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剿匪和下西洋

第六百五十三章剿匪和下西洋

玩家在軍政兩方面突飛猛進的展,也引起了華夏帝國一部分npnetpc開始加強與玩家之間的互動,主動接觸那些在軍政面頗有建樹的玩家,逐漸與玩家們建立起友好的關係;而另一部分npc則對於玩家們的展,以及華夏帝國對於玩家的友好政策不滿,處處與玩家為敵,漸漸走到了玩家的對立面。

在這些npnetpc的代表以南京城的城主兼江蘇巡撫王導大人和南京城大營督統李虎將軍為;而敵視玩家的npc代表則是以安德海、石亨為的奸佞之徒。

王導、李虎兩位大人早在創世開服之初便對玩家十分友好,在玩家當中威望頗高,這也正是南京城能夠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雖然現在華夏大地上屬國林立,各大幫派層出不窮,嶺南又建立了大清國,吸引了大批量的玩家,但南京城憑藉着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王導和李虎的開明政策,仍然留住了大量的玩家。不但沒有因此而衰落,反而由於與各大幫派以及各屬國之間友好的關係,而更加的繁榮起來。

現在的南京城中各屬國和各大幫派的分部和辦事處多如牛毛,各種店鋪林立,街面上人頭攢動,來自各屬國和各大幫派的玩家川流不息,儼然成為玩家們的一個重要集散地,繁榮程度遠勝於其餘各大主城。由於王導和李虎將軍的開明政策,所以來到南京城的玩家大多能夠主動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即便是那些相互敵對的幫派或者屬國,只要來到南京城中也能夠暫時放下恩怨,相安無事。

因此,在華夏各屬國和幫派之間形成了一個不成為的規定,各國和各幫派之間一旦生矛盾爭端,必然會相約到南京城中擇一合適地點,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出於對王導和李虎兩位大人的敬重,即便協商不成,這些幫派中人或者是各屬國的代表也決不會在南京城中動手。

和平安定的環境使得華夏帝國的商人們都樂於到南京城中來經商,這就使得南京城顯得更加繁榮起來。

這就更加堅定了王導和李虎兩位大人與玩家友好相處,互敬互重,互惠共榮的決心了。

而玩家們地位的提高,則極大的影響了安德海和石亨之流在官員當中的影響力,威脅到了他們自身的地位。

早在當初抗倭戰爭中針對李虎將軍的陰謀失敗之後,安德海和石亨在皇上心目中的威信便大大受損,在朝中的地位也已經大大降低。現在,又有了大批玩家官員入主華夏朝廷,對於安德海和石亨的地位構成了更大的威脅。與系統的npc官員不同,能夠躋身於朝堂之上的玩家大多頗有來頭,或者是政府派駐到創世中的代言人,或者是現實中各大團體的代表,他們可不會受安德海之流的威脅,更不會顧及安、石之流的顏面。

正所謂卧榻之側其容他人安枕?更何況,那安枕與身邊的人還是對自己威脅極大的玩家!

安德海和石亨不甘心自己的地位受損,商議之後決定聯手挾制玩家玩家官員們的展,在朝廷中處處與玩家官員作對。

對於安德海和石亨的所作所為,皇上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玩家官員們的加入,不但威脅到了安德海之流,也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地位,使他處處受制於人。因此,皇帝的心中對於玩家官員們也頗有不滿,只是礙於上蒼的規定,他不敢公然打壓玩家們罷了。

現在好了,有安德海他們跳出來與玩家官員做對,他自然樂享其成,坐山觀虎鬥。不到能夠制約玩家官員的進一步展,而且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何樂而不為呢?即使將來上蒼怪罪下來,他也大可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安德海他們的身上。所以,對於安德海德所作所為,他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

皇上的舉動,極大的鼓舞了安德海他們,使得他們可以更加得肆無忌憚。

利用手中控制的東西兩廠勢力,安德海大肆在朝中排除異己,一時間弄得華夏帝國朝廷烏煙瘴氣。

玩家們自然也不是好欺負的,尤其是在政府加入之後,玩家們的影響力提高了不知多少倍。

以前雖然也有玩家當上了朝廷的官員,但一來人數較少,而且分屬各自的勢力,不能團結到一起,又缺少強硬的靠山,在朝廷中的影響能力有限。現在就大大不同了,有了政府的主導,玩家官員們可以團結一心,共同應對系統npnetbsp;更何況在系統的npc官員當中還有像王導、李虎這樣的人暗中相助,安德海他們想要將玩家官員清除出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快,華夏帝國朝中官員便分成了兩大派,一派是以安德海之流為的宦官派,他們憑藉着手中掌握的東西兩廠大肆網羅人手,排除一擊;另一派是以政府派駐在創世中的官員為的玩家官員,他們憑藉着玩家身份的靈活性,以及在現實中官場所積累的經驗,再加上對於明朝歷史的了解,與宦官派抗衡。另外還有一股以王導和李虎為的npc官員,暗中相助玩家,與宦官派勢不兩立。

皇帝雖然想借宦官派的手對付玩家,但也不敢過分偏袒,他擔心如果過分偏私,會引起上蒼的不滿,降罪於他。所以,對於朝中官員的爭鬥,他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作為消防員的身分,負責撲火。那裏的火勢太大,他就會出面將其撲滅,以免危及華夏的穩定局勢。

憑藉着東西兩廠的力量,和皇帝的信任,宦官派本來佔盡了優勢,但在皇上救火思想的主導下,宦官派也占不到什麼便宜,而且在玩家官員群起攻之的情勢下,宦官派在朝廷中的力量日漸萎縮。

朝廷官員當中還是有不少有識之士的,一直以來,他們都生活在安德海之流的陰影下,無力反抗。現在有了玩家的主導,他們終於有機會奮起反擊了。

眼看着自己的勢力日漸衰微,安德海和石亨十分不甘心。既然在朝廷中討不到什麼好處,那就想別的辦法。

經歷了歷次的戰爭,華夏帝國雖然已經基本上控制力整個神州大6,但在戰爭結束之後,還是有不少的舊國屬臣,不甘心失敗,走上了朝廷的對立面。他們倚仗着自己對於本國地形地勢的了解,和手中原本掌握的那部分軍隊,在故國的土地上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繼續與朝廷作對。

另外,還有一部分在朝廷中失勢的貴族,被皇上以各種各樣的名義貶到了華夏各地。這些貴族對於華夏朝廷心存不滿,極力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蠢蠢欲動。

這一切都落到了安德海的眼裏。

既然早朝堂上找不到除掉玩家們的辦法,乾脆就利用這些外部力量好了。

安德海在和石亨商量之後,派人悄悄地跟這些草寇和破落貴族接觸,希望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朝廷中的玩家勢力。

這些人本就已經落魄,而致使他們敗落的主要原因,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因為玩家,所以與安德海之流一拍即合。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安德海他們開始密謀除掉玩家官員的方案。

翌日,上朝的時候,一向很少開口說正事的石亨竟然主動上奏,說華夏帝國現已盡收四海,蠻夷歸心,一片和平景象,但卻仍有少數草寇,懷着不臣之心,佔據山嶽河湖,不服朝廷管束,威脅著華夏子民的生計,因此,石亨請求皇上恩准,派出重兵剿滅這些草寇。

對於石亨的奏表,皇上極為重視。作為華夏帝國的統治者,他自然不願意看到有人不肯歸順,當下便命眾臣工商議對策。

看到皇上已經動心,安德海適時上前奏道:「當前,各大主城軍團鎮守一方,不能輕動,剿寇一事有事關重大,應尋一妥善解決之法,即可不動用朝廷主力,又能剿滅草寇最好。」

對於安德海的說法,皇上連連點頭。

連番征戰,朝廷耗費巨甚,當下又要派出海軍巡視四夷,朝廷國庫已經不堪重負。而且每一次調動主力出戰,都會使得各大軍團的力量大增,現在各大主城軍團的力量已經隱隱有凌駕於京城禁衛軍團之上的局勢,嚴重威脅到朝廷的統治權威,斷不可再派主力軍團出戰。

「不知安卿可有權宜解決之法?」皇上若有所思地問道。

其實對於安德海心中的想法,皇上已經可以猜個差不多,只不過當着滿朝文武的面,不好直接說出口罷了。

聽到皇上問自己是否已經有解決之法,安德海看了看滿朝文武,笑着道:「奴才的確有些想法,只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笑道:「安卿既然已有成竹在胸,但講無妨!」

安德海點頭道:「奴才尊旨!」

說着,他便陳述了自己的想法。

據安德海所說,朝廷目前不宜再派主力軍團出面剿滅草寇,不過卻可以倚重玩家的幫派和各屬國的軍力消滅草寇。

先,各大屬國目前都已經重新建立,建國任務已經初見成效,各國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軍力日隆。而那些佔山落草的賊人,所佔據的根據地大多在各屬國的境內,朝廷不宜派出軍隊剿滅,論理當有個屬國出面才好。

其次,朝中各大幫派林立,整日無所事事,必生事端,正好可藉此機會,給各大幫派一個為國盡忠的機會,既可以免去幫派無事生非之嫌,又可以收各大幫派的力量為朝廷所用,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末了,安德海還說,如果能夠成功剿滅這些草寇,朝廷應當對有功之臣多加封賞,即可彰顯朝廷威儀,又能提高朝廷的力量,對華夏的長遠展有利。

對於安德海的話,皇上是連連點頭。

其實皇上的心裏明白,安德海此舉斷然不是像他口頭上所說的那麼冠冕堂皇,實際上不過是他借刀殺人的把戲罷了。不過,安德海所說,的確很有道理,對朝廷有利。

當下,皇上慨然道:「安卿所言有理,安卿能夠處處為朝廷着想,當為臣工楷模,朕心甚慰啊!」

說着,皇上又看了看滿朝的文武,問道:「不知眾位臣工對於安卿所奏有何看法,大家都說說,一起議一議。」

聽了皇上的話,眾臣紛紛議論開了。

出乎皇上的意料,這一次朝堂上的臣工們並沒有像以往一樣爭論不休,而是出奇的統一,大家一致認為安德海的意見可行,紛紛附議。

事實上,早在朝會之前,安德海和石亨就已經私下裏與自己的親信手下們通過氣兒,讓他們在朝會上支持自己的意見。

所以,在安德海上奏之後,那些宦官派系的大臣們自然紛紛表態附議。

至於玩家們,雖然明白這定然是安德海的借刀殺人之計,但也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一來,可以藉此證明玩家們的實力,提高玩家的整體地位;二來也可藉此機會鍛煉玩家的力量,這畢竟是遊戲,玩家並不會真正的死亡,戰爭正好是提高玩家們力量的大好機會。

因此,玩家官員們在政府代表得率領下也紛紛表態,支持安德海的意見。

見到玩家們都已經表態了,那些親玩家派的npc官員自然也樂見其成,表態附議支持。

見到朝臣如此團結,皇上自然十分高興,哈哈大笑道:「好啊!諸位臣工能夠如此團結一心,朕感到十分欣慰。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議可行,那就這麼定了!著司禮監即刻擬定詔書,向全華夏布剿匪任務,朝會之後即行布!」

早有司禮監的太監接詔擬旨去了。

看了看分列兩班的朝臣,皇上又道:「今日早朝,朕還有一件大事要和諸位臣工商議。近日,嶺南大清國為我華夏帝國承建的艦船已經製造完畢,負責督造艦船的鄭和也已經返朝,向朕述職。」

說着,皇上招呼站在一旁的鄭和:「鄭和啊,你把艦船建造和海軍訓練的情況跟大家說一下吧!」

「臣領旨!」

鄭和躬身領旨后,便上前一步,把嶺南海軍戰船建造和軍隊訓練的事宜向列為臣工作了簡單的介紹。

等到鄭和說完,皇上接着道:「既然嶺南的艦船建造已畢,朕認為事不宜遲,應趁熱打鐵,即刻派海軍巡幸四海,立我華夏軍威!不知列為臣工意下如何?」

聽到皇上如此一說,眾臣紛紛向皇上道賀,並表示同意皇上的意見,應當儘早出海巡幸。

其間,也有大臣認為,此時既要派兵剿滅草寇,又要出兵巡幸四海,是否有些倉促?

對此,皇上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剿滅草寇一事已經交給玩家幫派和各屬國自行解決,並不影響出海。

大家有討論了一下此次出海巡幸的人員構成,除了朝廷的海軍部隊以外,是不是可以考慮讓有能力的玩家參與此次的巡幸。畢竟,朝廷的力量有限,能夠調動的海軍數量不足,玩家的參與可以大大彌補人數上的缺口,同時也可以加強海上部隊的防禦力量。

對此皇上也表示贊同,允許玩家參與本來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最終,大家一致同意即刻出海。

皇上當庭宣佈:「封司禮監秉筆太監鄭和為下西洋正使,尚寶監掌印太監王景洪、大將軍吳百勝為副使。

從即日起,華夏海軍部隊開始人員和艦隻的整合集訓,並號召玩家參與,由鄭和全權負責此事!」

皇帝話音剛落,鄭和、王景洪、吳百勝三人立刻出班,跪倒在地,山呼萬歲,領旨謝恩,接受了皇帝的冊封。

其後,朝中大臣們紛紛跪倒,山呼萬歲,表示支持。

朝會過後,整個華夏帝國全都行動了起來,各大幫派、各大屬國的玩家們,參加剿匪的、參加下西洋的,紛紛前往指定地點報名。

朝廷各部官員,也紛紛行動起來,接受玩家報名,考核玩家資格……

很快,一支完全由玩家組建的繳費大軍成立了,而下西洋的海軍部隊,也已經組建完畢,在江蘇太倉港整備訓練,只待皇上聖旨一到,即可出海。

為了支持鄭和下西洋,大清國也派出了神龍海軍的一部,加入到下西洋的海軍序列當中,充當海面防禦力量,保衛下西洋船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網游之創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網游之創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三章剿匪和下西洋

%