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戀愛前也需要心理建設

有些有習慣當飛蛾,

所以把每個愛上他的人都變成蠟燭!

談生涯規劃的專家,在某種程度上和所謂「戀愛專家」(對不起,我真的不想被套上上述頭銜)一樣,常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怎麼說呢?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和戀愛一樣,都是個案,絕對不可和會會眾生的其他人一視同仁。還有,都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更不能依靠「多數票」。

某些人的肉是某些人的毒藥。西方俗諺這麼說。每個人所聽到的人生召喚都不一樣,所要詮釋的人生意義也大不相同。

往往期待越深,挫折越大。

除了努力,多少靠點運氣。不是步步為營就可以。

而在人生膠着處和戀愛沸騰時,再理智的人都會兩眼全閉。

但我並不排斥所謂的理性規劃,只想幫它們改個貼切一點的名詞。也許,目前極為熱門的「生涯規劃」甚或「感情規劃」,應該改為「生涯心理建設」和「戀愛心理建設」。

●不保證成功,但得在踏出第一步時深切明白,如何面對失敗。

●可以懷抱希望,但在希望不符所望時,懂得如何讓人生轉彎。

●沒有「HOWTO」指引,但必須學習與人性周旋的技巧問題。如此才能在人生中與社會、家庭保持和諧,卻不為社會、家庭所控制——這是美國心理輔導專家約翰·布雷蕭對「成熟」所下的定義。

惟有成熟的人,才能在自利的過程中不損折他人;在愛情的旅程中,和自己所愛的人攜手共同成長,而不是同歸於盡。不會斤斤計較得到與失去、愛與被愛間多一分少一毫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你到底想做什麼?你真正愛上了你要做的事嗎?是打從心眼裏愛它,還是為了別人的掌聲才愛它?你在實現你的理想時,是否感到熱情澎湃。艱苦猶甘,彷彿頭上長了光環?

你遵照的路徑,是否無違良心?

大多數想開始生涯規劃的人,多半茫茫然然,只想從所謂專家處得到開啟自己生命之門的鑰匙——那無異於緣木求魚。因為,真正的答案只在你心中。

除了你,沒有人有能力透視你的生命。除了你,沒有人能度量你的生命潛能。當然,除了你,也沒有其他人能使你的人生誤入歧途。

你到底想做什麼?

我在沒有仔細問自己這句話之前,曾經渾渾噩噩地做了好幾段啼笑皆非的「生涯規劃」。

高中畢業那年,在偶然的機緣里,我讀了美國著名律師丹諾的自傳,於是決定我自己可以做一個在法庭「耀武揚威」的律師。我考上了台大法律系,兢兢業業念了四年之後,只深切地體會一個事實:我對法律既乏熱情也無耐心。

是的,那時候我感到生命乾枯而饑渴,我在《六法全書》裏找不到人生的出路。畢業那年多少有點不甘心,但又在從小許願拿到高學歷的驅使下,決定繼續念碩士,我跳槽成功,又考上了同校的中文研究所。

讓人汗顏的是,念了三年中研所,拿到了碩士學位后,我發現我不適合念中研所,對考據與寫學術論文,興趣缺缺。

不知何去何從的我,莫名其妙進入社會工作后,碰運氣出版了第一本書,我才發現自己獨斷慎行的人生規劃全然錯誤。我從沒選擇過寫作,老實說,是寫作在召喚我,選擇我。

走過的路即使並不正確,但根本不必後悔,因為懊悔只是浪費時間而已。我對自己感到欣慰的是,我畢竟在嘗試錯誤的路途中仍勉強自己學了點東西,雖然事倍功半,但並沒有太勉強自己走下去。否則,否則,那我一定成為一具終生不快樂的行屍走肉。

人生問題很微妙,有時得勉強一下自己,有時卻不能太勉強自己。

費儘力氣制定生涯規劃表之前,得先問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會快樂嗎?這可真是你所要的?

幾年前,我曾到新疆拜訪音樂家王洛賓先生。八十多歲的老人,身子依然硬朗,精神也很健康。他笑盈盈地說:

「音樂是我的宗教,愛情是我的信仰,不管在何時何地,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是擁有了自由。」

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如果明白,那麼「生涯規劃」就不只是個勉強套上的枷鎖,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那才是自由的真諦,人生到了這樣的層面才能暢快呼吸,才不會在成功后依然感嘆:是非成敗轉頭空,悲歡半點不由人。因為生命只是過程,不是為了追求目的。

愛情也是一樣。

如果你真的愛上一個人,你知道你在對他做什麼嗎?

愛情以互惠為原則。互相得給予恩惠方能長久,且要多給他一點自由。

如果他稍一自由就想逃走,那也不叫愛了,你留他做什麼?你不是籠子,他也不是困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真愛非常頑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真愛非常頑強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