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大事記

朝鮮戰爭大事記

[[一九五0年]]

六月二十五日北朝鮮人民軍大舉入侵南朝鮮。

六月二十八日北朝鮮人民軍奪佔大韓民國首都漢城。

七月五日史密斯特遣部隊在烏山附近首次與共軍接觸。

七月二十日聯合國軍放棄大田。

七月三十一日晉州落入北朝鮮人民軍手中。沃爾頓·沃克將軍宣佈:「決不後退了!」

八月一日聯合國軍進入釜山環形防禦圈。

八月六日至八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艾夫里爾·哈里曼以及諾斯塔德、阿爾蒙德和李奇微將軍商議仁川登陸問題。

九月十五日仁川登陸。聯合國軍奪占仁川港和港口附近島嶼。

九月十八日聯合國軍奪占金浦機場。

九月二十二日沃克所屬部隊由釜山環形防禦圈出擊。

九月二十七日北進聯合國軍與南下聯合國軍於水原附近會合。

九月二十八日聯合國軍收復漢城。

九月三十日南朝鮮第3師越過三八線。

十月七日至九日美軍第1騎兵師越過三八線。

十月十一日南朝鮮第3師佔領元山。

十月十九日第8集團軍佔領北朝鮮首都平壤。

十月二十四日麥克阿瑟指示其所屬司令官率所有部隊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他將除南朝鮮軍隊以外其他聯合國軍不許向前推進的禁令置於腦後。

十月二十六日南朝鮮第3軍第6師抵達鴨綠江。南朝鮮第1軍第26團於水洞抓獲中國俘虜。

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中國發動第一階段攻勢。

十月二十七日南朝鮮第6師第7團在鴨綠江附近遭強大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

十月三十日美軍第24師先遣分隊進抵鴨綠江四十英里範圍之內。

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強大的中國軍隊在雲山進攻第8集團軍,迫使其撤過清川江。

十一月六日麥克阿瑟提醒參謀長聯席會議,中國軍隊跨過鴨綠江的行動「使我之所屬部隊有被徹底消滅的危險。」

十一月二十三日感恩節

十一月二十四日麥克阿瑟由東京飛往朝鮮,發出向鴨綠江發動大規模強攻的信號。他宣佈:「中國人尚未進入朝鮮。」美7師第17團進抵鴨綠江畔的惠山鎮。第8集團軍開始向鴨綠江挺進。

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九日中國發動第二階段攻勢。

十一月二十五日位於朝鮮中央、德川附近的韓國第2軍為中國之進攻所擊潰。

十一月二十六日二十萬中國軍隊進攻位於清川江以北的第8集團軍,使其遭受重大傷亡。

十一月二十七日美軍第24師、第25師和第2師撤過清川江。第8集團軍開始撤退。中共軍進攻位於長律水庫西側之第1陸戰師和位於水庫東側之美7師所屬部隊。

十二月五日第8集團軍放棄平壤。

十二月九日第1陸戰師完成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始的突圍行動。

十二月十一日美軍第1陸戰師和第7師撤至興南環形防線內。

十二月十五日第8集團軍和南朝鮮軍隊撤至三八線以南。

十二月二十三日沃克將軍死於吉普車事故。李奇微被指定接替其指揮。

十二月二十四日第10軍完成撤離興南灘頭陣地和北朝鮮的行動。

十二月二十六日李奇微將軍正式擔任第8集團軍司令。

十二月三十

一日至一月五日中國發動第三階段攻勢。

[[一九五一年]]

一月三日至四日聯合國軍撤出漢城,撤至平澤、原州、三陟一線並進行整編。

一月七日為重新與中共軍隊建立接觸,第8集團軍向北部發起強大的試探性進攻。

一月十五日一支加強的團戰鬥隊實施偵察行動即「狼狗行動」,在烏山附近與敵重新建立接觸。

一月二十五日第8集團軍和南朝鮮軍採取攻勢行動。第1和第9軍向漢江北進,「霹雷行動」開始。

一月三十一日至二月十七日美第2師投入激戰。其第23團戰鬥隊及其加強的蒙克拉爾法國營在磔平里粉碎中共軍隊五個師的進攻,中共軍隊攻勢突然終止。

二月五日美第10軍之進攻,即「圍捕行動」於東線開始。

二月十一日至十七日中國發動第四階段攻勢,主攻方向為美第2師防禦地段。

二月二十日「屠夫行動」,即美第9軍和第10軍發動的一次總攻開始。

二月二十八日敵軍在漢江以南最後之抵抗行動陷於瓦解。

三月七日在中部和東部地帶,「撕裂者行動」開始,第9和第10軍越過漢江。

三月十四日至十五日第8集團軍重新奪占漢城。

三月三十一日聯合國軍進抵「愛達荷線」,奪取全部地理目標。

四月五日向「堪薩斯線」全面出擊的「狂暴行動」開始。

四月十一日麥克阿瑟將軍被免除最高司令官職務,李奇微將軍被指定接替其職務。

四月十四日范弗里特將軍就任第8集團軍司令。聯合國軍所有部隊進抵「堪薩斯線」。

四月十九日美第1軍和第9軍進抵「猶他線」。

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中國發動第五階段攻勢的第一次進攻。

四月三十日在撤至新防線后,聯合國軍將中國之攻勢阻於漢城和漢江以北地區。

五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中國發動第五階段攻勢的第二次亦即最後一次進攻。

五月二十日中國的攻勢遭到阻止。聯合國軍恢復攻勢。

五月三十日第8集團軍再次進抵「堪薩斯線」。

六月一日第1和第9軍所屬部隊向「懷俄明線」挺進,「打樁機行動」開始。

六月十五日奪取了「打樁機行動」所規定之地形目標。

六月二十三日蘇聯副外長馬立克建議停火。

六月三十日奉華盛頓之命令,李奇微將軍向中國人廣播說聯合國軍準備討論停戰問題。

七月十日聯合國軍和共產黨之間的談判在開城開始。

八月十日共產黨人要求對在開城附近發生的所謂伏擊事件表示道歉。要求為我拒絕。

八月二十二日共產黨人要求我對「空襲」事件表示認罪道歉。要求遭拒絕後談判中斷。

八月三十一日第1陸戰師在「大缽」地區發起攻擊。

九月二日美第2師向「傷心嶺」和「血嶺」發起進攻。

九月三日陸戰隊和第2師抵達最初目標。

九月十八日陸戰隊向「大缽」以北之照陽河挺進。

十月十二日第9軍向「詹姆斯敦線」挺進。

十月十五日美第2師奪占「傷心嶺」。

十月二十五日在聯絡官之間進行為期兩周的商議之後,停戰談判重新恢復。

十一月十二日李奇微命令范弗里特停止攻勢,開始實施積極的防禦。實施「滅鼠者行動」。

[[一九五二年]]

一月一日對共產黨陣地的炮擊戰和空襲戰開始,持續整一個月。

一月至四月開始進行戰俘甄別時,戰俘營中發生騷亂。

五月七日巨濟島戰俘營中的戰俘將多德將軍扣作人質。

五月十一日多德將軍獲釋。

五月十二日李奇微將軍離任,前往駐歐盟軍最高司令部接替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職務,擔任北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克拉克將軍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與日本簽訂條約后,執行佔領任務的盟軍最高司令一職不復存在)。

六月六日為佔領十一個巡邏基地,開始了「回擊行動」。

六月十四日「回擊行動」的全部目標均由第45師佔領。

十二月峰岩島戰俘的越獄行動被鎮壓。

[[一九五三年]]

二月范弗里特將軍退役回國。馬克斯韋爾·泰勒將軍奉命指揮第8集團軍。

三月二十五日中國奪占警戒陣地266高地。五個警戒陣地。

五月二十九日中國人佔領三個警戒陣地。

六月十日中國人開始向金城附近的南朝鮮第2軍發起進攻。

六月十六日南朝鮮第2軍被壓回到新的主要抵抗線,大約向南後退了四千碼。

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中國人向美第1軍防區實施進攻,攻佔兩處警戒陣地。

七月十三日中國發起最後的攻勢,以三個師進攻第9軍右翼,以一個師進攻南朝鮮第2軍左翼。

七月十九日板門店雙方談判代表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協議。

七月二十日由美第9軍和南朝鮮第2軍沿金城江南岸建立起新的防線。

七月二十七日停火協定簽字,為時三年的衝突結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鮮戰爭:李奇微回憶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朝鮮戰爭:李奇微回憶錄
上一章下一章

朝鮮戰爭大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