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涼州之變

第659章 涼州之變

也不怪典韋擔心,畢竟之前明溯在青州的時候就曾經吃過關羽一次大虧。本來有了夏侯蘭等人在旁邊幫襯,典韋倒還放心,可是等他遇到幾人時,卻是驚愕的發現明溯竟然異想天開的準備去單挑張掖城。

當然了,若是明溯一個人去張掖,典韋倒也不擔心。打不過就溜的做法連他都知道,明溯如此精明的人又怎麼會不明白呢。壞就壞在明溯竟然還帶了關羽隨行……前有大敵環視,後有宿怨尾隨,一想到這個,典韋就恨不能肋生雙翅,立馬飛到張掖去。

說來也巧,諸人一直覺得比較容易拿下的武威,也就是明溯在其中壓了最大兵力的一路,竟然連續大半個月都毫無建樹。

儘管石韜、龐德、夏侯淵三人各提了一部分人馬,幾乎是全境壓上,可畢竟武威的底蘊比較深厚,加上那張猛系出名門,在本地有著兩代的根基,一時半會之間,雙方就僵持在了武威、北地二郡交界處的廉線一片。

武威、北地的界線比較短,石韜不是沒有想過借道旁邊的安定過境,從側面夾擊張猛。可還沒等他發號施令,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卻是迅速從邊界傳了過來——安定的駐軍正大規模的越過邊境,從三水方向壓向了富平。

富平是甚麼地方?富平就是北地郡治所在地。涼州諸郡儘管地盤都比較大,可人口集聚地卻是因為水土氣候的因素有些偏重。

那安定境內繁華處所大多都位於東南一片,與北地郡相鄰的一大片地域,除了一座軍屯的三水城之外,數百里幾乎杳無人煙。

與之相反的是,北地郡的東南一片臨近安定郡治所地的地方也是荒蕪一片,絕大多數城池都環繞著富平處於三郡交界處。

不用多想,張猛一定是動用了自己強大的人脈關係說通了安定郡。現在好了,主動進攻的一方突然成了劣勢的一方,原先大規模在邊境布防的武威兵馬得到安定的援助之後,也開始嘗試著突破防線,慢慢的往東推進了過來。

腹背受敵的石韜顧不得先前的部署,緊忙將手中的兵力一分為二,勉勉強強湊足了五千的地方守備部隊,也就是步兵繼續駐紮原地,與武威兵馬展開對峙,至於夏侯淵,則是統領了萬餘騎兵,星夜兼程趕回富平回援老巢。

這個時候,能夠頂住足足兩倍於己的壓力,將死局拖成僵局已經足以證明石韜的超強謀劃了,更加不談讓他按照原先明溯定下的計劃去分別拿下武威、安定兩地。

本來,石韜等三人盤算的還是等待明溯突襲下張掖后,挾勝利之勢,大軍回救北地,兩相夾擊之下順利化解掉這一危機,不曾想,最終打破這一僵局的卻不是陰差陽錯被明溯派去武威的夏侯蘭等人。

說來也是天意,典韋、趙雲、樂進三人率了二萬步兵按照明溯的部署,悄悄的進入司隸校尉部治下地界。按照原先的情報,此時張溫正率領朝廷平叛大軍駐紮在右扶風至左馮翊一片與叛亂的湟中義從胡盡興對峙,典韋本來準備率軍悄悄的從二者之間暫時中立的真空地帶穿過,不曾想卻是迎頭撞上了湟中義從胡的一支突前警戒部隊。

說起這個湟中義從胡,在漢魏歷史上倒也是聲名遠揚。

漢魏時統稱胡羌等少數民族歸附朝廷為「義從」。取歸義從命之意。《後漢書?西羌傳?湟中月氏胡》中曾經記載道:「湟中月氏胡……又數百戶在張掖,號曰義從胡。」《後漢書?段熲傳》也曾提到:「熲將兵及湟中義從羌萬二千騎出湟谷。」

也就是說,這幫人本來就是歸屬依附於東漢政權生存的胡人、羌人,最初不過是居住在張掖的幾百戶,後來逐漸遷徙、擴充到了數萬人,大規模定居在湟谷一帶,所以便有了個統一的稱呼:湟中義從胡。

胡、羌秉性忠厚,又因為生活環境的惡劣體格先天就比較健壯,歷史上鄧訓、梁習等人就曾經以重金誘得湟中義從胡人中間的精壯加入自己的麾下,甚至是充為私人護衛。

光和七年進入中平元年之前,黃巾起義剛被平息,朝廷的兵馬大多都匯聚在東部,對於西北的掌控明顯薄弱了下來,居住在隴西郡枹罕縣的湟中義從胡後裔宋揚與狄道縣的王國唆使隴西郡枹罕、河關等地的羌人舉事叛亂。

本來單純是羌人叛亂倒也不算甚麼,歷史上因為民族之間的摩擦,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無數遍了。可這次卻是形勢格外的嚴峻。

也是東漢的官僚體制太過於**,本來朝廷的對策也算是比較完善,除了緊急徵召本地兵馬進駐隴西剿滅之外,又責令涼州自行招募湟中義從胡軍隊協助平叛。

不曾想,那涼州刺史左昌卻是撈慣了軍餉,如此緊急的情況之下,竟然又將臟手伸向了平叛軍。結果,餓一頓飽一頓的湟中義從胡軍隊群情激昂之下,便在其首領北宮玉、李文侯的率領之下在金城郡令居發動了兵變,當場殺死了護羌校尉冷征,加入叛軍的陣營。

如此一來,羌、胡叛軍合兵,涼州事態升級。叛軍逐漸從隴西、金城一片向北延伸,佔據了安定部分區域,若不是北地郡守龐德到位之後治郡有方,恐怕此時北地也已經加入了叛亂的陣營。

現如今,叛軍勢大,朝廷雖然派了老將張溫出馬,倉促之間卻是無法取得進展,只得牢牢守住三輔地帶,將叛軍遏制在涼州東南一線,令其不能繼續東進。

典韋遇上的這一小股叛軍的統領名為韓約,本為金城故吏,羌人叛亂時此人已經升遷到了涼州從事的位置上。也是此人運氣不好,換用後世的話來說,本來就是個地市的小官,好不容易跑到省里去了,卻又被派了下去擔任巡視組成員。

當然了,韓約巡視的地方還是自己的老家金城。畢竟死了個護羌校尉冷征,涼州不搗鼓點成績出來也實在難以向朝廷交代。左昌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便派出了漢陽名將蓋勛率軍駐守阿陽縣,意圖將叛軍往南驅逐。

蓋勛本是漢陽長史出身,在本地素有威名。有了他的坐鎮,那阿陽一下子便變得固若金湯,牢牢扼守住了南北叛軍會軍的必經之道。

如此一來,久久無法攻破阿陽的北宮玉便著急了。自打叛亂之後,他便被宋揚、王國等人推舉為大將軍,這上任之後屢屢沒有建樹,也著實有損自己在叛軍中間的威信。

就在阿陽城外與蓋勛對峙將近一個月時,北宮玉突然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繞道金城郡治允吾,從榆中向漢陽郡內轉進,直接進逼隴西郡治狄道。

不得不說,當時北宮玉的這個決定還是極為大膽的。因為叛軍作亂,此時金城絕大部分的精銳兵力都集中於允吾城中;而榆中,更是因為其地處三郡交會之處,朝廷派來平叛的大軍正屯紮於此;至於北宮玉設定的這一階段戰略的最後一個目標:隴西狄道,雖然也是一郡郡治所在地,兵強馬壯,對於叛軍而言,卻是有一個先天性的優勢隱藏在其中。

朝廷只知道羌人叛亂,胡人也跟在後面鬧騰了起來,卻不清楚其中始作俑者之一,現在號稱合眾將軍的王國就是狄道人氏。此時的王國因為北宮玉、李文侯等大批的新生力量加入,原先的首領位置受到了衝擊。

自古以來,沒有野心的叛賊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叛賊,王國自然也不例外。就在王國的極力遊說之下,北宮玉將跳出朝廷大軍包圍圈的指望全部落在了信誓旦旦、拍著胸脯保證到了狄道定然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隴西李氏來降的王國身上。

真正擊潰北宮玉心中疑慮正是隴西李氏這個********力的香餌。現如今在涼州,叛軍雖然勢大,可卻都是異族首領,在邊塞地區還能耀武揚威一番,可一旦進了漢人集聚的地盤,便猶如那魚兒離開了水,就算手中搶來了大把的錢銀,可想要買點物資都找不到賣家。

考慮到民族的排外性,長期在義從軍中混跡的北宮玉很清楚,只有名義上面有一個漢人統領,自己等人才有可能去擊敗大漢政權,在這個亂世之中分上一杯羹。

正在北宮玉搖擺不定的時候,一個絕佳的人選送了過來。或者說,是隴西李氏豪門世族的巨大威望折服了他,令他不顧一切的想要憑藉著這一絲希望去擺脫自己目前叛賊的尷尬處境。

隴西,乃至整個涼州,名聲最為響亮的還是隴西李氏。從戰國到秦漢近五百年間,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李氏始祖李崇是隴西的首任郡守,李崇四世孫李仲翔為漢初將軍,討叛羌戰歿狄道,葬狄道東川,從此李家便徹底在狄道紮下了根。

當然了,北宮玉對隴西李氏充滿了無限的嚮往之情卻不是因為其家族出了個太守。時人有云:涼州三明,不如一飛。李仲翔的三世孫李廣,人稱「飛將軍」,一談起這個李廣,在整個大漢後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弒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弒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659章 涼州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