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經濟發展表現

民國經濟發展表現

民國經濟發展表現

民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農業、現代工商業及影響交易效率的交通運輸業和金融業幾個部分來記述。

總體而言,1912-1949年間,中國的總產出增加得非常緩慢,人均收入幾乎沒有增長,但也沒有下降,但1937-1949年的戰爭期間,人均產出和人均收入可能還是顯著下降。

19世紀末出現的規模仍小的工業部門及運輸業有相當可觀的增長,但卻影響有限。勞動分工和職業結構的變化非常不平衡,沿海和大城市與國際市場相聯,有較高的分工水平,很多新的職業和產業在這些地區出現,而廣大農村和內地基本是個自給自足的社會,只有占收入比重很低的產品在大約70,000個地方性集市中交易。也就是說中國農村大約分成7萬多個地方性基本自給自足的社區,社區內有一些互補餘缺的貿易,但社區之間及它們與大城市及國外的分工和貿易極其有限。因此外國商品很難打入中國市場。由於沒有全國性統一市場,沿海城市與其說是國內分工的交易網路的中心結點,不如說是與外國經濟分工和貿易的延伸結點。

1900到1938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發展加速,城鄉之間移居基本上自由。城市人口增長率是總人口增長率的兩倍。1938年中國5萬以上人口的城市總人口是2730萬,佔5億人口的5-6%。由於城市化可以將一個大分工網路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點進行,因而大大改進交易效率,促進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城市化的長足發展是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共有92個城市對外開放,鐵路和汽輪將這些城市與外界聯接。新的職業和中外企業在這些城市發展起來,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1936年,為8.7%,1912-1942年,平均增長率為8.4%,整個1912-1949年,平均增長率為5.6%。而在二戰前民國時期,儘管連綿戰爭,工業增長率仍高達8-9%。傳統的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減少了外國產品對中國民族工業的競爭壓力,因而使中國民族工業在第一次大戰期間有機會發展的看法是武斷而沒有根據的,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下降,使很多工業項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設備不得不延緩。外國投資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之命題並沒有實證資料支持,中國人所有的現代工業在總現代工業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戰前一直沒有下降,而中國人均外國投資在1914年是$3.75,1936年是$6.97,比印度($20)和拉丁美洲($86)低得多。1930年代外國投資只佔國民生產凈值的1%。

而抗日戰爭時外國投資比重最高的是日本佔領下的東北。其經濟發展是二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部分,當時整個中國的投資率是5%,而東北1937年高達17%,1939年高達23%。這主要是日本經濟法律制度對私人企業產權的保護很好,政府不辦國營企業,沒有什麼機會主義行為。日本人在東北的高投資率也刺激了中國私人企業的發展。

但是不幸的是,抗戰勝利后,這些日本私人資本大多被轉化為中國的官僚資本,不但在接收過程中因貪污和不同單位爭奪資產而受損,而且以後成為官商不分、制度化國家機會主義的工具。這使得1947年國民政府的官辦企業(經濟部控股的中國紡織公司)控制了當時紗錠的36.1%,織機的59.4%,及大部分重工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華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華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民國經濟發展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