一座城池的得失而強行發動一場冬季戰役,如果這場戰役被拖入冬季,根據總參謀部的估計,那麼在這場戰役中所造成的非戰鬥減員人數將會超過50萬人。這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失利,而且會嚴重影響到我們明年的整個作戰計劃,甚至有可能會造成整個戰局的扭轉。

我們在雙方的力量對比上佔據着優勢,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戰場的形勢會變得對我們更加有利,所以,我們希望因為一次軍事冒險使我們的實力遭受嚴重的損失。當然,失敗只是這場戰役的可能性之一,但我還是建議你停止發動這場戰役,並穩固住目前的戰局。

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徹底消滅他們,而是最大限度地削弱敵人,並迫使他們退出這場戰爭。目前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並不取決於我們在東線的結果,而是取決於我們所控制的資源,我們的工廠、礦山和船台。如果你們把這場戰役推遲到明年夏季,那麼我保證,你手上到時將再會增加10000架作戰飛機和8000輛坦克,這樣的實力足以使你在對手面前佔據絕對的優勢,而德國方面差不多也能夠獲得如此數量的補充……」

面對興師問罪而來的倫德爾,凱瑟琳元帥只是靜靜地把奧皇的一封親筆信推到了他面前,頓時就讓倫德爾變得無話可說。

上一次世界大戰讓威廉二世贏得了整個德意志帝國最偉大皇帝的稱號,但是帝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都深知這一切都是由維也納那位哈布斯堡家族最偉大的皇帝一手造就的。正是在他的親自指揮下,奧匈陸軍徹底扭轉了在戰爭初期東線的潰敗局面,並最終使德奧同盟贏得了那場戰爭。

所有對戰爭史稍有研究的軍人都會為奧皇陛下在戰爭中無與倫比的洞察力和無懈可擊的戰略戰術感到震驚。更加可怕的是,如果用心研究,許多人都能夠感覺到似乎那位皇帝在戰爭爆發的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為那場戰爭作著精心的準備。

大部分史學家們所作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奧皇陛下的存在,德奧同盟極有可能會輸掉那場戰爭,那麼德意志民族將會面臨一場空前的災難,這些從戰後陸續公佈從法國得到的一些秘密檔案里就能夠確定,以英、法、美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已經制訂出一項在戰完全肢解和削弱德意志民族的全面計劃……

弗雷德里希陛下就成為整個德意志民眾心目當中的「拯救者」和「戰神」,雖然這位皇帝陛下幾乎從來不插手政務,但包括德國人在內,幾乎沒有人能夠違背他的意志……

所以,凱瑟琳元帥說道:「雖然這只是陛下的建議,但我還是做出了決定!」他抬頭看着倫德爾,「因為作為一個帝國軍人,我們從不懷疑陛下的正確性!」

「難道陛下就從來不會犯錯誤?」倫德爾已經泄了氣,但還是心有不甘地嘟囔了一句。

凱瑟琳睜大了眼睛,注視着倫德爾,眼裏暴射出精光,「……可能有,但陛下說的沒錯,我們的實力佔優,可以等,等待本身並不是錯誤!」

整個的東線戰局在進入冬季之前又陷入了停頓,軸心國聯軍停止了進攻,而蘇軍暫時也無力發動反攻,戰場就歸於寂靜。

此時的奧皇陛下正在霍爾蒂海軍元帥的陪同下,來到位於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帝國海軍造船廠視察造艦進度。

事實上,李海頓在這場戰爭開始后,基本上不太過問前線的戰局,反而把更多的精力用於關注國內的工業生產上。在他的心目中,這場戰爭的結局,實際上在開始之前就已經決定了,他不認為這場他為之準備了數十年的戰爭還會輸出去。

在這場戰爭中,軸心國同盟最終能獲取多大的利益,完全取決于海洋上的爭奪。

目前,德奧兩國每年的鋼鐵產量加起來接近7000萬噸,看起來不少,但在人類進入機械化戰爭的同時,軍事上對於鋼鐵的需求更是成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飛機、坦克、大炮和龐大的運輸車隊,再加上還得照顧象意大利、烏克蘭這樣力量孱弱的盟友,德奧兩國看似非常可觀的鋼鐵產量還是面臨着供不應求的窘迫境地……

就此,德奧兩國正在加緊恢復烏克蘭和頓涅茨等地的鐵礦生產,並且巴庫和邁科普兩大油田也陸續恢復了生產,加之非洲大陸大部分的資源也被軸心國集團所用,軸心國集團的戰爭工業依然保持着飛速發展。

在打通了與中國的海上航路后,軸心國所面臨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二百多萬從中國招募的勞工到來,不僅緩解了歐洲工廠的生產問題,還保障了前線後勤線的暢通和物資供應。

「我們沒有理由會輸掉這場戰爭,但能獲取多大的利益,則要取決於我們船台的效益!」李海頓對霍爾蒂元帥說道,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暗示,意味着整個帝國會最大限度地保證帝國海軍造艦所需的原料供應。「和英國海軍打仗主要是德國人的事,你們應該選擇在南大西洋上去搶奪英國人的地盤!」皇帝微笑着繼續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雙鷹旗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雙鷹旗下
上一章下一章

165、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