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塵埃眠於光年》是我在《萌芽》雜誌上全文全年連載的第二個長篇,由於是第二次,總想着應該有所改變,於是有了這樣一個罪案懸疑+校園政治小說。創作中暖暖編輯提出過一些修改意見,認為不該徹底丟棄原來的風格。因此無論故事有了多大改變,只要一看這種行文風格還是能認出「豬妞歸來」吧(笑)?

前一次連載的《8分鐘的溫暖》沒有寫後記,以至於有的讀者在理解作品時出現了很大偏差,使我不得不三番五次在博客里解釋「我並沒有對嫉妒持支持態度,而恰恰相反,這是我所反對的」。

同理,寫《塵埃眠於光年》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宣揚權術陰謀。書中有這麼一段——用什麼辭彙去形容失望。我喜歡的歌手十幾年前在這所大學的食堂成名,他帶來滿腔真誠和銳氣,換取掌聲寥寥無幾。夜幕降臨,或許他曾坐在沒有一星燈光的石舫,嗅青草馨香馥郁,聽書聲朗朗然自神廟石階上流瀉,看垂柳伸展長臂在湖面下幻化成詩人。

撫平沮喪后釋懷一笑,恍然悟到這是別具風骨的校園——有思想,有理性,有精神的張力。

他未被熱情以待,卻也沒有失望。失望是,十幾年後的我循着足跡尋至此地,此地已物是人非,滿目瘡痍。

書中表現了秋和的意難平,書外表現了我的意難平。我不是憤青,但還是為我們所經歷的青春而感到悲哀,為這青春中太過俗氣市儈的低級喜憂而感到悲哀,為這青春無一例外地指向仕途經濟的終點而感到悲哀。

我在給友人的書信曾經這樣寫過:人的理性是可以培養的,處世技巧是可以習得的,但人格很難改變,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本性難移」,可恰恰是這種人格,標註了一個人發展的上限。

人的生命形態的層次高低,並不是博弈手段高明與否所能決定的。秋和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那類人,我行我素,隨心所欲,不在乎道德準則或社會輿論,堅持自己的判斷力與決斷力,做一個骨骼清奇非俗流的人,好像生活在春秋時代一樣自信又自在。

儘管她處於一個不好的環境,受到很多限制,但還是發揮出了非常大的生命能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果足夠堅硬,便能無視外部世界的一切困擾,有點刀槍不入的味道。她計劃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在你以為她已經失去戰鬥力的時候絕地反擊,最後「平靜地,無聲地,在淡淡的燈光中,仰起頭,莞爾一笑」。

在我寫步驟大綱的階段,這個孑然一身站在驟起的大風裏靜止不動的秋和,是最先跳進我腦海的形象。

關於作品就只說這些,想表達的東西都已在文中。另外,本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因我大學時代在北大度過就隨意對號入座,北大為這個故事提供的只有地理背景。特此說明。

附:【《塵埃眠於光年》答讀者問】

問:我想知道看《塵》對大學生活有沒有幫助?答:有。本來也就是寫發生在大學里的真事(非罪案部分)。

問:有以豬妞身邊人為原型的人物么?答:原型全是身邊人。女主角是身邊各種牛人的合體,所以異常牛×。

問:你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奇怪的愛好?答:請很多北京同學(其中還有原型本人)來將普通話版本的台詞翻譯成北京話版本,因為葉玄和王一鳴設定是北京人,想把北京方言獨特的趣味性略略展現一下。

問:定義為治癒系還是黑暗系?答:龍套死亡數最多的小說(連環殺人案嘛),有點黑暗系氣場,但女主角是史上最酷最小強最高智商的女主角,比小夏樹(《日界線》中的女王范兒主角)不知強到哪裏去了,所以別人虐不到她。

問:有沒有續集和番外?

答:沒有續集,有個前傳,是《夏日再臨》,會在《曾有你的天氣》之後出版。另有薛濤的番外,計劃收在將來的短篇集中。敬請期待。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塵埃眠於光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塵埃眠於光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