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計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計

巴蜀之地原就富饒肥沃加上秦嶺的保障使得氣候溫暖潮濕糧食生產豐富且多樣化有米、麥、棉花、油料、麻類、茶葉、烤煙及各種水果同時蘊藏許多天然資源如可燃的石脂水(石油)貴比黃金的井鹽還有煤炭、鐵礦、銅礦、硫礦、明礬等都有待開出產。此外還有桐油、生漆、竹器、木雕、酒類、藥材及蘑菇等更有聞名天下的蜀錦。

只要政治穩定清明要使境內數百萬人達到豐衣足食根本不是難事;即使在劉焉父子統治時這裡的士族大戶錦衣玉食的程度比起江東六大家毫無遜色其富裕可知一斑。

不過貧富相差太過懸殊吏治情形普遍不佳官*商*勾*結相當嚴重使一般中下階層的百姓無不渴望明主清官當政。劉備的入主帶給他們相當的期待。

起初為了安定政局6羽等還不敢作太大的更動;而不過年余就爆了大會戰百姓未先感受到德治先感受到稅課與勞役之苦不免心存怏怏。大戰既已結束百姓的這些情緒自得顧及否則外戰剛平內憂再生實大害於統一之業。

在大戰期間除了糜、甄、秦三大家蜀中願意出錢出力的士族除了已為官者大都采觀望態度造成劉備軍心理與後勤上相當的負擔甚至在秦家全力支持後還想乘亂「國難財」。

所以在會戰結束後6羽等人也毫不客氣的主導改革一面對這班士族富家等既得利益者開刀軟硬兼施的逼他們把財富一一吐出來均沾給百姓。不過為使這班人不致勾結一致引騷動6羽等人還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為之間或採行一些讓他們彼此相爭互奪的措施以分化他們的力量。反正這班人既飽暖慣了不免有一些不法犯行要整治他們還是容易的。

6羽的構想是成立「民眾會」以郡縣為單位由各鄉里民眾推舉出數名耆老賢達組成功能是對官員施政作評議對爭議的訴訟案件提異議對朝廷的施政作具體建議等。

既然是由民眾推舉自然要辦理類似「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否則又可能淪為沽名釣譽者的捷徑或遭豪門把持。為此三大軍師設計出一套方式讓真正的賢能者被選出來領導「民眾會」。

「民眾會」受到中央的充分尊重可直接對地方官員的廉能和施政提出異議;當然說到「建議」就是「建議」至於接受與否在於中央。不過除非遭彈劾者能提出充分證明但也不免會被調職否則容易引衝突。

這樣一來就讓民意有充分上達的管道同時在治理上符合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對於穩定政局助益很大;又能除去社會階層帶來的不公削弱世族豪門的勢力使社會風氣趨於平和。

不過既得利益的世族大姓久居社會上層直接間接都把持了政治局面習於高人一等此時受到衝擊也並非都愚昧到不曉得要互利共生亟謀反制之道。

如果要把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降到最低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培養人才取代。

這時書院和武院的重要性便顯露出來。

當初成立書院和武院6羽的目的主要的不是普及教育而是拔擢人才。

歷史上許多人才都是出身寒微;他們固然勤奮苦學但真要論起他們成功的原因往往是令人感到些許悲涼的「運氣」--運氣好的得到朝廷青睞一舉成名;但卻有更多運氣不好的人滿腹經綸才學胸懷鴻鵠之志卻「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以名相呂蒙正為例若不是生在科舉時代的宋代有機會靠考試得到拔擢而是活在世族政治的漢代恐怕也只能困厄一生抑鬱以終了。

6羽提出的普及書院教育構想是在各縣設立縣學讓十歲以下的孩童可以就讀一切生活費和學雜費都由政府支給只有書籍費用由自家承擔;就學三年後考試取成績優秀者入郡學就讀同樣三年一試再擇優秀者按專長、興趣進入各州書院或武院進一步學習考試畢業後便可在各州擔任中下級官員和軍中職務。

當然更為優秀者就被選入長安的中央書院和武院深造合格畢業後即可擔任中上級官員或軍中將校。

為了盡量避免人才被埋沒雖然經費拮据6羽仍要求各級學院凡有資質特佳卻家境清寒者准予一切免費;甚者可由地方耆老作保開具證明提供清寒救濟讓這樣的人不致因家累而輟學。

這一措施不僅嘉惠許多瀕臨貧困的家庭帶給他們對下一代的期望也勃興了求學、習技的風氣為日後帝國垂三百年之盛世提供了最佳的後盾和穩定的基礎。

另外6羽還開創了風氣--成立女子書院。本來這隻有在荊州書院施行主要對象是各官員的女眷。現在鑒於人力不足且各面都需要人才有時一些較細緻的工作由女子擔任更方便。尤其在戰亂之世女子的比例高於男子如果還不善用死守古人教條對6羽來說那就真的是笨到家了。

在6羽的主導下先在各州大郡成立專門的女子書院培養女子識字及專門的技能諸如護理、紡織、雕塑、會計等。

如具特出才藝或資質特佳也可同樣進州學、甚至中央書院學習畢業後可擔任書院教師之職或進入公營企業擔任專門僱員待遇相當優渥。

擔任教職的當然是以6羽的幾位愛妻為主如秦思雨、蔡琰教授星算及文學糜貞教授醫學護理甄宓教授商學、會計連喬瑛、張月兒也不甘寂寞分別擔任書院的樂師及廚師-哦不是司琴和司廚是當音樂老師和廚藝老師。當然像黃月英、百合公主等也在教師之列。

二年後紛紛有學成的年輕女子或者擔任書院助教或者把所學應用在社會中開店經營或從事工商不僅為各行業注入新鮮的活力也讓政務的運轉和工商的繁榮都有高的成長為劉備軍日後的統一大業以及向外開拓一再累積了厚實的根基。

如果有女子不讓鬚眉自認習武不輸士兵也可進武院學習;若通過各等考試也可在軍中擔任校尉等職主要是負責文書及後勤業務甚或必要時也可支援戰場。不過前提是要在心理素質層面通過非常嚴苛的考驗;否則在這個年代女子上戰場天曉得會遭到什麼後果。這可是十個6羽也承擔不起的嚴重之事啊。

為此6羽考慮良久終於成立了華夏有史以來第一支女子「特種隊」學校教官的人選自然是他的愛妻馬文鴛和秀兒還有以後接回來的孫尚香此外還有馬雲祿。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o年終於有了第一屆的畢業生包括了文聘的女兒文鷺關羽的女兒關鳳高順的女兒高琳張遼的女兒張玉兒黃忠的女兒黃天玉等先被派往西北在雷龍軍團里任職;半年後她們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為父親也為自己掙得了極高的名聲不過更重要的是無形中也得到了好姻緣。這是後話在此不表。

女子書院和武院的成立間接影響的是女子地位的抬頭。過去由於生產力主要依靠男子所以女子逐漸變成附庸甚至流為如同無人格的貨物可任人「交易」。現在藉著給她們一展身手的舞台揮了她們的確無愧「半邊天」的地位在職場的表現絲毫不遜男子使社會中一些受歧視的職業因為專門技藝而提高了例如「賣身不賣藝」的歌者、舞者、樂者。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6羽原先提倡的:凡在書院的學生可以表任何言論不用受老師的追究即使與老師的觀點相悖;還鼓勵同窗間互相交流辯論。在蔡琰、甄宓、秦思雨等才女的主導和鼓勵下女子學院的學生紛紛對傳統宗法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提出多方的質疑及辯論諸如:何以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男子可以多妻女子卻要守節?男子可以休妻女子卻不能離夫?男子可以棄舊迎新女子卻不能要求白頭偕老?為什麼「婦人識字多誨淫」無才便是德?夏桀、商紂無道親小人、遠賢臣那不都是男子嗎?何以獨怪罪「女人是禍水」?……

由於劉備的支持6羽的堅持所以很快的就讓轄下五州的男丁、女子都動員起來為戰後的重建與建設的繁榮一起努力。雖然人口僅佔大漢的三分之一但相較於男女有別、對女子仍多歧視一時還無法接受這種先進想法的關東與江東而言進步的幅度自然是以倍計;何況劉備軍的轄地幾達大漢的一半又處於可以向三方開拓的有利局面怎麼都佔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統大業幾乎指日可待。

日後寥寥數卷的《帝國簡史》簡述帝國一統的過程與功過竟有一卷專論女子書院的成就可知6羽的這一堅持影響有多深遠。

總體來說按6羽的規劃劉備軍轄下的五州各在州治所在成立州級書院及武院;長安則成立中央級的書院及武院地位等同於兩漢時的太學。

為了提倡學術風氣6羽還主導了一項影響深遠的宏大措施--建造一所「萬世書閣」由蒲定設計、馬鈞施工等於國家圖書館儘可能搜羅民間藏書鼓勵各方捐贈還找了一班文筆工整的文士把其中非大量使用的書籍謄抄五份校對後分藏於五州的州治所成立的「千秋書館」供書院和武院學生借閱。

為了怕書籍受損6羽定了一個辦法:各級書院凡欲畢業的學生至少須謄寫三至五本不同的藏本書籍。由於活字印刷技術許多重要的書都普及翻印提供學術辯論及研究。

此舉建立了自東漢和帝以來--或者說得更大是自華夏有史以來盛況空前的讀書風潮。

各藏書閣的設計採用極為嚴格的保護措拖主要是為避火、避蟲、避風、避潮、避雷、避震等同時四周環植竹木又在書閣前鑿池蓄水嚴禁攜帶一切火種接近;同時訂有《書約》由專人具體管理。每隔十年便須將藏書重新全部審核視需要重新摹抄校核過重新典藏。

帝國一統在6羽辭世後子孫遵其遺意建造了一棟「百芳書樓」於廣元一面作為對他的追念一面當作6氏子孫的私人藏書樓不但將住宅與書樓隔離並且由長子6函立下規矩:「代不分書」!而且不論子孫如何開枝散葉每代均須推舉至少二人盡到守護管理之責。

三百多年後帝國崩解群雄逐鹿各地書院、書閣多少遭到兵燹或回祿之災惟有「百芳書樓」因斯人斯事加上廣元的地理形勢使得此樓果如其名得以百世流芳。

書樓前除了有6羽和妻兒們的手跡碑文尚有包括劉備在內歷代帝王的禱詞大意為:書樓所藏之書實為文化縮影道統傳承;盼無論誰主政天下都能體會此理此心庇護無損。

因此雖帝國變遷甚或日後蒙古、滿清入主中原當權者無不嚴囑將士:廣元為道統之地非令不準擅入;「百芳書樓」乃民族文化所系妄損者嚴懲無貸。此是後話不提。

進入長安書院就讀的除了關羽和張飛的孩子以及6遜、鄧艾、文鴦等人還有幾個是6羽特別留意的。

如陳群的兒子陳泰字玄伯是能與姜維一比的優秀人才。

按6羽「前世」的記憶若非他在狄道之戰力敗姜維搞不好姜維就能取得連諸葛亮都無法到的勝利延長三國的局勢。現在由於6羽的來到陳群變成蜀國官員自然陳泰也到書院就讀了。

還有羅蒙的兒子羅憲字令則此時年方十三已經以才學知名不過6羽卻曉得他也深具軍事才能。日後羅憲果然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又勤於地方政事累功升為威北中郎將威望卓著且將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無論華夷皆服膺之頗有政聲與黃崇、陳泰齊名後世。

黃權的兒子黃崇也是第二代屈一指的人物;日後蜀漢帝國第二代的名將備出除了「四英將」陳泰、羅憲、黃崇也是既能領軍作戰更長於內政的出將入相型人物又被稱為「三才將」。

張遼被調到關中整補自然也帶著妻子鄒美人和兒子張虎。張虎無愧名將之後在書院與張苞、關興等相善日後與黃忠之子黃敘、趙雲之子趙統列名為新一代的「五虎上將」。

黃忠的兒子黃敘本來應該因病早逝卻因6羽穿越時空來到改變天時延了半年的命又碰到張仲景及時研究出救命藥方終於痊癒。黃忠喜不自勝之餘將領悟不久的「以柔克剛」之理傳授使黃敘漸漸身強體壯。此時黃忠調往交州6羽著其領妻子向氏及次子黃翼同行卻將黃敘和黃天玉送到長安就學。

當然6羽也不會忘記龐德之子龐會和馬的兒子馬秋。

日後文鴦(字懷玉)和馬秋(字勝玉)都娶了宗室公主為妻且在帝國征討大業中立下赫赫戰功被後世譽為「帝國雙璧」。

龐會和其父一樣的狂野卓傲成為第二代的帝國近衛軍統領兼城衛軍執金吾被譽為「帝國戰狼」。

當然還有更狂野威猛的王雙雖然長相十分抱歉卻很得山越族女子的青睞最後繼承了百合公主的嶺南山越族長之職娶了山越女子為妻。由於開拓南越功勞極大朝廷授以「日南侯」被後世稱為「嶺南飛豹」。

其他著名將領也不少共有十餘名若非帝國因疆域太大委實難以治理不願多作征伐否則封公侯、為將相者勢必不可數勝。即便如此由於教育制度的成功這些將領也都不是粗鄙武夫皆被朝廷起用為地方大員也都能安撫百姓與民休息稱得上「出將入相」的英傑。日後昭仁帝特選十二位畫於凌煙閣「**功臣」的身旁列名為「十二龍將」。

雖已邁入承平之世蜀漢第三代的將領仍有幾名系出名門維持帝國的賓士其中有6遜之子6抗、羊道之子羊祜、周魴之子周處、周循之子周亢、蕭玠之子蕭瓘、6函之子6淵等……

因此蜀漢第二代的將領後世無不津津樂道:「飛豹戰狼雙璧三才四英五虎十二天將;二十八宿**一統。」

長安書院和武院雖分實合僅一牆之隔;除必要課程文如邏輯概論、物理天文、管理學武如兵法概要、後勤統計、戰場心理等所有學生也可按其專長和興趣選擇不同的課目學習偏文偏武無所謂但總須專精一二。

比方日後黃敘繼承父學與太史慈的兒子太史明(字承志)同為帝國第二代的神射手。馬秋和姜維、張合的長子張進、趙雲的兒子趙統以及6羽的第八子馬文鴛所出的6遷日後一同研習出「絕戰槍法」十式不僅成為日後武院習槍必學的招式戰場上更是克敵制勝的厲害槍法。後世大宋年間揚名一時、威震四塞的楊家槍法據悉便是6遷的孫女6鈺所傳。

還有南宋初年朱仙鎮之役原宋代名將6登之子6文龍在不知家世的情況下六敗岳家軍名將包括岳雲、楊再興等在內威震中原。後來被王佐指點陣前歸降助岳家軍大破金兵斬金國名將數十使黃河以南無金兵敢留。日後王佐還幫6文龍尋根確定先祖的確是6遷的兒子6鈺的弟弟6銓。

這些新一代的年輕將才中只有姜維因為捨不得離開母親6羽便讓他在涼州書院就讀。二年後在母親的鼓勵下姜維來到長安就學由無所出的秀兒照顧。建安二十年才十八歲的便開始在戰場上嶄露頭角與同齡的6函、王雙皆有傑出的表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