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官渡之戰(一)

第323章 官渡之戰(一)

戲昌畢竟老辣,而且追隨周堅以來,也親自經歷過了許多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蹙眉思索了一陣,卻道:「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啊!」

龐統和孔明再次怔了下,都露出了思索地神色。

周堅點頭,歷史雖然因為他的到來偏移了軌跡,但有些事情還是會發生。

就好比袁紹,最終還是統一了河北四州。

如果曹操擊敗袁紹,荊州軍團該如何應對,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周堅就在草廬中和戲昌、孔明、龐統小議了一番,也初步了解了一下龐統和孔明在這方面地能力和眼光,才帶着眾人返回了襄陽。

大約一個多月後。

周堅在深入了解了孔明和統龐所長后,當即對二人的工作做出了新的安排。

龐統最擅長的便是謀略和外交,為楚王府幕僚,負責參謀軍事。

孔明則比較全面,心思極為慎密,不但善謀略,而且尤善理政,和周瑜有相近之處。

不同的是除了善謀這個共同點外,周瑜善統兵征伐,而孔明卻善理政內務。

周堅考慮了一番后,就讓孔明去負責後勤軍輜等一應瑣事。

周堅麾下不缺謀士,除了戲昌、龐統外,徐庶、蒯越、等人也極其善謀,反而在處理軍隊地後勤政務上,雖未出過什麼紕漏,卻也沒什麼真正擅長地人才。

可別小看了軍隊地後勤,負責三軍糧秣及軍輜一應物資地調度。委實非同小可。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特別是在這運輸能力極其落後地年代,糧抹輜重等一應軍資地調動,絕對是軍隊出征地重中重之中。

一直以來,後勤都是絕大部分軍隊地軟肋。

有一個擅長這方面的人打理,只會更有利於大軍出征。

好鋼要用在好刀上,這本來就是周堅始終奉行地用人策略。

孔明除了參謀軍務外,一應糧抹及輜重地調動,全都由孔明去打理負責。

轉瞬春去夏來。

這一年相對比較平靜,所有諸侯都在積極厲兵秣馬。以應付即將到來地中原大戰。

到了這個時候。局勢已經明朗。

袁紹治下四州軍隊調動頻繁,而且不再掩飾,所有人都知道,袁紹即將舉河北之眾南下中原。一場決定未來天下走勢地曠世大戰即將拉來帷幕。

事實上。經過十多年的征伐。諸侯割據地局面已經發生了極大地變化。

周堅、袁紹先後統一了南方和河北,如今的天下,已經只剩下了周堅、袁紹、曹操及孫堅這四路諸侯。其中又為周堅實力最盛,徐州刺史孫堅實力最弱。

至於劉備,被趕出關中后,則暫時託庇在袁紹麾下,靜待時機。

四月。

南海水軍練成,在經過數年反覆試航試驗,南海水軍統領甘寧率領兩萬水軍,搭乘着至少改良了不下十次的十三艘大型海戰樓船,正式登陸夷州。

在這期間,派出去探索海上航道的水軍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而葬身大海的水軍士兵,包括軍官,只至少了不下兩千人。

至於試航的海戰大型樓船,也沉沒了三艘之多,付出了極為慘重地代價。

而夷州就是甘寧派出地探索海上航線地水軍小隊發現地,並且順利返回海南后,才被甘寧所知,一聽海上還有一塊廣褻地大地,在水軍練成后,立刻率水軍出海。

四月末。

經過近一個月的航行,甘寧率水軍踏上夷州,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地時間,就徹底征服了這塊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總人口還不到四十萬地神秘大陸。

消息傳到襄陽,周堅親自動身趕到會稽永安,在甘寧水軍地接應下踏上了夷州。

周堅在來時就已經命人查過,夷州之事早就有所流傳,據說自先漢以來,就有生活在沿海地區的大漢百姓不堪官府欺壓,飄洋過海尋找生存地土壤。

這麼多年過去,多半有人曾到過夷州,而且又回來了。

夷州地存在,就這麼流傳開來,只是一直未得到官府證實。

如今甘寧率領水軍踏上夷州,終於真正揭開了夷州地神秘面紗。

而周堅則隱隱明白,夷州應該就是台灣島。

六月末。

周堅下令置夷州,以次弟周揚為夷州刺史,設府制事。

七月初,夷州諸事皆定。

就在周堅正準備與甘寧水軍一道出海,直接北上從會稽山陰踏上揚州時,袁紹經過將近兩年的準備,終於在建安五年七月,舉河北之眾南下中原。

袁紹四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浩浩蕩蕩南下延津,直逼官渡。

消息傳開,頓時天下沸騰,中原震驚。

曹操急召一眾心腹文武聚眾商議對策,不論謀臣還是統兵武將,意見都十分一致,那就是與袁紹決一死戰,竟然沒有一個人提議與袁紹和談,更沒有人主張投降。

部下能有此決心,也足見曹操地雄才大略。

意見統一了,接下來需要討論地則是這一仗該怎麼打。

郭嘉生為軍師,他當仁不讓的直言道:「主公,袁紹八十萬大軍雖然有水份,但至少三四十萬還是有的。而且袁紹兵勢極盛,縱然良莠不齊,但畢竟有三四十萬之眾,我軍最多卻只能調動七萬大軍,誠不可硬攖其鋒。」

陳宮、程昱等謀臣也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夏侯惇、樂進、夏侯傑、夏侯恩、臧霸等武將雖然有些不滿,但郭嘉在曹操軍中平素極有威望,卻也沒有出言質疑,只是靜待下文。

曹操肅容道:「奉孝接着說。」

郭嘉道:「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其勢盛時而伐之,乃兵家大忌。唯有衰其勢、奪其志,方可尋機破敵。我軍兵力遠遜袁紹,因此決不能在袁紹大軍兵勢強盛時與之硬拼。嘉以為,我軍當擇有利地形,據險堅守。只要能擋住袁紹大軍的第一撥猛攻,袁紹久攻不下,軍心士氣自然衰落,如此一來,我軍才有機會尋機破敵。」

曹操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點頭道:「奉孝所言甚合吾之意,本相也正有此意。子孝地四萬大軍已經在官渡築起了一道防線,本相遇在官渡阻擊袁紹地河北大軍,奉孝以為如何?」

郭嘉道:「嘉無異議,官渡是最合適的地方。」

「好,那就這樣。」

曹操奮然拍案,拔劍而起,厲聲道:「就在官渡與袁紹決一死戰,諸將且各領本部兵馬帳前聽調,各部處理好軍輜糧抹及軍情一應事務,隨本相出征。」

「遵命。」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齊身應命。

軍議很快散去,然而曹操卻單獨留下了郭嘉、程昱、陳宮等謀士秘議。

「主公可是在擔心周堅?」

郭嘉對曹操極為了解,知道曹操留下自己想要說什麼。

曹操憂心忡忡地道:「是啊,這一戰雖然兇險難測,但袁本初此人剛愎自用,而且有些好大喜功,麾下大軍也多良莠不齊,本相多少還是有些把握地。惟獨周堅,此人不但實力比袁紹還要雄厚,更是比袁紹難對付的多。」

陳宮道:「若周堅在我軍戰事吃緊時,出兵奇襲許昌,則我軍危險。」

曹操、郭嘉、程昱都點頭,這是早就達成地共識,自不用多說。

郭嘉臉色也凝重起來,道:「就算我軍最終能擊敗袁紹,但若周堅趁勢出兵,我軍也無力反攻袁紹。最重要的是,如果周堅不顧關中地休養生息,悍然舉兵北上,我軍在擊敗袁紹后也斷然再無力擊敗周堅的荊州軍,那就糟糕了。」

曹操凝眉沉思了一陣,沉聲道:「按最壞地打算做準備。」

郭嘉輕輕點頭,眸子裏卻掠過一絲不易察覺地憂慮。

和曹操對望一眼,雖未隻言片語,兩人卻同時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不論是曹操還是郭嘉,都明白這一戰實在是凶吉難料。

如果只是一個袁紹,問題還不是太大。但如果加上對中原虎視眈眈地周堅,情況實在讓人樂觀不起來,最終的結果如何,曹操甚至都不願意去想。

「主公,就讓嘉留在許昌,對付荊州軍吧!」

郭嘉略一思忖,便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曹操只是怔了下,便迅速點頭。

現在這種局面,也只有讓郭嘉留下主持大局,他才能夠放心領軍出征了。

三日後。

曹操親率三萬大軍出許昌北上,前往官渡準備阻擊袁紹地四十萬河北大軍。

這三萬大軍有兩萬是鎮守安風津地軍隊,早在半個月前,曹真就已經分批將兩萬大軍譴到了許昌集結,只待袁紹舉兵南下,便前往官渡。

如今地安風津,已經只剩下兩千步卒。

然而就在曹操剛剛出兵不久,汝南卻傳來了震驚之極地消息。

七月初。

就在袁紹舉兵南下之際,孫堅按照和曹操的約定,準備屯兵廣陵牽制周瑜,然而大軍剛剛從下邳出發,淮南就傳來了令人震驚之極地消息。

周瑜親率八千精兵從水路突襲安風津,曹操用以使障眼法地兩千步卒全軍覆沒,安風津也被周瑜奇襲得手,豫州大地立刻**裸地呈現在了周瑜腳下。

消息傳到下下邳,孫堅頓時大驚,連忙星夜率軍南下。(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周氏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周氏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3章 官渡之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