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證券投資基金開始試點至今,中國的基金行業已經走過了近九年的歷史。2003年開放式基金問世后,基金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資本市場的轉型過程中,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在引導市場的投資理念、促進投資者成熟和理性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金經理作為國內一個新興的投資群體也開始被市場所關注。趙迪的這部財經小說《基金經理》是我看到的國內第一部描述基金經理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揭示基金行業現狀和內幕規則的財經文學作品。

我覺得《基金經理》這部作品有三大看點。第一,以往股市題材的作品主要關注做莊、操縱股價、內幕交易之類的情節,這是和我國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新興市場的不規範局面相吻合的;但隨着證券投資基金隊伍的不斷壯大,這種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當前的中國證券市場正處於根除制度缺陷、加快制度創新的關鍵時期。《基金經理》這部作品所描述的正是轉型期的證券市場中,國內機構投資者逐步與國際接軌、走向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個體可能走得快一些,有些個體可能走得慢一些,這種差異在作品中表現得十分清晰,是當前證券市場一個比較真實的寫照。第二,《基金經理》雖然是一部財經小說,但是在專業性方面值得肯定。趙迪畢業后在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就職,兩年的財經編輯工作為他了解基金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作品描述了國內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於基金行業所暴露的問題也進行了嚴肅地批評,例如基金的操縱股價、利益輸送、變相承諾收益、刻意控制業績、誇大產品宣傳等,這對於促進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應當說《基金經理》為廣大投資者了解基金行業提供了一本比較通俗的教材。第三,在這部作品的後半部分,趙迪對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推出后可能引發的機構博弈行為進行了深入地思考,描寫了日後可能對國內市場產生更大影響的兩類群體——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的投資行為特徵。這兩類機構的基金經理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存在着較大差異,他們的出現使得這部作品更加充實和富有預見性。這也引發了我們對於如何在資本市場不斷開放的過程中處理好對外開放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方面展開更多的思考。

趙迪是南開大學金融學系2004屆的畢業生。在校期間,趙迪組織他的同學們辦雜誌、搞社團,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學生。現在,看到他在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領域鑽研並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很為他高興。同時,我也希望,趙迪今後能夠在關注金融業前沿動態的同時繼續深造,夯實專業基礎,以期在金融領域做出更大的成績。

是為序。

范小雲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

南開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1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基金經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