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版忽悠(2)

友版忽悠(2)

上集我已經吹了牛,說要寫艾黃的性與愛,還說要從艾倫尚不知道世界上有個艾米寫起,現在想來有點冒失,但已經吹了,不能說話不算話,只好硬著頭皮實踐諾言,寫寫遠古時代兩艾相遇之前他們各自的艷遇和情史。

這個「艷遇」和「情史」,聽着十分彆扭,尤其是放在兩艾身上,我還是另找一個詞來代替,就用「歷史問題」吧,這絕不是貶低「歷史問題」中的相關人物,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並不是有問題的「問題」,而是「某事」的指代。

艾黃的「歷史問題」可以算是一個禁區,主要是黃顏的禁區,因為黃顏在《黃版忽悠》裏對這個問題諱莫如深,而艾米在《十年忽悠》裏還有所提及。即便從《十年忽悠》裏我們也可以看出,艾倫對這個問題是能避就避,能逃就逃,能混就混,混不過去那就沒辦法了。

今天我來踩這個禁區,主要是這個問題很關鍵,在我看來,這是兩艾之所以會忽悠十年的關鍵問題——之一,所以不得不提及。

一男一女相遇,進而相愛,最好的情況是雙方都沒有「歷史問題」,兩張白紙,乾乾淨淨,兩人都是初戀,兩人都只戀這一次,白頭到老,海枯石爛,這是很多人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但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很少很少,更常見的是一方或雙方曾經有過「歷史問題」。

在我們那個年代,你要找一對二十三、四歲開始談戀愛的男女,兩人在那之前都從來沒談過戀愛,還是容易找到的,因為那時時興晚婚晚戀晚育。但現在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多多少少都有過一兩次戀愛經歷了,很多還有過性經歷。那麼如何對待對方的「歷史問題」,如何向對方交代自己的「歷史問題」,就成了一個現實問題。

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一刀切」的態度,一種主張完全徹底透明,把自己的「歷史問題」徹底向對方做個交代,由對方定奪。持這種主張的大半是那些自己沒有「歷史問題」,或者雖然有「歷史問題」,但一向認為自己做人很誠實、從來不撒謊、撒謊會遭雷打的人。另一種則主張千萬不要告訴對方自己有「歷史問題」,不告訴就跟沒有一樣,一告訴反而惹出麻煩。

這兩種主張都能在艾米的小說中找到支持的證據,《十年忽悠》裏的艾倫把自己的「歷史問題」告訴了艾米(當然只是半自覺半主動,這個我在後面還要談到),艾米也沒跟他鬧翻,反而從此不再對他的從前疑疑惑惑。但在《同林鳥》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反的證據,譚維出於良心與坦誠的需要,把自己跟藍老師的「歷史問題」告訴了妻子小冰,結果落下一個罪證,小冰時不時就要拿出來敲打敲打他。

這也是我喜歡艾米小說的一個原因,她寫小說正如她自己說過的那樣,只是告訴你「有這樣一個人,TA經歷了這樣一些事」,沒有道德說教的成分在裏面。如果她要搞道德說教,比如提倡說真話,不撒謊,那麼她就會一以貫之地描寫撒謊受到懲罰、坦誠得到報答的勸諭故事。要麼她就走另一個極端,寫撒謊也沒受到懲罰,反而得到報答的故事,來反映人世之黑暗與不公平。

但艾米不是一個道德說教家,也不是一個腦子一根筋的極端分子,她一向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要搞一刀切。我這裏就用她的方法,來分析一下有關處理「歷史問題」的幾種情況。

對於「歷史問題」,我們可以有「坦白」和「不坦白」兩種選擇,究竟選擇哪種,要看你的「歷史問題」保密到哪種程度,還要看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會如何對待你的「歷史問題」。

如果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你的「歷史問題」很保密,絕對不會傳到對方耳朵里去,你可以選擇不坦白,那樣可以為你也為對方省很多事。但很少有人能有這種百分之百的把握,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山不轉水轉,誰知道哪天就因為哪個事先誰也沒想到的原因,你那百分之百秘密的「歷史問題」就變成了公開的秘密。那時你就慘了,你沒主動坦白,而是被發現被揭露的,那就罪加三等,小「歷史問題」可以變成大「歷史問題」,你聰明反被聰明誤,還不如早就坦白了更好。

《十年忽悠》裏的艾倫,剛開始大概就是認為自己的「歷史問題」是百分之百保密的,與其坦白出來惹麻煩,還不如根本不提。當艾米拷問他的「歷史問題」時,他很巧妙地對付了:

「不說意識形態里的東西了,說實際的。」她換個話題,「你以前——愛過別的女孩嗎?」

「現代查完了,開始再查古代部分了,」他搖搖頭,很誠懇地說,「其實歷史最好是讓它成為歷史,刨根問底的結果往往是弄得兩個人都不愉快。我們兩個人相遇之前的事,跟我們的現在不相關——」(艾米《十年忽悠》)

請注意這裏的「他搖搖頭」,可以理解為他不贊成艾米刨根問底,但也可以理解為他在回答艾米「你以前——愛過別的女孩嗎?」的問題,那麼搖頭就表示他以前沒愛過。

當然艾倫也可能沒那麼狡猾,他搖頭只是表示不贊成艾米刨根問底,或者表示一種無可奈何,因為他並沒矢口否認自己有「歷史問題」,他只是說叫艾米不要刨根問底,所以他的話實際上是承認自己有「歷史問題」。

即使把他的搖頭理解為他在回答艾米的問題,他也不算撒謊,因為艾米問的是「你愛過別的女孩嗎?」,而不是「你有過女朋友嗎?」或者「你有過性關係嗎?」。對很多男生來說,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他們可能跟別的女性有過性關係,但他們不認為他們愛過那個女性。

從《十年忽悠》和《黃版忽悠》的描寫來看,我覺得艾倫以前沒有愛過別的女孩,也許他當時以為是愛,但在遇到艾米之後,才知道真正的愛是個什麼滋味,於是明白以前那都不叫愛。關於這一點,我後面還會進一步談到。

如此說來,從前的艾倫跟一貫的小昆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可以把性與愛分開來看的人。不同的是,艾倫在遇到艾米之後,就改變了這一觀點,而小昆即使在遇到艾米之後,也沒改變自己的這一觀點,這也許是艾米愛艾倫而不愛小昆的原因之一。

也許這樣說對小昆不公平,因為他在艾米說出不喜歡他的性與愛分家的做法后,他把那個餐館老闆的女兒Linda趕走了,並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工作,說明他還是想改變他的做法的,只是他需要艾米明白說出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艾倫不需要艾米明白說出就知道艾米的愛情觀。也許小昆的觀點始終沒改變,但為了艾米,他願意改變自己的做法,這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艾倫在遇到艾米之前,可能就已經認識到性與愛分家不是什麼好事了。他從前面幾段有性無愛的關係中,並沒有得到幸福,反而惹下麻煩,有的女孩要自殺,有的女孩說了「過激」的話,把他嚇得不輕,他應該背了很久很重的包袱,從此不敢再接受無愛之性。

當艾倫遇到艾米之後,他一定很為自己的「歷史問題」內疚,所以他最先採取的方式是不坦白,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艾米開心。但他沒想到的是,他曾經認為百分之百保密的「歷史問題」會因為收審而浮出水面。我們可以猜到他在收審站被審查時,他最擔心的是什麼,不是他自己是否會被判刑坐牢甚至丟掉生命,而是他的「歷史問題」會傳到艾米耳朵里,讓艾米傷心,從此不再相信他,把他看白了,並因為傷心絕望而做出不可挽回的傻事來。

對這一點,《十年忽悠》裏有這樣的描寫:

「沒有,如果踢了,我哪裏還會在這裏?」他笑笑,說,「不過有好幾次,他們都想踢的,說『把他廢了,看他還怎麼害人。』你聽了——那些——流言蜚語,有沒有想過把我廢了?」

艾米老老實實地說:「沒有想廢你,但是很傷心,恨不得死掉。」

「有時候,被他們的車輪戰術審煩了,就想隨口承認下來算了,至少他們會讓我睡一會,你不知道幾天幾夜不能睡覺、老被很強的燈照着、老被人問那些問題,是多麼——煩人。但一想到如果承認了,你該會——多麼痛苦,我就迫切希望一切都能水落石出,還我一個清白。在裏面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你聽信了那些謠言,做出什麼傻事——。不過事實證明你是一個聰明的小丫頭,不會相信那些東西的。」(艾米:《十年忽悠》)

艾倫這裏的「流言蜚語」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實之詞,比如他在L大有很多女朋友的事,也有可能他直到那時還在希望他的「歷史問題」不會傳到艾米耳朵里去,所以還在使用「流言蜚語」這樣使艾米寬心的字眼。對他這樣的「愛情野心家」來說,他肯定希望自己在所愛的人眼裏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他能讓時光倒流,他一定希望能抹去過去那段歷史;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他一定再不會犯下那樣的「歷史錯誤」。

男人的這種心情,我們在《同林鳥》裏有過一瞥,譚維在受到小冰「拷問」的時候說:

他保證說:「我不會的,那一次就讓我悔之莫及了,我怎麼還會去跟別的女人發生關係?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可以重來,我保證不再做那事了,一心一意等着你,一直等到你出現,然後一生一世只有你一個。我叫你跟別人去做一次,只是希望用這種方式讓你跟我扯平,那你就不會為這事煩惱了。」

他閉着眼睛,但睡不着,在心裏說,如果我以後生個兒子,我第一時間就要警告他:千萬別跟老婆以外的女人睡覺,太多麻煩,不值得;如果在認識老婆之前就做了,那就別告訴她。不告訴她,就什麼事沒有,她不會受傷害,你也不會被拷問,如果告訴了她,那你就死定了。(艾米:《同林鳥》)

要不要把「歷史問題」告訴對方,還要看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對方可能採取的態度來看,我覺得可以分成四種:

1.你不坦白,TA就傻乎乎不知道;萬一知道了,TA就傻乎乎揪住不放,亂鬧

2.你不坦白,TA就傻乎乎不知道;萬一知道了,TA也大咧咧不在乎

3.你不坦白,TA就疑疑惑惑,鑽天覓縫打聽;你坦白了,TA越發懷疑你還有更多「歷史問題」沒上報,於是更加揪住不放,疑神疑鬼,天天逼供

4.你不坦白,TA就疑疑惑惑,鑽天覓縫打聽;你坦白了,TA會做出決定,到底要不要計較你的「歷史問題」,一旦決定,TA就不再疑惑,從此放心,或者從此拜拜

如果對方是(1),當然不坦白最好,免得無事生非。《同林鳥》裏的小冰,大概就是第一類,而譚維則犯了一個路線錯誤,如果他不提他跟藍老師的事,可以少很多麻煩,因為譚維和藍老師的事,除了他們自己,幾乎沒別人知道,應該算百分之九十九保密。

如果對方是(2),那最簡單了,你坦白不坦白,TA一概不關心,那麼你想坦白就坦白,不想坦白就不坦白,隨你的便。但這也很難說是幸還是不幸,TA對你的「歷史問題」完全不在乎,你可能反而會感到失落,覺得TA沒把你當回事。有可能TA真的沒把你當回事,也有可能TA自己也有很多「歷史問題」,甚至不光有「歷史問題」,也有「現實問題」,正在尋花問柳,所以TA不過問你的事,好換得你也不過問TA的事。

如果對方是(3),那你完蛋了,坦白也是死,不坦白也是死,成天沒有好日子過,還不如趁早離開TA.。不幸的是,這種男人不少,這種女人更多。僅僅因為對方沒完沒了地吃醋就離婚,似乎又有點小題大做,考慮到孩子什麼的,很多人選擇不離婚,就這麼熬著,熬到自己年老色衰,熬到對方精力漸退,或許對方也就沒醋可吃了。

如果對方是(4),當然坦白最好,免得對方不安心,萬一東窗事發,給對方知道,一定會扣你的信用分,搞不好就為此分手了。《十年忽悠》裏的艾米,大概就是第(4)類。以她的聰明伶俐,她不會不想到艾倫這樣出色的男生會有很多艷遇機會,也就不可避免地想知道他是否有過「歷史問題」。一旦艾倫把「歷史問題」交代清楚了,艾米也沒再為這事糾纏,自己就把自己說服了,想通了。

但艾倫最開始選擇的是不向艾米坦白自己的「歷史問題」,可能他那時還不夠了解艾米,不知道艾米是第四種類型的,以為艾米是第一種類型的,怕坦白出來艾米就不愛他了,所以能拖一陣就拖一陣。他那時可能也沒想到會有東窗事發的一天,所以當艾米問起這事的時候,他不坦白還振振有詞,但這更增添了他的「罪孽」。沒問你,你不說,還情有可原,但艾米專門問過這事,他當時沒有坦白,現在艾米從別的渠道知道了他的「歷史問題」,他豈不是雙料壞蛋了?所以當他在受審站被人拷打詢問的時候,他的心是那樣高度集中在艾米知道這事會怎麼想上面,以至於對皮肉所受的痛苦反倒沒那麼深的感覺了。

我們可以想像,當艾倫從收審站出來,被導師夫婦接到自己家裏去住時,他的心情是多麼複雜。一方面,他為即將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孩而興奮激動;另一方面,又擔心艾米已經聽到了一些「流言蜚語」,已經傷透了心,看白了他。

剛好艾米那天沒到收審站去接他,估計把他嚇了個半死,以為艾米已經不要他了,而導師夫婦根本不知道他跟艾米的戀情,只是處於人道主義精神,或者處於導師對學生的責任感,把他接到家裏去養傷。

那麼,當艾倫坐在導師家客廳的沙發上等候艾米回家的那段時間,一定是他一生中最忐忑不安的時間——之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版忽悠與友版忽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黃版忽悠與友版忽悠
上一章下一章

友版忽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