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倒霉的五兄弟

第五十一章 倒霉的五兄弟

「你們這幫廢物,我是怎麼教你們的?」大堂內,金館長看着正坐的五位弟子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正坐是我國古代漢人的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也就是現在日本人的坐姿。

目錄1簡介2歷史變遷3禮儀之談4文化改變5正坐姿勢1簡介編輯

正坐又稱跨鶴坐。

這種坐姿初學之時不宜久坐,才不致坐傷筋骨。每次練習十或十五分鐘即可,待習慣再逐漸延長時間。

2歷史變遷編輯

其實,人們現在坐在凳子上,雙腳垂直下來的坐法,實際上是從南北朝以後才傳入,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因此也叫「胡坐」,雖然人們在唐代正規禮儀仍然以「正坐,趺坐(既是盤腿而坐)」為主,但社會上已經開始風行起了「胡坐」,以至到了宋朝,正座正式被胡坐所取代。

正坐雖然早已被歷史所取代,然其所蘊涵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氣質仍然是有一定意義的。正坐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修鍊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和諧統一,更是一種哲理的升華。坐在地上,能感覺出是一種對自然精神的親近與追求。因而有些人才說,是更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現。更能代表華夏原道精神。這不禁使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一個歐洲人在過了幾天日本生活以後,感觸道:我坐在地上,頭一次感覺到草墊中芳草芬菲的味道離我如此之近。我不是居高臨下的在遠離大自然的上空我行我素的生活着,而是變「矮」了,使得自己像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一樣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剎那間與自然融為一體。我感覺到那種和諧美妙的滋味,不是站在草坪上用着割草機那種生硬的感覺(大意)。在現在人看來,恐怕已無法再了解這種形式了,他們怎能理解,兩個人面對面端坐着,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好幾個小時?除非那是瘋子!但古代很多更高層次的理論哲理,就是在這種「瘋子」世界裏產生的。「當我端坐在地茵上的時候,狂傲的扶著琴,自然、端正的禮儀我都已具備,動心忍性,我覺得那也是一種對自己意志的修鍊吧。諸子百家在我感悟中產生」一個哲人曾這樣總結過。所以,這就跟禪道的坐禪差不多,可見各國對哲學參悟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3禮儀之談編輯

「禮儀一切萬物形態才自於禮儀」這是華夏原道論的中心思想。當你坐在板凳上,翹著二郎腿是否多少有些不莊重?無論跟你談話的那個人身份差距有多大,正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在更早的古代,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也要講究禮儀,不是像後世那樣上級只有居高臨下的份。「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現一種奴顏婢膝,而是一種各司其政達到一種和諧互不侵犯的關。當你禮拜上級的時候,上級嚴肅恭謹的正坐,是一種最恰當的表達,正坐比較端莊嚴肅,雖然很辛苦,也表現了古華夏族處世嚴謹。一是一、二是二的態度。當你坐在凳子上,東倒西歪的亂靠着,雖說是狂盪不羈、不拘小節,但不知見你的人看到正坐與胡坐,哪個心裏更舒服些。

禮,內在禮儀就是外在禮儀的更深層體現。古人凡事講究個「正」字與中和之氣。「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當你端坐着,也是對自身內在禮儀的一種修鍊。

4文化改變編輯

在中國傳統的禮儀中,怎麼坐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最早的時候,沒有椅子,人們會客的時候都是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張叫榻的大床上,屁股放在腳後跟,叫坐。雖然不大舒服,可是在正式的場合下,必須得這樣坐,否則就是失禮。[1]到了東漢末年,一種名叫「胡床」的摺疊板凳,類似現在的馬扎,從北方的游牧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第一次改變了人們的坐姿。人們逐漸開始放棄坐這種難受的坐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漸演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有靠背、扶手,可以讓雙腿自然下垂的椅子,並且在宋朝廣泛地流行起來。古代中國人的腿終於得到了解放。

椅子的流行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腿腳,更重要的是對古代中國文化產生了相當的衝擊。這種四條腿的傢具首先衝擊的是當時中國的坐禮。而坐禮的變化,又直接導致諸多社交禮儀的變化。接着椅子還影響到了房屋的內部風格。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窗戶的提高,以前人們的坐姿低矮,窗戶的位置也相對較矮,以使坐着的人能看到窗外的風景,椅子的出現使窗戶的位置明顯升高了。椅子的出現還對房屋內部風格產生影響,傳統的坐禮要求房間中間盡量開闊,作為人們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現后,人們就不需要為席地而坐預留太大的空間,傢具的數量因此也增加起來。

在椅子出現前,人們的坐姿很低,以至我國的傢具普遍矮小,常見的案幾與現在中國農村的炕桌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現后,人們的坐姿明顯升高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傢具開始盛行,桌子也就應運而生,逐漸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吃飯、看書的傢具。而高足傢具的出現,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生活用品的改變。唐人因為席地而坐,坐姿低,為了方便飲食,都是用高足餐具,許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幾個支撐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於高桌上,身體的位置及人的視線都不一樣了,很難再看到高足的餐具了,碗、盤、杯等食器都變得玲瓏精巧。

椅子出現前,由於坐姿、案幾的低矮,人們圍在一桌吃飯很困難,所以,那是一般實行分餐制。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幾的後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席地而坐,俎案而食。鴻門宴中,項羽、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五個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現,奠定了圍坐吃飯的物質基礎,人們逐漸開始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直到八仙桌的出現,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已經成了習俗,分餐制也順應的改變為合餐制。

椅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國人的心理。在椅子出現前,人們在正式場合必須坐,這種坐姿現在看來是很難受的,恐怕現代人很難有堅持這種坐姿半個小時的。所以,古時的人們必須從小經過刻苦訓練,才能適應。孩子們學的第一項禮儀就是坐,其意義與新兵入伍要練正步相似。坐的訓練,除了能磨練孩子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養性,因為再怎麼訓練,坐久了都會不舒服,內心就會焦躁不安,所以,坐訓練更是對自身心性修養的修鍊,從而是內心與坐姿和諧統一,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坐。因此,經過坐訓練的人們都有挺拔、幹練的氣質,都有嚴謹、堅韌的性格。

恨鐵不成鋼,漢語成語,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中文名恨鐵不成鋼外文名wishironcouldturnintosteelatonce發音hèntiěbuchénggāng出處《紅樓夢》用法作賓語、定語、補語目錄1簡介2英文翻譯3成語故事1簡介編輯

詞目恨鐵不成鋼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1]示例1、周立波《山鄉巨變》:」這是『恨鐵不成鋼』的恨,不是仇恨。「[2]2、老師恨鐵不成鋼,所以對我們要求很嚴格。

結構複句式歇後語望着高爐發楞——恨鐵不成鋼2英文翻譯編輯

wishironcouldturnintosteelatonceelderresenttheidlenessoftheyounger3成語故事編輯

《紅樓夢》中,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成家立業好繼承祖業,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老師,真的抱歉。」作為大弟子當然得先開口,於是低着頭主動認錯了。

「錯了?」金館長似乎氣急了一般笑了起來。「錯在哪裏?」

「技不如人。」二弟子趕忙回答。

「技不如人?就這些,技不如人是因為我教的不好,連凜都沒有打過即使你們上也未必討得了好處。」

「缺乏玉碎的勇氣,以及覺悟。」大弟子卻說道。「給老師丟臉了,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了。」說完直接低頭認錯。垂下頭目錄1詞語信息2詳細解釋3英文翻譯1詞語信息編輯

詞目低頭拼音ditou基本解釋

1、垂下頭低頭默哀2、比喻屈服低頭認罪2詳細解釋編輯

1、垂下頭。《莊子·盜跖》:「﹝孔子﹞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氣。」

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元薩都剌《北人冢上》詩:「低頭下拜襟盡血,行路人情為慘切。」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惟司徒衛武公低頭長嘆。平王曰:『老司徒何獨無言?』」

老舍《龍鬚溝》第一幕:「南邊中間是這個小雜院的大門,又低又窄,出來進去總得低頭。」

2、卑順貌;屈服貌。《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居有頃,妻曰:『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無乃欲低頭就之乎?』」

吳晗《朱元璋傳》第三章第二節:「﹝方國珍﹞表面上有時候表示低頭,實質上卻要頑抗到底。」

巴金《關於》:「不僅是我,便是那個一盤粗繩和一把刀子沒有能使她低頭的姑娘,她想得到四十五年以後會給我寫這樣一封信嗎?」詞目:認錯拼音:rèncuo[acknowledgeone』smistake]∶承認錯誤認錯就行2.[mistake]∶看錯不會認錯那所房子的2詳細解釋編輯

1.承認錯誤。

《三國演義》第四五回:「眾將見殺了張蔡二人,人問其故。*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撫台一想,這話不錯;然而又不肯認錯。」《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他認錯了,就變好了。」

2.誤認。

明徐復祚《紅梨記·三錯》:「我真箇是謝素秋,休認錯了。」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二七:「有一批人把寫作的性質認錯了,他們以為這是生活中的一種點綴,好比這會堂中掛着的柏枝和萬國旗。」

「很好。」金館長這時倒是很欣慰的樣子,「能明白錯在哪裏就好。不過知道了便要受到懲罰。」懲罰,具有動詞和名詞詞義,表示懲戒、責罰;處罰。或者施加鞭韃或體罰使之服貼、受辱或以苦行贖罪。出處《魏書·西域傳·於闐》:「其刑法,殺人者死,餘罪各隨輕重懲罰。」同時有許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流行歌曲用此命名,如電視劇《懲罰》,羽泉、張信哲的歌曲《懲罰》等。

中文名懲罰拼音chéngfá基本解釋懲戒;責罰;處罰類型漢語詞語目錄1基本信息2詳細解釋?含義?出處?示例1基本信息編輯

詞目懲罰基本解釋

懲戒;責罰;處罰2詳細解釋編輯

含義

(1)懲戒;責罰;處罰(2)施加鞭韃或體罰使之服貼、受辱或以苦行贖罪出處

處罰。

《魏書·西域傳·於闐》:「其刑法,殺人者死,餘罪各隨輕重懲罰。」

楊朔《漁笛》:「壞人都得到應有的懲罰,好人也踏上幸福的道路。」

艾蕪《漫談三十年代的「左聯」(一)》:「這是用經濟上的懲罰,來補充政治上的虐待。」

示例

楊朔《漁笛》:「壞人都得到應有的懲罰,好人也踏上幸福的道路。」

艾蕪《漫談三十年代的「左聯」(一)》:「這是用經濟上的懲罰,來補充政治上的虐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亂入都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亂入都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倒霉的五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