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攜美同行

第四十八章 攜美同行

心裏就有些猶豫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眼前的道姑,陳峰猶豫的時候,目光便直視着吳素芬,這才現眼前的女子確實是人間難得地尤物。

尤其是那雙眼眸,明凈、清澈,似春水般靈動,又宛如幽深的潭水,深邃、靜謐。吳素芬見陳峰看着她,卻不言語,心中就有些不喜,但話既已問出口,卻也不好扭頭就走。

陳峰見吳素芬黛眉微皺,心裏一驚,方知自己一時走神了,情急中脫口而出道:「仙子有什麼事情請講。只要是我力所能及之處,一定儘力幫忙。」話一出口,陳峰現自己無意中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稱呼。

吳素芬很滿意陳峰對她的稱呼,一路上不少男人都是色迷迷地叫她小妹妹,氣得她幾乎要當眾揍人。因此聞言,柳眉立刻就舒展開了,對着陳峰微微一笑,柔聲道:「我想問下往龍虎山怎麼走?」吳素芬暗中打量陳峰的表情。

聽聞吳素芬也是往龍虎山行,陳峰心裏微微一動,便笑道:

「我恰巧也是要去龍虎山,正準備包輛小車前去。仙子如果不介意跟我這個俗人一起走,就搭我地順車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那障眼法雖然是個小法術,但吳素芬畢竟還只是後天之軀,施展起來卻也是有些耗費精力,況且那種騙人的把戲用起來總是心虛。聽說陳峰剛好要去龍虎山,而且他的話也說得很明白,讓她搭順風車,不收取任何費用。吳素芬聞言,暗自一喜,便答應了下來。

吳素芬車上用假鈔之時,心跳臉紅,陳峰便知道她是迫不得已。本來他是準備繼續坐中巴車,吳素芬這麼一問,他便臨時改變了主意。果然吳素芬無法拒絕陳峰拋出地橄欖枝,應了下來。

陳峰也沒表現出過多地高興,只是很適當地表示了榮幸。吳素芬從小就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地華蓋山洞修鍊,人雖聰穎過人,但對世俗間的彎彎道道卻並不了解。陳峰的熱心好客,以及目無純凈讓吳素芬對陳峰越的產生好感,壓根沒去懷疑。

陳峰包了輛計程車,自己坐在副駕駛

位上,讓吳素芬坐在後排座,這種安排讓吳素芬很是滿意。

一路上陳峰偶爾側身,有意無意地介紹上一些河內、臨沂的情況。吳素芬深居山中,孤陋寡聞,聽得津津有味,漸漸地連一點警惕心也沒了,到後來便主動問。

「對了,說起來我們也算是認識了,鄙人陳峰,還不知道仙子怎麼稱呼,在哪座山修身呢?」面帶微笑,陳峰自然而然的問道。

「我叫吳素芬,在河內市修武縣。」吳素芬覺得這事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便告訴了陳峰,只是具體的修鍊之處卻未說出。

「哦,這麼說起來我們算是老鄉了,我也是修武縣的。」陳峰微微一笑道。陳峰這麼一說,涉世未深的吳素芬感覺陳峰更親切了。

龍虎山隔臨沂市並不遠,兩人不時聊上幾句,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龍虎山南大門。

下了車,陳峰非常紳士的為

吳素芬開了車門。華蓋山洞內,修鍊之士很少,連吳素芬算在內也不過五個人。一位師祖,一位師父、一位師叔,還有就是她和長了她六十歲的師兄。洞府內的人都是老古董,儘管個個仙風道骨,淡泊雲天,卻哪裏會講什麼女士優先,尊重女士,不要讓她端茶倒水已經算是恩寵有加了。

陳峰下車為女士開門,在如今的社會看來是再正常不過。但看在吳素芬眼裏,卻是說不出的體貼、細心,動作說不出的優雅。心裏暗暗將洞府里的那些老男人跟眼前的男人一比,現在這方面那些人給眼前的男人提鞋的資格都不夠。

可惜他不是修真人士,要不然跟他在一起修鍊,生活肯定有趣很多,吳素芬眉頭微皺,暗嘆道。

陳峰自然不知道吳素芬腦子裏正把自己跟那些老古董進行比較,見她下了車,就試探道:「我要到大樹王景區,不知仙子要到哪裏,看看是不是順路的?」

西龍虎山以「大樹華蓋」聞名於世,擁有世界罕見的大柳杉群落,有一株柳杉早在宋代

即稱為「千年秋樹」,明代已是四五圍大樹,樹齡長達兩千餘年;清代皇帝乾隆南巡遊覽西龍虎山之時,將該樹封為「大樹王」,但是,由於人為的破壞和環境的影響已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死亡,不過大樹王之名卻留了下來。大樹王景區除了柳杉群落外,還有許多其他古老的樹木,不少高齡銀杏樹也在那裏。

吳素芬不疑有它,道:「我要去茱萸峰。」

陳峰在來之前看過龍虎山的地圖,聞言心裏一喜,道:「茱萸峰就在大樹王景區附近,看來我們還可以同行一段路程。」

嘴上這麼說,陳峰心裏卻已經暗自決定得抽空去趟茱萸峰,看看那裏究竟有什麼玄虛。

吳素芬聞言,心裏也頗為高興,道:「剛才讓你破費了,車上本想講些養生修性的道家之法與你聽,只是車上有外人不方便,如今剛好,就一路走一路講吧。」

陳峰聞言,心裏暗暗好笑,這小道姑心腸倒不錯,雖然我用不着,

但卻也算是承她的情了。

這話陳峰自然不說出口,而是微笑着感激道:「仙子看起來仙風飄逸,渾身散著靈氣,我早就想請教了,就怕唐突。」

吳素芬心裏想,你一個凡人懂得什麼靈氣不靈氣的。心裏雖然這麼想,但這話聽起來卻很享受,潔白的俏臉,竟然因此飛上一抹紅霞,卻是說不出的動人。

茱萸峰北連玉龍崗,三面臨深谷,峰上有松樹、杉樹等綠,樹冠如蓋。峰突出眾壑之間,居高臨下,峭壁萬丈,莫測其底,形勝險絕,峰前遠眺,猶如萬馬騰雲,腳下山巒起伏,林海蒼茫,深谷幽壑,雲蒸霧繞,色彩絢麗,如入仙境。明代慎蒙的《游龍虎山記》稱茱萸峰「深、邃、幽、寂、奇、麗六者兼之,古稱蓬菜仙島,真為不?,此乃龍虎山第一奇絕處也。」

峰頂有立玉亭,駐足亭內,全山景色一覽無餘。

世人只知此峰突出眾壑之間,居高臨下,峭壁萬丈,莫測其底,卻不知

道在峭壁之下,雲霧之中,別有一番洞天。蓋因那是上古仙人在此處開闢了洞府,布了五行之陣,又布障眼隱形之陣,世人肉眼凡胎根本無法察覺。

那深谷之中,有一平台從峭壁探出,方圓六畝,二十八棵老松抓在平台下面的峭壁之上。平台後面有個三丈余高的山洞,山洞內有石坎,石門,山洞之上寫着天蓋滌玄洞天,也便是傳說中三十六小洞天之龍虎山洞。

有一名面若冠玉的童子拿着把笤帚在平台上掃着落葉。童子不時抬頭看着天空,卻絲毫不怕上面游觀之人看到,因為他們根本看不到。在世人眼中此處懸崖峭壁,偶有雜草小松夾縫生存,卻根本沒有平台。

洞內別有天地,頗為寬廣,方圓近百畝。洞府中間有一座十來畝的水池,水池清澈見底,不知名的魚兒和烏龜在池中游弋。隱隱有仙靈之氣從池底飄逸而上。水池周圍鬱鬱蔥蔥,古樹藥草,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千年人蔘和靈芝就像廉價的大白菜般,滿地可見。

一座木橋蜿蜒於池面,

直通一古樸道觀。水池邊,一顆垂柳之下,兩道士正在對弈。

其中一位鶴童顏,鼻高額寬,寬袖青袍,一派仙風道骨,此人正是華蓋山洞平雲真人。吳素芬之師父。

另外一位身材雄偉如山,一襲古樸青袍,一頭黑隨意紮起,顏容俊美。竟是一名飄逸中散著狂放的中年美男子。此人便是龍虎山洞洞主李劍青真人。

李劍青真人身後束手而立一位俊俏少年。,只是他的身上有股傲氣,儘管收斂得很好,卻依舊讓人不想與他接近。此人是李劍青真人弟子江涵予。

儘管江涵予一身傲氣,卻也有自傲的資本。甭看江涵予的年紀不足雙八,卻已經是養氣大成境界,或許再過不了多久便能凝化真氣。真正步入修真行列。

平雲真人很顯然陷入了被動的局面,面露難色,不停扯著鬍鬚,最後長嘆一聲道:「李真人不僅修為領先我。早我一步踏入元嬰大道。就連棋藝也勝貧道一籌,不服卻是

不行啊。」

李劍青真人聞言哈哈一笑。道:「平雲真人過謙了,貧道無非運氣好一些而已。」

話雖如此,李劍青真人的臉上卻仍然忍不住露出一絲得意之色。臨沂有古人遺留三大洞天,八小洞天。三大洞天佔着先人恩澤,有靈山靈水,故得天獨厚,能人輩出,比八小洞天實力穩穩勝了一籌。而龍虎山洞雖是小洞天,在八個小洞天內卻是別樹一幟,實力隱隱領先,為八小洞天之冠。

龍虎山洞實力領先其他小洞天原因之一,便是李劍青真人已經步入了元嬰大道。

平雲真人修鍊兩百餘年,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是有一些的,見狀知李劍青心中得意,卻也不點破,只是仰天長嘆一聲,道:「據傳上古時代,地大物博,洪荒原野,高山峻岭,靈氣濃郁,仙法玄奧無比,修真能人輩出。卻不知道何故到了如今卻地窄物稀,靈氣枯竭,上古道典不見蹤影。我等雖然一日不敢偷懶,卻也無非比常人多活一些時日。」

李劍青聞言,心情也有些沉重起來,他能躋身元嬰期,卻是因為無意中現了一塊先人遺留下來的碧霞石。有碧霞石相助,修鍊度方才大大提高,與近期步入了元嬰初期。只是這事,李劍青卻不會對任何人說。

平雲真人年長李劍青數十歲,已是金丹後期的修為,他見李劍青頗有得意之色,生怕他驕傲自滿,誤了修鍊,故一番感嘆,乃是好意提醒他。見李劍青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知話語起了作用。便哈哈一笑道:「李真人已修成元嬰,便有資格入昆崙山聽那玄妙道法,說不定哪日便能出竅??,到時便真是半仙之體,上天入地,何等逍遙。」

儘管李劍青真人在修士中算是有些狂傲之輩,卻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知道要修至出竅期,卻是難如登天,聞言感嘆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難!難!難!」

李劍青真人連說三個難字,箇中滋味,只有他們這些數百年如一日修鍊的人方能體會。站立與李劍青背後江涵予眼中卻有不服之色,只是沒多言。

兩人正感嘆間,洞府外傳來鶴唳之聲。

「肯定是仙都山洞天的江別鶴真人到了。」李劍青道人收起感慨,說着便向洞外走去。

那掃地的童子仰頭望天,只聞鶴唳卻不見鶴來。正在納悶不已的當口,卻又聞飛禽撲翅之聲,接着就見谷中雲霧一陣翻滾,憑空多了一騎仙鶴之道士和一名御劍道士。

那御劍道士長得跟那仙鶴地兩條骨感十足的長足一般,瘦得似乎風一吹就能把他給吹倒了,只是他的相貌倒是清瘦慈目,頗有得道高人的味道。仙鶴上是一位年輕的道士,身材修長,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有點像被富婆包養的小白臉。

瘦高老道士,正是李劍青嘴裏所說的仙都山洞天的江別鶴真人,小白臉是他的徒弟林峰。

「道友來遲了。」平雲真人與江別鶴真人素來較好,故出了洞門,就笑着迎了上去。

「不遲,不遲,八小洞天我也算是第二個到了。」儘管江別鶴長得瘦高,聲音卻很宏亮。

「江真人別來無恙!」李劍青上前行了個單手禮。

江別鶴真人急忙回了一禮,道:「十來年不見,一晃眼道友卻先我等步入了元嬰大道,可喜可賀。」

李劍青急忙謙虛了一番,但得意之色又有些顯露了出來,然後將江別鶴真人師徒兩人引入洞府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極修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太極修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攜美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