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篇

動機篇

異象

你的異象若長一年,種小麥。你的異象若長十年,植樹林。你的異象若長一生,培育眾人。

泉水守護人

已故的美國參議院牧師彼得·馬歇爾(PeterMarshall)是一位口才甚佳的演說家,他很喜歡講述一個「泉水守護者」的故事。話說在阿爾卑斯山東邊山坡,奧地利村莊上萬森林裏曾住着一位老先生。他在多年前被一個鎮議會聘用,負責清除山澗水池中的雜物。泉水從山上的源頭流出,直達他們的市鎮。他默默地在山上巡迴,隨時清除樹葉和樹枝,並抹去可能淤塞和污染清新水流的泥沙。逐漸地,村莊成了度假勝地。美麗的天鵝在晶瑩的泉水上遊動,附近各種營業的水車日夜轉動,農田自然得到灌溉,從餐廳里望出去的風景賞心悅目。

許多年過去了,一天早上鎮議會舉行半年一度的會議。審查預算時,某人的視線停在鮮為人注意的泉水守護者薪水上面。這位負責財務的先生說:「這老頭是誰?我們為何每年聘用他?沒人看見他。這位在山裏巡邏的陌生人對我們沒啥用處,我們並不需要他!」經過投票,眾人一致同意取消了老先生的職位。

起先數周並沒有什麼改變。直至秋天來臨,樹木開始落葉,折斷的小樹枝掉落在水池裏,阻礙了泉水的奔流。一天下午,有人注意到泉水出現了些微棕黃的顏色。到第二個星期,泉水更顯得陰暗。再過一周,泉水又多了一層浮在水面的泥土,不久更發出惡臭。水車轉得比以前慢了,終於嘎然止住。天鵝和遊客皆不復返,各樣疾病開始侵襲村莊。

尷尬的議會急忙召開特別會議,他們知道他們犯了一個重大錯誤,決定重新聘用泉水的老守護人……

數周之後,生命的河水又恢復了清潔。輪子重新轉動,新生命再次注入這阿爾卑斯山邊的小村莊里。

這故事也許不可思議,但絕非沒有根據。它蘊含着一個生動的、與當今時代息息相關的隱喻。

有的人在這世界上,就好像泉水守護者與村莊的關係一樣。那保持健康、加添美味的一小撮鹽,和那照亮四周、帶來希望的亮光,看來微不足道,或根本沒有必要·。…·但缺少了它們的社會,真的需要神的憐憫!你可知道,少了泉水守護者的村莊,正足以代表那缺少鹽與光的世界。

人總不能無所事事

我想大多數人都有夢,但有多少人會化夢想為事實?拉利·華特斯是少數那樣做的人之一。他的故事是真實的,雖然你會覺得難以置信。

拉利是一位卡車司機,但他畢生的理想是飛行。他高中畢業后便加入了空軍,希望成為一位飛行員。很不幸,他的視力不及格,因此當他退伍時,只能看着別人駕駛噴氣式戰鬥機從他家後院飛過,他只有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着飛行的樂趣。

一天,拉利想到一個法子。他到當地的海陸軍」剩餘物資店,買了一簡氦氣和四十五個探測氣象用的氣球。那可不是顏色鮮艷的氣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滿氣體時直徑達四英尺大的氣球。

在自家的後院裏,拉利用皮條把大氣球系在他的草坪的椅子(就是那種你會放在後院的椅子)上,他把椅子的另一端綁在汽車的保險桿上,然後開始給氣球充氣。接下來他又準備了三明治、飲料和一支氣槍,以便在希望降落時可以打破一些氣球,然後緩緩下降。

完成準備工作之後,拉利坐上椅子,割斷拉繩。他的計劃是慢慢地降落回到地上。但事實可不是如此。

當拉利割斷拉繩,他並沒有緩緩上升,而是像炮彈一般向上發射;他也不僅是飛到二百英尺高,而是一直向上爬升,直停在一萬一千英尺的高空!在那樣的高度,他不敢貿然弄破任何一個氣球,免得失去平衡,在半空中突然往下墜落。於是他停留在空中,飄浮了大約十四小時,他完全不知道該怎樣回到地面。

終於,拉利飄浮到洛杉礬國際機場的進口通道。一架泛美航機的飛行員通知指揮中心,說他看見一個傢伙坐在椅子上懸在半空,膝蓋上還放着一支氣槍(這段飛行員與塔台的對話,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來聽)。

洛杉機國際機場的位置是在海邊,到了傍晚,海岸的風向便會改變。那時候,海軍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機去營救,但救援人員很難接近他,因為螺旋漿發出的風力一再把那自製的新奇機械吹得愈來愈遠。終於他們停在拉利的上方,垂下一條救生索,把他慢慢地拖上去。

拉利一回到地面便遭到逮捕。當他被戴上手銬,一位電視新聞記者大聲問他:「華特斯先生,你為什麼這樣做?」拉利停下來,瞪了那人一眼,滿不在乎地說:「人總不能無所事事。」

拜託,打起精神

不久前,我失去了一位好友,一位胸歲的婦女,她是我見過最能鼓舞他人的業餘教師。

我最後一次遇見她,是在一次基督徒的宴會上。我們帶着虔誠的表情,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她走進來說:「好了,霍華德,我們已好久不見。去年你讀過的最好的五本書是哪些」她有辦法改變整個團體的互動,她的哲學是:不要讓別人感到沉悶;讓我們展開討論,要是沒什麼好討論的,就讓我們來辯論一場。

她最後一次到聖地旅遊時是83歲,她跟一隊國家足球聯盟的球員一道成行。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是,她站在前面替他們加油:「拜託,先生,打起精神!」

她是在達拉斯女兒家睡覺時過世的。她女兒告訴我,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刻,她還寫下了未來十年的計劃。但願世上多些像她一樣的人!

最近的戰事

想當贏家嗎?

與自己競爭,不要與別人比較。

高爾夫球賽贏過同伴,並不表示你打了最好的一場球。跑得比對手快,也不表示你跑了最好一場比賽。你可以贏別人,卻仍未完全發揮潛力。

人生中每件事皆是如此,你必須與自己競賽,那才是人生最大的一場比賽。

輸家就是贏家——無論他失敗多少次——假如他征服了自己。

贏家卻是輸家——無論他贏了多少次——假如他輸給了自己。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世界,卻詛咒自己不能自律。

贏了許多人,事實上可能是贏家不能征服自己的癥結。勝利使他變得驕傲、自大、獨斷、自私——有時甚至殘忍。

換句話說,發生什麼事情並不能影響你,重要的是你處理事情的態度。

那以為自己的聖經知識超過他人,或服事比別人更有成就,以致靈命不再長進的人,距離基督的期待仍然甚遠。

你若必須與別人比較,就與基督比好了。讓他來塑造和改變你的生命,幫助你把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他理想中的屬靈人。

傳承

1919年,一位在歐洲大戰受傷的人,在芝加哥租了一間公寓調養身體。他選擇該處,是因為那裏靠近著名的作家,謝伍德·安德森的住處。安德森曾寫下那片受讚譽的小說《俄亥俄州瓦思堡鎮》,而且向來以樂意指點年輕作家聞名。

足足有兩年之久,兩人保持着忠誠的朋友關係,幾乎每天在一起。一起吃飯,遠距離散步,討論寫作技巧到午夜。年輕人經常把著作稿拿給安德森看,後者則毫不保留地提出批評。

然而年輕人從來不灰心,每一次他都留心聆聽,仔細做筆記,再回到打字機前修改。他不為自己辯護,因為正如他後來回憶的:「我在遇到安德森以前,根本不懂得寫作。」安德森提供給這位後輩最大的幫助之一,是介紹他認識出版界的朋友。

1926年,年輕人發表他的第一本小說,獲得了批評家的讚譽。那作品的名字是《太陽照樣升起》,而作者的名字是海明威(ErnestHemingnny)。

等一下!故事還沒有結束。在誨明威離開芝加哥之後,安德森搬到了新奧爾良。他在那裏遇到另一位文學愛好者、一位在文字技巧方面不斷進步的詩人。安德森照着對待海明威的方式認;練他——寫作、批評、討論。鼓勵……結果他總有更多的作品產生。他交給年輕人自己寫作的小說,鼓勵他仔細閱讀,留意其中的辭彙、主題、人物及故事的發展等。一年後,安德森幫助這人發表他的第一本小說《壯兵的報酬》。三年後,這位才華橫溢的新銳作家福克納(WilliamFaulkner),寫出了《喧嘩與騷動》,立刻成為享譽全美國的傑作。

安德森為人師表、提攜後進的角色還未停止。在加州,他花了好幾年培養劇作家沃爾夫(ThomasWolfe)和一位名叫斯坦貝克(JohnSteinbeck)的年輕人及其他人。全部算起來,安德森總共栽培了三位諾貝爾獎和四位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著名的文學評論家考利(MalcolmCowley)說安德森是「那時代中惟一把他的特色和視野流傳到下一代的人」。是什麼原因使安德森如此慷慨,願意把時間和個人的寫作技巧傳給年輕人?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他也曾受教於另一位前輩作家,偉大的德萊塞(TheodorDreiseO。另外他也曾事師於桑德堡(CarlSand-burg)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我覺得這模式很有教育意義,不僅反映出我個人的經驗,也印證了我發現的一項人類經驗的基本原則——影響未來最有效的方法,是建造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種過程謂之傳承。

成就

特雷莎修女出席一場聚會,與會者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君主、總統和政治家。他們身上穿戴着華貴衣服、皇冠和珠寶,而特雷莎修女則穿着印度婦女常用以做衣服的裹服長布。

一位貴族問起她在加爾各答「窮人中的窮人」工作,她對自己的事業成就是否感到灰心。

特雷莎修女回答:「不,我並不灰心,你曉得,神並沒有呼召我去做有成就的事業。他呼召我是去做憐憫的事業。」

紅色雨傘

乾燥似乎持續而無止境,中西部一處江區的農夫因此陷入窘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居民不僅需要雨水來灌溉農田,更需要它來維持日常的生活。當問題日顯嚴重,當地教會認為出來做點事的時候到了,便籌辦了一次求雨祈禱會。

似乎是對這種原住民古老儀式的一種紀念,人們開始陸續出現。牧師很快來到,看着會眾走進教堂。在走向台前以便正式宣佈聚會開始的同時,他也逐一向各組人群打招呼。牧師接觸到的每個人,都隔着走道向別人問候,抓住機會與好友交談。終於他在會眾前面找到位子,便想到叫會眾安靜下來,想到有必要宣佈聚會開始。

正在這時,他注意到前排有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她那天使般的面容上露出興奮的神情,身旁放着一把紅色的雨傘。這一幕美麗和單純的情景,使牧師發出會心的微笑,這小孩表現出來的信心,似乎是教堂內眾人都忽略的。因為眾人都前來求雨……

惟有她期待看見神的回應。

動機

我喜歡聽已故麥法蘭伯愛講的一個故事。

某位先生總是從下午四點值班直到午夜,並習慣下班後走路回家。有一晚,由於月色很不錯,他便決定抄小路,穿過墳場走回家,那樣可以省去半里路程。當晚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所以他決定以後都走同一條路線回家。

一晚,他照着平日的習慣走過墳場,沒想到當天有人在路上挖了一個墓穴。他一腳踩進了墓穴,他急着要爬出去。誰知筋疲力竭,仍然無濟於事。最後他決定乾脆放鬆一下,等早上再向經過的人求助。

他坐在墓穴的一角,半睡半醒,直到一個醉漢從上面掉下來,那人死命地想要爬出去,雙手在兩旁亂抓,吵得值班工人醒了過來。我們的英雄伸手抓住醉漢的腳,說:「老兄,你不可能從這裏爬出去的…」

結果醉漢立即爬了出去!

五個小段落組成的自傳

我走在街上,行人道有一處深坑。我掉了下去,迷失而無助。那不是我的錯。彷彿永遠都找不到出路。

2

我走在街上,行人道有一處深坑。我視而不見,掉下去。真難相信我竟跌在同一地方,但那不是我的錯。得花許多時間才找得到出路。

3

我走在街上,行人道有一處深坑。我看見它,仍然掉了下去。那是一種習慣。我睜開眼睛,知道自己在哪裏。那是我的錯,我立即走出來。

4

我走在街上,行人道有一處深坑。我繞道而行。

5

我選擇了另一條街。

今天真棒,不是嗎?

今天一開始就糟透了。我睡過了頭,以至上班遲到。辦公室每件事情都使我怒不可遏。

到下班等巴士回家時,我的腸胃很不舒服。

像平日一樣,巴士又誤點,加上交通堵塞,我得站在走道上,巴士搖晃不停,不時向左右斜傾,我的心情更跌到谷底。

這時我聽見前方有一個低沉的聲音:「今天真棒,不是嗎?」因為人多,我看不見那人是誰,但我可以聽見他繼續稱讚春天的景色,和沿途經過的每處路標。這間教堂、這處公園、這個墓園、那個消防局。不久,每個乘客都把目光轉向窗外。這個人的熱忱感染力極大,我發覺自己露出了當天第一個微笑。當我要下車的時候,我努力往車門擠過去的同時,順便看了一下我們的「導遊」:一個圓胖的身軀,蓄了黑鬍子,戴着墨鏡,手上拿着盲人專用的白手杖。

不要放棄

某日,一位年輕人走過一條偏僻的路,聽見彷彿哭泣的聲音。他無法辨認那是什麼聲音,只感覺來自橋底。當他走近橋邊,聲有變得更大,終於他看見了令人哀憐的一幕。

原來是一隻約兩個月大的小狗躺在泥濘的河床上,它頭上有一道裂痕,且被污泥遮蓋着。

它的前腿腫起,還被細繩捆綁着。

年輕人立刻動了惻隱之心,要幫助那小狗。可是當他走上前,小狗立刻停止哭叫,張牙露齒地咆哮。年輕人沒有放棄,他坐下來,開始溫柔地跟小狗說話。過了好些時間,小狗停止咆哮,年輕人慢慢移動,終於觸及那小狗,替它解開綁在腿上的細繩,並把小狗帶回家,照料它的傷口,給它食物。水和溫暖的床。儘管如此,每當他接近時小狗仍露齒咆哮。但年輕人沒有放棄。

數星期之後,年輕人仍然照顧著小狗。終於有一天,當他再次接近時,小狗開始搖動它的尾巴。持續的愛與溫柔贏得了終生的友誼和信任。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大書》6:9)。

拿定主意,歐里奧

今天早上,我們那隻神氣的、黑白兩色的大貓歐里奧,和我在後門舉行一次熟悉的儀式。

歐里奧在外邊好一陣子,已經想要回家,於是我打開門等待。但它會進來吧2不,它不進來。它停下來,懷疑地低下頭,彷彿我是個死敵似的。「進來吧,歐里奧。」我不耐煩地說。

它滿懷心事地坐下來,開始用一隻掌洗臉,真叫人受不了。「歐里奧,」我說,「我給你食物吃,我供應你一切需要。你若要做任何事回報,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現在我親自邀請你進我家,所以請進來!」

歐里奧把一隻腳放進門檻內,然後又縮回去。它用若有所思的、無法捉摸的表情看着院子對面,仍然是不過來。

「歐里奧,」我說,『哦不會永遠站在這裏。你若不進來,我就會關上這門,這是你最後的機會!」

我開始慢慢關門,它送來嗎2不,它坐在那裏練習自由意志或什麼的。它會在喜歡的時候進來,否則不會動。它猜我大概會耐心地等它,直到目前為止,它都獵對了。

神創造貓,也創造人。我在想他的感覺如何,有時候,他也站在門口,等待…··等待……

我想我知道了。

獵頭族

一位先生專門到處物色經理主管級人材,向各公司推薦。這位「獵頭族」曾告訴我:「每當我遇到一位想要聘用的行政主管時,我喜歡先解除他的武裝。我請他喝點飲料,脫下自己的西裝外套和背心,鬆開領帶,蹺起腳來跟他談壘球、足球、家庭,總之隨便找些話題,直到他完全放鬆。然後,到我認為他足夠輕鬆時,我會靠過去,看着他的眼睛說:『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高級行政主管們在此時的反應,往往讓人驚訝。

「前幾天我便是用這個辦法訪問某人,我首先解除他的武裝,把腳放在他的桌子上,跟他談關於足球的事。然後我稍往前傾,說:『鮑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連眼也不眨一下說:『上天堂,並且儘可能多帶些人上去。』我做這一行這麼久,那是我第一次啞口無言。」

假如可以再活一次

假如可以再活一次,我會多犯些錯誤。我會放鬆自己,柔軟靈活一些。我會比過去愚笨一點,我不會像現在對每件事緊張兮兮。我會多出門旅行,多爬幾座山,多到幾條河裏游泳,多看些夕陽,多走些路,到處看看。我會多吃些雪糕,少吃些甜點。我會多惹些實際的麻煩,而非只是憑空想像。你曉得,我是少數小心翼翼、神志清明的人,每時每刻總是保持着理智。

喚!我也曾快樂過,假如可以再活一次,我會多享受一些。事實上,我會試着放鬆自己,享受生命的每一刻,而不是時常想着未來如何。我曾經是個無論到哪裏都帶着溫度計。熱水瓶、漱口藥水。雨衣、阿司匹靈和降落傘的人。

假如我可以再活一次,我會放鬆心情去工作。做事和旅行。

假如我可以再活一次,我會多坐幾次旋轉水馬…修采幾朵雛菊。

給教練的信

親愛的教練:

我剛讀完你寫給小兒和我(家長)的信。詹尼的母親和我向來欣賞高中運動球隊的精神,所以對於你信中提及的對運動員的期待,我們再同意不過了。

從你的記錄着來,你必定很擅長於指導這項運動,這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教練工作還有另一面,那是更重要的一面。請容我解釋。

教練先生,詹尼的母親和我把最珍貴的財產交給你幾個星期。在那段時間和未來的四年內,小兒將在家中時常提到你。他會提到你若不是在1965年膝蓋受傷,你可能會使派克隊成為怎樣的隊伍。他會提到你怎樣在中場休息時慷慨陳辭,以致後來居上,擊敗了來福鎮的隊伍。我們將聽到你仍然能傳球和踢球。當我們在聽這些談話時,我們兒子的眼睛將閃出光芒。你看,教練,他會把你看成偶像。

現在的英雄已經不多,連喬威利(JoeWillie)都穿起女式褲襪來了!許多專業人士願意為了五斗米出賣靈魂,今年有些大專運動員還鬧出醜聞。我們以為所有大專運動員都不會偷竊,但事實並非如此。

你是小兒心目中的英雄,我們情靠你。他的肌肉幾乎已長成,心靈卻仍屬脆弱,容易受人影響。你的責任極大,好好影響他,教練。努力!

美國偉大之處

19世紀初,法國政治家托克威爾曾觀察美國的民主政治,寫下了如下的結論——

我在寬敞的港口和廣闊的河流里找尋美國的偉大和精神,發覺不在那裏。我在肥沃的田野和無盡的森林裏找尋美國的偉大和精神,發覺不在那裏。

我在豐富的礦藏和巨大的貿易中找尋美國的偉大和精神,發覺不在那裏。

我在公立學校制度和學習系統里找尋美國的偉大和精神,發覺不在那裏。

我在民主議會和無與倫比的憲法中找尋美國的偉大和精神,發覺不在那裏。

直到我走進美國的教堂,聽見所傳講如同火焰的正義,我才明白她精神和力量的秘訣。

美國之所以偉大,因為她是個良善的國家,什麼時候她失去良善,什麼時候她將停止偉大。

子彈或種子

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當作子彈或種子提供給他人。

你可以把想法如同連珠炮發出,或如同種子般種在別人心裏。

被當作子彈使用的想法,不能打動人心,會使人失去動力。而當作種子使用的想法,將紮根成長,在所栽種的生命中開花結果。

當作種子使用的想法只有一種危險:它一旦成長,成為領受者生命的一部分,你可能不會因此而受到稱讚。但假如你願意放棄功勞……你將獲得極大的收穫。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心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心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動機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