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天子(三) 使者

第三節:天子(三) 使者

時間是抹平一切傷痕的最好手段,隨着中原戰亂的逐漸平息,萬物開始慢慢復甦。時間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過去,石勒聽從謀士張孟孫的建議,一邊在幽冀二州修養生息,一邊喝和平樣的劉聰,幽州的鮮卑段氏互相攻擊,互相妥協,慢慢的壯大了起來。而平陽的劉聰在虜獲了永嘉皇帝以後,又在公元316年把自稱皇帝並得到涼州張軌支持的司馬鄴虜到了平陽。

這個年僅16歲,僅僅當了四年空頭皇帝,成天吃糠咽菜飽受驚嚇的主,在被擄掠到平陽以後,不但被劉聰當作奴隸支使,而且還讓他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懷,甚至在自己小便時,還令司馬鄴替他揭開便桶蓋。

就是這樣,這個年輕的小皇帝也沒有逃脫被屠戮的命運,在被俘的當年春天,被劉聰殺死。

而在揚州的司馬睿經過幾年修生養息,在王導等人的輔佐下,默認東西兩個大晉繼承人,並極力和青州搞好關係,在和青州的交往過程中完成了初始狀態的積累。在司馬鄴被劉聰處死,而青州的議會依然在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吵不休,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對外宣佈承製,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消息傳到青州,張金亮根本不急,他還在等,他還沒有讓青州唯一認定的大晉帝國的繼承人——永嘉6年(公元312年)出生的司馬天賜一出生就帶上皇

張金亮在等。在等待吵鬧地議會能夠最終達到妥協。就連青州一直用地永嘉年號他都沒有讓改。但是他同時也讓錦繡日報開始悄悄使用大晉XX年的年號,以忽略大眾對皇帝的印象。

「不管是誰當皇帝,都得問大晉的議會願意不願意,現在大晉帝國地面上自稱皇帝的人可是不少,漢趙帝國地劉淵早在幾年前。已經當上皇帝了,多了一個司馬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他能等地起,不代表青州的所有人能夠等的起,不管是為了方便各種勢力達成妥協而成立的協商會議裏面地各方代表,還是一直在行使著政府權利的青州議會裏面的吵鬧地議員。還是已經退出議會的青州幾大工商巨子,還是青州的華族庶族頭腦,他們在司馬睿登基的情況下。他們終於着急起來。

就連青州這些年已經開始建立的地方議會也開始向那些代表地區的參加大晉議會的議員發出了最後通牒,就連大晉(青州)協商會議每次開會的門外邊青州那些已經嘗到青州制度好處地公民們,也不停地在議會門口,舉行示威遊行,進行民間的請願。

在這內外地壓力下,在張金亮的堅持下,在利益的驅使下,青州。徐州。兗州,甚至揚州。廣州等地的華族,以及代表皇室的皇族和掌握大晉(青州)實權的由工商業巨子把持的議會終於在司馬天賜5歲的時候(公元317年)達成了妥協,同意以錦繡山莊的公約為基礎,以青州現行的法律為框架,在保護華族現有的特權的基礎上,達成了一份備忘錄。

雖然這個備忘錄,和張金亮所設想的憲法還具有很遠,很遠的距離,但是,這已經開啟了大晉政治協商機制的開端。

這份備忘錄甚至沒有說明除了青州以外幾個州每個州的除下州王以外的四名議員是如何產生的,也沒有說明組成大晉的議會總數需要多少人,這基本上來說,就是等於讓這些州的華族,為所欲為。但是,裏面終於確定了大晉議會的權威。

這份備忘錄甚至可以說成是華族勢力的一次反撲,也可以說成是青州議會體制的一次失敗,但是正當簽訂這些協議的華族沾沾自喜的時候,張金亮發佈的一下子再讓全部華族傻了眼。

就在這張《大晉皇輿全覽圖》上面,大晉海外所屬的州,竟然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7個,原本以為自己已經佔了多數的華族,這個時候,才猛然的發現自己在即將成立的大晉議會裏面,再次成了少數派,並且還是很少數,很少數的少數派,並且他們還要回去,為了每個州那可憐的四個議員職位爭個頭破血流。

「大晉所屬的州郡,只會一天一天的增多,只會向我們的國旗上增添小星星,而不會一成不變的象現在這樣轆轆無為,安於現狀,任何安於現狀的想法,只能會導致滅亡,青州在不停的進取,大晉也要不停的開拓進取。」

隨着備忘錄的公佈,以青州紅黃雙色戰旗為基礎的大晉國旗和國徽相繼公佈,同時公佈的還有繼承大晉血統的大晉新一代皇帝司馬天賜將在6歲生日的時候,正式登基稱帝。

被大晉帝國的第一繼承人司馬天賜稱為仲父的張金亮也表示,在小皇帝登基的當天,他將辭去攝政王的職位,還政於帝和即將成立的由剛剛組成的大晉議會中最大的黨派——代表着新興的資本家的利益的公民派組成的新帝國內閣。

青州大肆宣揚將繼承帝制,不但引起石勒和劉聰的恐慌,也直接引起了已經在揚州稱帝的司馬睿的恐慌,司馬睿這個皇帝當的並不怎麼合適,他雖然姓司馬,但是卻和大晉的幾個皇帝沒有任何關係,他只不過是被武皇帝追封為晉宣帝的司馬懿的曾孫子,說他有皇室的血統,未免太牽強了點,在青州甚至還有幾個血緣關係比他近的多的皇族還沒有當上皇帝呢。聽說青州這邊要立司馬天賜為帝,司馬睿慌忙派遣自己的親家,自己兒子皇太子妃的哥哥,庾亮出使青州,希望能夠阻止司馬天賜稱帝。

當然他打的旗號也非常鮮明,要讓張金亮顧全大局,不要骨肉相殘,給匈奴人看了笑話。

當庾亮乘坐的使船到達青州的不其港的時候正是太興二年(公元318年)的三月底,這個時候正式南方的船舶返回不其港,北上的船舶離港起航的時候,偌大的不其港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貨船,庾亮乘坐的官船還沒有進港口,就被在海面上巡邏的海上警衛隊攔了下來。

「什麼進港還要引水費?引水費是什麼東西,我們這是官船,什麼時候交過什麼費。」還沒有等船老大去繳費,庾亮的侍從就已經和登上官船的一小隊海上警衛隊員杠上了。

青州一上來就給庾亮一個下馬威,和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這位名滿大江南北的大才子望着不其港內如林的桅杆,和遠處烏煙瘴氣的天空,心中猶如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張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庾亮這次出使青州到底能夠取得多大的成果呢?」

艙外,庾亮的侍從還在和青州的海上警衛隊糾纏不休,旁邊的船老大已經悄悄的繳納了引水費,客客氣氣的把青州海上警衛隊請下了船,只留下了兩個引水員在船上。

「大人,你別給這幫人一般見識,要是進了青州,讓你生氣的地方多的是呢。青州這個地方處處都要錢,聽這邊的船員說,就連他們走的馬路也還要收費呢。這裏可不管什麼官船不官船,官員不官員,沒有錢,咱們想靠上這不其港那可是萬難。麻煩大人還得給天使說說,上岸以後大人還得趕緊回來,要不然時間長了,我們連碼頭使用費我們也掏不起了。」

那船老大說話的聲音非常大,最後那點話根本不是給那個侍從說的,而是給船艙裏面的庾亮說的。

「給個球碼頭使用費,告訴他們我們是來自揚州的天使,讓他們當地的官員快快出來接待,要不然——」那個侍從拍了拍腰中掛着的鋼刀。

船老大嘆了一口氣,再也不說話,只是蹲在一旁用手摳著船幫上的毛刺。

他的這艘船是庾亮臨時從吳興周家徵用的,所有的費用,他不會掏一分錢,庾亮也不會掏一分錢,周家的周屺也不會掏一分錢,只能說這個船夫倒霉。

要說揚州的官船相當不少,軍艦更是大堆。

可是庾亮不敢用那些船,那些主要航行在長江裏面的官船一旦進入大海,略微碰上一個大浪,那船差不多就得翻。

只有常年跑海上的船他才敢坐,可惜官船裏面是不會有這種船的,他只能從幾個從事海上貿易的大戶中徵集。

正在這時,不其港的岸上,猛地傳來幾聲刺耳的尖叫,船上所有的人都順着那刺耳的聲音看去,在如林的桅杆的縫隙裏面,他們看到了一個正在冒着白煙,拖着長長的身子,渾身烏黑的長長的鋼鐵蟲子正在向前緩緩爬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活在亂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活在亂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節:天子(三) 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